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94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技术公开了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包括构成在下模组内的下脱模组件,所述下脱模组件包括:内抽芯,斜向布置在下模组内,并构成与车灯装饰件的下表面相匹配的成型面,所述成型面上设有斜向下布置的倒扣部位;变轨拖板,所述变轨拖板上设有与内抽芯连接的拖行配合部位,所述拖行配合部位引导所述内抽芯关于倒扣部位的法向移动;驱动元件,关于变轨拖板的滑行方向施加拖动力,且所述驱动元件可选择的启动,以使所述内抽芯脱离车灯装饰件,或保持车灯装饰件在下模组内,并与下模组同步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具体涉及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车灯装饰件,尤其是车尾灯,具有红色的刹车灯盖,以及位于周侧的固定框架和透光盖,并且,其形状多为曲面且具有跨度较大的弧度,为保证其安装的稳定性,需要在车灯装饰件的端部或其轮廓处设置固定连接柱,以供螺丝固定连接。

2、而上述的固定连接柱在模具成型中需要设置对应的倒扣成型部位,这将导致成型后脱模的困难,并且,由于其由多种材质复合构成,通常将车灯装饰件以多色注塑成型的方式生产,也就是在模内多次成型,现有设计中的脱模方式通常是在上模上设置斜导柱来带动对应的倒扣成型部位进行脱模动作,而对于需要多次成型的车灯装饰件,若是采用上述的上模斜导柱脱模,则在一次成型时,车灯装饰件上的固定连接柱就完成了倒扣脱模,此时产品还未完成二次成型,当车灯装饰件进入二次成型时,需要额外对该固定连接柱设置封闭结构,以防止二次注塑的浇料进入固定连接柱,而导致产品和模具的损坏,致使无法顺利进行二次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包括构成在下模组内的下脱模组件,所述下脱模组件包括:内抽芯,斜向布置在下模组内,并构成与车灯装饰件的下表面相匹配的成型面,所述成型面上设有斜向下布置的倒扣部位;

3、变轨拖板,所述变轨拖板上设有与内抽芯连接的拖行配合部位,所述拖行配合部位引导所述内抽芯关于倒扣部位的法向移动;

4、驱动元件,关于变轨拖板的滑行方向施加拖动力,且所述驱动元件可选择的启动,以使所述内抽芯脱离车灯装饰件,或保持车灯装饰件在下模组内,并与下模组同步移动。

5、进一步,所述拖行配合部位包括构成在变轨拖板端面上的导槽,以及构成在内抽芯背离成型面一端的导条,所述导条保持在导槽内滑动,并引导所述内抽芯滑动。

6、进一步,所述拖行配合部位关于水平方向上具有夹角a,所述倒扣部位的法线关于水平方向上具有夹角b,a大于b设置,且所述拖行配合部位与倒扣部位的法线的夹角为非直角。

7、进一步,还包括上模组,所述上模组上设有锁紧块,所述上模组与下模组合模状态下,所述锁紧块锁持在变轨拖板上,以保持所述成型面在合模位置,且所述锁紧块在开模状态下脱离变轨拖板。

8、进一步,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端处布置有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以检测驱动元件的动作端的动作和回位位置。

9、进一步,所述内抽芯和/或变轨拖板的动作表面上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动作间隙的调节块。

10、进一步,所述下模组底部还穿设有顶针组件,所述内抽芯内设有用于供顶针组件通过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关于内抽芯动作方向设置。

11、进一步,所述车灯装饰件具有远离倒扣部位呈弧形延展的曲面,所述内抽芯上还承接有与曲面相匹配的成型块,所述顶针组件穿设于内抽芯和成型块并抵接于曲面。

12、进一步,所述上模组上构成有一次型腔和二次型腔,所述下模组上构成有与一次型腔和二次型腔相匹配的通用型腔,所述脱模组件布置在通用型腔内并构成部分通用型腔,所述下模组可转动的设置,以保持汽车装饰件移动至二次型腔,且所述驱动元件被设置为在二次型腔处动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1、通过变轨拖板实现驱动元件施力作用方向的变轨,以满足驱动元件在下模组处不同位置的安装需求,并且驱动元件独立设置并带动变轨拖板后部,从而可选择的控制变轨拖板对内抽芯的驱动,以在一次成型,以及下模组带动车灯装饰件移动至二次成型位置时,车灯装饰件仍保持在下模组内,由此避免在二次成型时对一次成型中完成的倒扣部位的影响,保证车灯装饰件二次成型的可靠性,以及一次成型中的倒扣部位的成型质量;

