一种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及其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49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及其空调,包括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均具有导风面以及背风面;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侧,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可转动连接并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形成装配间隙;第一侧设有朝向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台阶,第一台阶用于阻挡气流由导风面经装配间隙流动至背风面。一种空调,包括空调主体以及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空调主体上设有第一导风口以及第二导风口,第一导风板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导风口,第二导风板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导风口。本技术两个导风板之间以第一台阶减少导风面的气流经装配间隙流动至背风面,减少背风面上的凝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及其空调


技术介绍

1、目前,普通空调通常设置一个出风口,出风口只设有一块导风板,导风板的结构固定不可变化,在转动时,仅能通过导风板的上下转动或者左右转动,实现出风方向的调整,且出风口一般仅能在水平方向上导出或者竖直方向上导出,因而即使是导风板能够在上下摆动或者左右摆动,但是送风方向的调整受到限制,制冷制热时的出风角度也就不可能完全满足相应的要求。

2、若是在出风口进行可转动连接的双导风板进行导风,两个导风板之间必然存在装配间隙,由于在导风时,导风板的导风面上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会经装配间隙流动至导风板的背风面,容易在导风板的背风面形成凝露,滴落时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可以通过两个导风板进行多角度导风,且两个导风板之间以第一台阶减少导风面的气流经装配间隙流动至背风面,减少背风面上的凝露。

2、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其可具有两个导风板进行多角度导风,且两个导风板之间以第一台阶减少导风面的气流经装配间隙流动至背风面,减少背风面上的凝露。

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包括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均具有导风面以及背风面;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侧,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可转动连接并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第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用于阻挡气流由所述导风面经所述装配间隙流动至所述背风面。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以及所述第二台阶至少部分重叠。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延展面,所述第一延展面的一端衔接于所述第一台阶的下方,所述第一延展面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背风面;所述第一延展面朝向所述第二侧伸出于所述第一台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延展面结构匹配的第二延展面;所述第二延展面的一端衔接于所述第二台阶的下方,所述第二延展面的另一端背离所述第一侧方向延伸。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展面为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延展面为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结构匹配的第二圆弧面。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内设有第一中空腔,所述第一中空腔内填充有第一隔热层。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空腔的两侧壁均设有第一承托面,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两侧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托面。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板远离所述第一侧的侧部的背风面上设有多个筋片,多个筋片在第一导风板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内设有第二中空腔,所述第二中空腔内填充有第二隔热层。

13、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4、一种空调,包括空调主体以及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所述空调主体上设有第一导风口以及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导风口。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在进行导风动作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导风板和或第二导风板,使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形成的导风面角度可调,实现多角度导风。此外,由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装配间隙由第一台阶进行挡风,可以减少导风面的气流经装配间隙流动至背风面,这样可以减少背风面上的凝露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均具有导风面以及背风面;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侧,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可转动连接并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第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用于阻挡气流由所述导风面经所述装配间隙流动至所述背风面;所述第二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以及所述第二台阶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延展面,所述第一延展面的一端衔接于所述第一台阶的下方,所述第一延展面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背风面;所述第一延展面朝向所述第二侧伸出于所述第一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延展面结构匹配的第二延展面;所述第二延展面的一端衔接于所述第二台阶的下方,所述第二延展面的另一端背离所述第一侧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展面为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延展面为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结构匹配的第二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内设有第一中空腔,所述第一中空腔内填充有第一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腔的两侧壁均设有第一承托面,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两侧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托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远离所述第一侧的侧部的背风面上设有多个筋片,多个筋片在第一导风板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内设有第二中空腔,所述第二中空腔内填充有第二隔热层。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所述空调主体上设有第一导风口以及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导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导风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以及第二导风板均具有导风面以及背风面;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侧,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可转动连接并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第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用于阻挡气流由所述导风面经所述装配间隙流动至所述背风面;所述第二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延伸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以及所述第二台阶至少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的第一延展面,所述第一延展面的一端衔接于所述第一台阶的下方,所述第一延展面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背风面;所述第一延展面朝向所述第二侧伸出于所述第一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双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延展面结构匹配的第二延展面;所述第二延展面的一端衔接于所述第二台阶的下方,所述第二延展面的另一端背离所述第一侧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邹洛吴雪良黄愉太唐清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