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及其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及其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972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及其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温室大棚内设置人工可控苗种繁育设备,开展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的各个步骤:抱卵虾孵化、稚虾培育和虾苗标粗,能够通过水循环系统、恒温系统和增氧系统对克氏原螯虾育苗养殖过程中,通过水循环系统持续进行养殖水体的净化和循环,从而能够保证养殖水体符合养殖条件,并且通过恒温系统和增氧系统对养殖水体进行温度控制、水体增氧等,为苗种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缩短了抱卵虾繁育周期,提高苗种成活率,较温室大棚常规土池育苗方式可提早1个月左右出苗,增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克氏原螯虾养殖,具体为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及其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温室大棚养殖(温室空间养殖)是一种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多用于各种虾苗的养殖,它通过在封闭的大棚内模拟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来促进虾的生长和发育。

2、克氏原螯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随着养殖水面增加,克氏原螯虾苗种紧缺,市场上供不应求,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

3、但是克氏原螯虾由于自然产卵量低、产卵孵化不同步、苗种运输存活率低等因素,导致目前传统的自然育苗模式产量、效率低下,也制约了规模化、工厂化人工育苗生产。为了适应规模化养殖以及市场“养大虾、养早虾”或者均衡上市的需求,克氏原螯虾虾苗可控化、规模化生产势在必行,而温室空间养殖技术能够符合克氏原螯虾的虾苗养殖条件。

4、现有技术中的温室大棚养殖技术,由于其水质流动性较差和温度的控制不便,容易导致温室大棚内的繁育池水体水质较差,饲料的投喂又影响水质的提高,减少投喂导致抱卵虾繁育周期较长,增加投喂导致水体污染苗种成活率较差。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及其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应用。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温室大棚的选址和建造:

5、根据育苗的种类在合适位置选址,并按照育苗的要求建造温室大棚;

6、s2、温室大棚内部的繁育设备建造和配置:

7、在温室大棚内部依次挖取若干培育池,所述培育池按用途依次分为抱卵虾孵化池、育苗池和苗种标粗池,每个所述抱卵虾孵化池、所述育苗池和所述苗种标粗池均对应配置有水循环系统、恒温系统、增氧系统;

8、s3、温室大棚内部的繁育设备的试运行:

9、在温室大棚以及内部的繁育设备投入育苗前,对各个所述培育池以及各个所述水循环系统、所述恒温系统和所述增氧系统分别进行检测和试运行,保证正式育苗时各个繁育设备的运行稳定;

10、s4、抱卵虾孵化:

11、将交配产卵后获得的抱卵虾作为亲本虾,根据抱卵虾受精卵颜色深浅,颜色基本一致的抱卵虾作为同一批次送入独立的抱卵虾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养殖期间逐一检查抱卵虾,发现卵粒发育成熟颜色变成深褐色时,快速用人工干预方法将成熟卵粒剥离母体,放入所述育苗池培育;

12、s5、稚虾培育:

13、将同一批成熟卵粒作为同一批次送入独立的所述育苗池中进行培育,培育10-15天后,收集稚虾转移至所述苗种标粗池进一步培育;

14、s6、虾苗标粗:

15、将同一批稚虾按照每立方1-2万尾密度移至所述苗种标粗池中进行标粗培育,稚虾苗种长至3cm左右即可转至成虾塘养殖或出售。

16、优选地,在s3步骤中,还包括水质培肥阶段,所述水质培肥阶段位于繁育设备的试运行阶段和正式育苗阶段之间;在所述水质培肥阶段中,各个所述培育池首先用清水浸泡一周,然后在各个所述培育池内部投入有机肥以培肥水质;并在正式育苗阶段开始前,向各个所述培育池内部投入20mg/l高锰酸钾并浸泡2-3小时。

17、优选地,在s4步骤中,抱卵虾放养量为每平方米40-50只,所述抱卵虾孵化池内设置若干隐蔽物,隐蔽物为灰色pvc管、竹片和网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并且在抱卵虾于所述抱卵虾孵化池内部进行孵化时,通过水循环系统保持所述抱卵虾孵化池内部水位为0.8-1.0m,通过恒温系统保持所述抱卵虾孵化池内部的水温为24-27℃。

18、优选地,在s4步骤抱卵虾孵化阶段中,每天投喂2次抱卵虾孵化颗粒饲料,早晚各1次,以傍晚为主,占日投喂总量70%左右,进行抱卵虾强化培育;在s5步骤稚虾培育阶段中,每天投喂稚虾培育饲料;在s6步骤虾苗标粗阶段中,每天投喂虾苗标粗饲料。

19、优选地,在各个所述培育池所配置的繁育设备中,所述水循环系统能够从所述培育池底端抽取污水,污水经过所述水循环系统进行处理后获得净水,所述恒温系统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净水输出管外侧,净水通过所述恒温系统进行温度调节后注入所述培育池,维持所述培育池的温度恒定,所述增氧系统能够对所述培育池增氧维持所述培育池内部的氧气量。

