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具体涉及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对充电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电桩中直流快充功率120kw、180kw到超充功率400kw以及更高,更高的功率充电桩需要的散热量更大,散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充电桩的安全和寿命,现有充电模块充电效率基本上可以做到95%及以上,剩余的大量产生热量,需要针对不到5%能量散热做功,此部分散热做功花费可看做是充电桩使用中的运营成本。
2、现有技术中高功率充电桩基本采用强制风冷或液冷散热,充电桩基本上采用单桩独立配置主动制冷单元,根据充电桩发热情况实施主动制冷散热,其中液冷充电桩虽然能很好的实现散热,但是集成了液冷板、制冷单元等的液冷充电桩,其存在散热运营成本高和不节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液冷充电桩(1)、风冷冷水机组(2)、蓄冷容器(3)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为换热器(4)和过滤器(5)中的一种,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连接后通过连接机构与多个液冷充电桩(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采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采用并联连接,且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液冷充电桩(1)、风冷冷水机组(2)、蓄冷容器(3)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为换热器(4)和过滤器(5)中的一种,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连接后通过连接机构与多个液冷充电桩(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采用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采用并联连接,且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连接接头处设有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第三三通阀(8)和第四三通阀(9),使得任意两个通道连通或三个通道全连通,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输出端设有第一变频水泵(10),所述进液管(32)或出液管(33)处反向并联有第二变频水泵(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采用串联连接,所述进液管(3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出液管(3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同侧的所述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连接风冷冷水机组(2),另外一个位于同侧的所述进液管(32)和出液管(33)连接连接机构,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输出端设有第一变频水泵(10),所述进液管(32)或出液管(33)处串联有第二变频水泵(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与蓄冷容器(3)之间采用串联连接,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蓄冷容器(3)、连接机构之间连接接头处设有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第三三通阀(8)和第四三通阀(9),所述风冷冷水机组(2)输出端设有第一变频水泵(10),所述进液管(32)或出液管(33)处反向并联有第二变频水泵(11);
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一种液冷充电桩群高效散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31)内部从顶部到低部均匀分布有温度传感器(35),所述蓄冷液温度范围为4-35℃,所述下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信九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