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杀菌装置,具体为一种二次供水末端杀菌装置及其杀菌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次供水末端杀菌装置是用于保证建筑物内水质安全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在水流达到末端使用点时对水进行杀菌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保障用户的饮用水安全。
2、申请号为cn20211121586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末端杀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表面分别连通有下连接管、上连接管和出料管,所述上连接管的后端连通有储水罐,所述罐体的顶端设置有消毒装置,所述罐体的内壁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表面设置有分离装置,所述水管的前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的顶部连通有锥形块,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有传动杆和紫外线灯,该专利通过水泵可以将罐体中或者储水罐中水吸出,并通过管道和锥形块将水喷出,而锥形块可以使水流扩散式的喷出,这时紫外线会对喷出的水流进行消毒,而扩散式的喷出可以增加水与紫外线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杀菌的效率和杀菌效果。
3、该专利还存在喷水水流流速过快容易导致部分水流没有被紫外线照射而消毒,进而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供水末端杀菌装置,包括储水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1)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储水罐(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固架(3),所述储水罐(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供热端口(4),所述储水罐(1)的内部设置有杀菌机构(5),所述杀菌机构(5)包括轴筒(51)、反光板(52)、限层板(53)、摆杆(54)、紫外线灯管(55)、翻转杆(56)、弧形弹条(57)、分水隔板(58)、漏液槽口(59),所述轴筒(51)固定连接在转轴(2)的底端,所述限层板(53)固定连接在轴筒(51)的外侧面,所述反光板(52)固定连接在限层板(53)的底面,所述摆杆(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供水末端杀菌装置,包括储水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1)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储水罐(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固架(3),所述储水罐(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供热端口(4),所述储水罐(1)的内部设置有杀菌机构(5),所述杀菌机构(5)包括轴筒(51)、反光板(52)、限层板(53)、摆杆(54)、紫外线灯管(55)、翻转杆(56)、弧形弹条(57)、分水隔板(58)、漏液槽口(59),所述轴筒(51)固定连接在转轴(2)的底端,所述限层板(53)固定连接在轴筒(51)的外侧面,所述反光板(52)固定连接在限层板(53)的底面,所述摆杆(54)设置在限层板(53)的下方,所述紫外线灯管(55)固定连接在摆杆(54)的外侧面,所述翻转杆(56)固定连接在摆杆(54)的顶端,所述弧形弹条(57)转动连接在翻转杆(56)的外侧,所述分水隔板(58)等距间隔分布在储水罐(1)的内壁,且分水隔板(58)与储水罐(1)固定连接,所述漏液槽口(59)开设在分水隔板(58)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末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54)与轴筒(51)固定连接,所述分水隔板(58)对应漏液槽口(59)处向上延伸出槽口壁,且槽口壁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弧形弹条(57)为弹性结构,且弧形弹条(57)顶端贴合分水隔板(58)的底面,所述限层板(53)由平面和倾斜面组成,且平面上方开设有通孔,并且倾斜面下方与反光板(5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供水末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机构(5)的下方设置有曝气机构(6),所述曝气机构(6)包括固板架(61)、活塞筒(62)、塞板(63)、推杆(64)、排液管(65)、触压连条(66)、螺旋隔板(67)、曝气管(68),所述固板架(61)固定连接在轴筒(51)的底端外侧面,所述活塞筒(62)固定连接在固板架(61)的内侧,所述塞板(63)滑动连接在活塞筒(62)的内侧,所述推杆(64)固定连接在塞板(63)的底面,所述排液管(65)固定连接在活塞筒(62)的底面,且排液管(65)位于塞板(63)的下方,所述触压连条(66)固定连接在推杆(64)的底端,所述螺旋隔板(67)固定连接在储水罐(1)的内壁,所述曝气管(68)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睿,张震,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咸新区和润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