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气泵及尘埃粒子计数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气泵及尘埃粒子计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06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泵及尘埃粒子计数器,气泵包括具有储气腔体的壳体、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设在储气腔体中,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转动过程中,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相抵接,且二者均分别与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使得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壳体之间形成使气流相互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内的气流被挤压,另一者内形成负压,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与出气口连通,另一者与进气口连通。该气泵的功耗更低、噪音更小、流量损失更低,且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另外该气泵的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便于气泵的批量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尘埃粒子计数器设备使用的采样动力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气泵及尘埃粒子计数器


技术介绍

1、当前,市面上大部分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的采样动力部件都为风机,虽然风机具有稳定、噪音低等优点,但是性能相对好的风机大部分为国外进口风机,而进口风机成本高、货期长,对企业负担较重;此外,风机本身原理是一个开环系统,当采样管路较长时流量损失较严重,且不容易进行补偿,流量的不稳定将造成监测数据的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流量损失小、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的气泵。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气泵,包括壳体、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壳体具有储气腔体,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储气腔体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抵接,且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均分别与所述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使气流相互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内的气流被挤压,另一者内形成负压,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者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4、优选地,所述储气腔体包括第一储气腔体和第二储气腔体,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横截面相交使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转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气腔体中,且所述第一转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二转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气腔体中,且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相同,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同。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均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位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弧面位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邻的端部相交,且在相交处相切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向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外部凸,所述第二弧面向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內部凹。

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二者中一者的一个所述第一弧面与另一者的所述第二弧面相切设置,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二者中的一者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二者中的另一者的两个所述第一弧面同时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的所述第一弧面相切设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弧面均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二转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弧面均与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

8、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上均涂敷有油膜,使得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抵接部位、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部位、所述第二转轮均与所述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部位之间均形成油膜密封结构。

9、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和/或,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位置能够相互交换。

10、优选地,所述气泵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驱动机构。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机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驱动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上,所述第二转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轮轴上。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尘埃粒子计数器,具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泵。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气泵通过使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相对转动,在壳体的储气腔体中产生气流,并使得气流不断从进气口流入储气腔体,同时使储气腔体的气流从出气口排出到气泵的外部,并进入到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其他部件内,作为其工作的动力源。相较于常规风机结构,该气泵的功耗更低、噪音更小、流量损失更低,且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另外该气泵的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便于气泵的批量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壳体具有储气腔体,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储气腔体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抵接,且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均分别与所述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使气流相互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内的气流被挤压,另一者内形成负压,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者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体包括第一储气腔体和第二储气腔体,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横截面相交使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转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气腔体中,且所述第一转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二转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气腔体中,且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相同,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均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位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弧面位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邻的端部相交,且在相交处相切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向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外部凸,所述第二弧面向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內部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二者中一者的一个所述第一弧面与另一者的所述第二弧面相切设置,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二者中的一者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二者中的另一者的两个所述第一弧面同时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的所述第一弧面相切设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弧面均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二转轮的两个所述第一弧面均与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上均涂敷有油膜,使得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抵接部位、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部位、所述第二转轮均与所述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部位之间均形成油膜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和/或,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位置能够相互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机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具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驱动轮具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上,所述第二转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轮轴上。

10.一种尘埃粒子计数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壳体具有储气腔体,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能够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储气腔体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抵接,且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均分别与所述储气腔体的内壁相抵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使气流相互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内的气流被挤压,另一者内形成负压,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二者中的一者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者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腔体包括第一储气腔体和第二储气腔体,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横截面相交使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转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气腔体中,且所述第一转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二转轮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气腔体中,且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的内壁相切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气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气腔体相同,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的外周面均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位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弧面位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相邻的端部相交,且在相交处相切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向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外部凸,所述第二弧面向所述第一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內部凹。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龙王陈燕陈建陆帅曹海婷姚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