15、2、通过在上模组上设置不同的一次型腔和二次型腔,并在下模组上设置两个一致的通用型腔,使得车灯装饰件在二次成型转运时,可通过下模组整体转动,以实现车灯装饰件的位置切换,无需在二次成型时再对一次成型的倒扣部位进行保护和封堵措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2),构成在下模组(1)内的下脱模组件(4),所述下脱模组件(4)包括:内抽芯(4.1),斜向布置在下模组(1)内,并构成与车灯装饰件(3)的下表面相匹配的成型面(4.11),所述成型面(4.11)上设有斜向下布置的倒扣部位(4.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行配合部位(4.4)包括构成在变轨拖板(4.2)端面上的导槽(4.21),以及构成在内抽芯(4.1)背离成型面(4.11)一端的导条(4.13),所述导条(4.13)保持在导槽(4.21)内滑动,并引导所述内抽芯(4.1)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行配合部位(4.4)关于水平方向上具有夹角A,所述倒扣部位(4.12)的法线关于水平方向上具有夹角B,A大于B设置,且所述拖行配合部位与倒扣部位的法线的夹角为非直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2)上设有锁紧块(5),所述上模组(2)与下模组(1)合模状态下,所述锁紧块(5)锁持在变轨拖板(4.2)上,以保持所述成型面(4.11)在合模位置,且所述锁紧块(5)在开模状态下脱离变轨拖板(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4.3)的输出端处布置有第一感应开关(6)和第二感应开关(7),以检测驱动元件(4.3)的动作端的动作和回位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抽芯(4.1)和/或变轨拖板(4.2)的动作表面上设有调节槽(8),所述调节槽(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动作间隙的调节块(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1)底部还穿设有顶针组件(11),所述内抽芯(4.1)内设有用于供顶针组件(11)通过的贯通孔(4.14),所述贯通孔(4.14)关于内抽芯(4.1)动作方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装饰件(3)具有远离倒扣部位(4.12)呈弧形延展的曲面(3.4),所述内抽芯(4.1)上还承接有与曲面(3.4)相匹配的成型块(10),所述顶针组件(11)穿设于内抽芯(4.1)和成型块(10)并抵接于曲面(3.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2)上构成有一次型腔(2.1)和二次型腔(2.2),所述下模组(1)上构成有与一次型腔(2.1)和二次型腔(2.2)相匹配的通用型腔(1.1),所述脱模组件布置在通用型腔(1.1)内并构成部分通用型腔(1.1),所述下模组(1)可转动的设置,以保持汽车装饰件移动至二次型腔(2.2),且所述驱动元件(4.3)被设置为在二次型腔(2.2)处动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2),构成在下模组(1)内的下脱模组件(4),所述下脱模组件(4)包括:内抽芯(4.1),斜向布置在下模组(1)内,并构成与车灯装饰件(3)的下表面相匹配的成型面(4.11),所述成型面(4.11)上设有斜向下布置的倒扣部位(4.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行配合部位(4.4)包括构成在变轨拖板(4.2)端面上的导槽(4.21),以及构成在内抽芯(4.1)背离成型面(4.11)一端的导条(4.13),所述导条(4.13)保持在导槽(4.21)内滑动,并引导所述内抽芯(4.1)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行配合部位(4.4)关于水平方向上具有夹角a,所述倒扣部位(4.12)的法线关于水平方向上具有夹角b,a大于b设置,且所述拖行配合部位与倒扣部位的法线的夹角为非直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2)上设有锁紧块(5),所述上模组(2)与下模组(1)合模状态下,所述锁紧块(5)锁持在变轨拖板(4.2)上,以保持所述成型面(4.11)在合模位置,且所述锁紧块(5)在开模状态下脱离变轨拖板(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装饰件的倒扣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4.3)的输出端处布置有第一感应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艳林孙诺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登辉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