20、优选地,所述培育池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净水输出管之间连通,所述培育池的排水口与所述水循环系统的污水进口之间连通;所述培育池的进水口高度高于所述培育池内部的水面高度,所述培育池内部底端设置有清淤机构,所述清淤机构包括清淤轨道和清淤刮板,所述清淤刮板能够在所述清淤轨道的限制下移动将所述培育池底端的沉积物刮取到所述培育池底端的一侧。

21、优选地,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多级滤网过滤器、辐照杀菌机构和生物过滤器,进入所述水循环系统的污水依次经过所述多级滤网过滤器、所述辐照杀菌机构和所述生物过滤器被处理后获得净水;所述多级滤网过滤器包括若干个沿过滤处理时水流流向滤网网孔依次缩小的滤网;所述辐照杀菌机构包括透明盘管和紫外线杀菌灯,所述透明盘管能够延长水流经过所述辐照杀菌机构内部的长度,延长在所述辐照杀菌机构内部紫外线杀菌灯对污水的辐照时长;所述生物过滤器包括沿水流路径依次设置的若干层生物凝胶球、沸石和隔离网,沿水流路径若干层所述生物凝胶球的粒径依次减小,所述生物过滤器内部的水位始终没过各层所述生物凝胶球。

22、优选地,所述恒温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套筒,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培育池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培育池内部的水温,所述加热套筒套设在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净水输出管外部;所述加热套筒套的功率能够根据所述培育池内部的水温进行实时调节。

23、优选地,所述增氧系统包括若干个水底曝气机构,若干个所述水底曝气机构均匀分布在所述培育池底部;所述水底曝气机构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设置有多孔气石,所述安装筒底端中央并且位于所述多孔气石下方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安装筒内部具有接触室,所述安装筒顶端设置有集污室,所述安装筒侧面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安装筒侧面底端设置有排水口;从所述进气口进入富氧气体,富氧气体穿过所述多孔气石产生大量气泡后进入所述接触室,最后进入所述集污室内部后排出,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流,经过所述接触室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24、优选地,每个所述水底曝气机构顶端还连接设置有水面拨水机构,所述水面拨水机构能够悬浮在所述培育池的水面;所述水面拨水机构包括悬浮主体,所述悬浮主体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拨水帆板,所述悬浮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能够驱动若干个所述拨水帆板转动,对水面进行翻动。

25、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应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室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还包括水质培肥阶段,所述水质培肥阶段位于繁育设备的试运行阶段和正式育苗阶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步骤中,抱卵虾放养量为每平方米40-50只,所述抱卵虾孵化池内设置若干隐蔽物,隐蔽物为灰色PVC管、竹片和网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培育池(1)所配置的繁育设备中,所述水循环系统(2)能够从所述培育池(1)底端抽取污水,污水经过所述水循环系统(2)进行处理后获得净水,所述恒温系统(3)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系统(2)的净水输出管外侧,净水通过所述恒温系统(3)进行温度调节后注入所述培育池(1),维持所述培育池(1)的温度恒定,所述增氧系统(4)能够对所述培育池(1)增氧维持所述培育池(1)内部的氧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1)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循环系统(2)的净水输出管之间连通,所述培育池(1)的排水口与所述水循环系统(2)的污水进口之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2)包括多级滤网过滤器(21)、辐照杀菌机构(22)和生物过滤器(23),进入所述水循环系统(2)的污水依次经过所述多级滤网过滤器(21)、所述辐照杀菌机构(22)和所述生物过滤器(23)被处理后获得净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系统(3)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套筒,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培育池(1)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培育池(1)内部的水温,所述加热套筒套设在所述水循环系统(2)的净水输出管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系统(4)包括若干个水底曝气机构(41),若干个所述水底曝气机构(41)均匀分布在所述培育池(1)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底曝气机构(41)顶端还连接设置有水面拨水机构(42),所述水面拨水机构(42)能够悬浮在所述培育池(1)的水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在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还包括水质培肥阶段,所述水质培肥阶段位于繁育设备的试运行阶段和正式育苗阶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步骤中,抱卵虾放养量为每平方米40-50只,所述抱卵虾孵化池内设置若干隐蔽物,隐蔽物为灰色pvc管、竹片和网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培育池(1)所配置的繁育设备中,所述水循环系统(2)能够从所述培育池(1)底端抽取污水,污水经过所述水循环系统(2)进行处理后获得净水,所述恒温系统(3)设置在所述水循环系统(2)的净水输出管外侧,净水通过所述恒温系统(3)进行温度调节后注入所述培育池(1),维持所述培育池(1)的温度恒定,所述增氧系统(4)能够对所述培育池(1)增氧维持所述培育池(1)内部的氧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空间孵化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1)的进水口与所述水循环系统(2)的净水输出管之间连通,所述培育池(1)的排水口与所述水循环系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张宪中刘国锋殷文健沈勇平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水产畜牧技术推广中心无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