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13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包括若干根间隔布设的立柱、设置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梁组和转接在横梁组上的多个滚筒;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可拆卸设置所述横梁组,横梁组包括上下水平布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下横梁和相邻两根立柱连接组合后截面为矩形;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分别开设有间隔布设多个连接孔,上横梁和下横梁上下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孔之间转接滚筒;每个滚筒包括内装液体的筒体、连接轴和肋板,筒体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轴,两端的连接轴分别伸入上横梁、下横梁上的连接孔内,筒体内环向均设有多个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护栏重量小、成本低,易于安装,可以对车辆进行有效的缓冲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栏,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


技术介绍

1、交通护栏是设置在路肩外侧、交通分隔带以及人行道路牙等位置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乘员的伤害。

2、滚筒形式的防撞护栏在市面上多有应用,如专利公开号cn209482216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交通防护栏,由多个滚筒框架单元组合形成,每个滚筒框架单元包括框架和多个滚筒,滚筒可转动地设于框架内,框架通过支架组件固定于地面上。

3、上述滚筒为实心体,滚筒本身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安装较为不易;而且由于实心结构导致车辆与滚筒之间发生硬性撞击、没有阻尼缓冲会对车辆造成更大伤害。滚筒两端直接和框架接触,而且滚筒自重大,会存在滚筒受撞击转动不顺畅的情况,不能够很好的对车辆进行减速,防护效果不佳;整个滚筒护栏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实心滚筒自重大不易安装、防护效果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采用内装液体的空心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间隔布设的立柱(1)、设置在相邻两根立柱(1)之间的横梁组(2)和转动连接在横梁组(2)上的多个滚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包括底座(7)、连接柱(8)和端盖(9),所述底座(7)上方设置所述连接柱(8),连接柱(8)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通槽组,每侧的通槽组包括两个通槽(10),所述通槽(10)贯穿连接柱(8)高度方向,通槽组和连接柱(8)连接组合后横截面为“王”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1)包括两个连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间隔布设的立柱(1)、设置在相邻两根立柱(1)之间的横梁组(2)和转动连接在横梁组(2)上的多个滚筒(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包括底座(7)、连接柱(8)和端盖(9),所述底座(7)上方设置所述连接柱(8),连接柱(8)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通槽组,每侧的通槽组包括两个通槽(10),所述通槽(10)贯穿连接柱(8)高度方向,通槽组和连接柱(8)连接组合后横截面为“王”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1)包括两个连杆(11)和多个连接块(12),两个所述连杆(11)平行布设,所述连杆(11)两端分别伸入相邻两个立柱(1)内、与所述通槽(10)插接,两个连杆(11)之间设置多个所述连接块(12),多个连接块(12)沿连杆(11)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每个连接块(12)中心开设所述连接孔(4);所述下横梁(22)和上横梁(21)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1)上端面和上横梁(21)之间、筒体(31)下端面和下横梁(22)之间分别设置有推力轴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1)内的肋板(33)竖向布设,肋板(33)为直角三角板逆时针弯曲而成的弧形板体,肋板(33)的一直角边竖直布置、与筒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丽娟刘利轩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