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67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属于差速器生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夹具缺少能够根据不同型号差速器进行调整的功能的问题。本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设置有支撑圆环、第一夹持装置、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装置、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设置于支撑圆环上,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与支撑底座滑动连接,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和第一夹持装置连接,传动装置连接第二夹持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支撑圆环的圆心,驱动装置还用于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第二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支撑圆环的圆心。本技术具有能单一夹具对不同型号差速器进行夹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差速器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1、差速器为汽车左、右轮提供不同驱动力以实现转向功能,在汽车转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中差速器壳体的加工对差速器性能起到相对影响。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人工进行运输、夹持与回收,效率低下的同时因工序繁多极易出现操作失误。

2、现为了提升效率和质量,采用自动化机械生产差速器,来代替人工运输、夹持、回收等步骤,但在改进过程中发现,不同型号的差速器体型不同,无法通过单一的夹具进行夹持,现有的夹具缺少能够根据不同型号差速器进行调整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支撑圆环、第一夹持装置、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装置、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圆环上,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和第一夹持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支撑圆环的圆心,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圆环的圆心。

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夹持差速器外壳时,现将差速器放置在支撑圆环内,该步骤可以通过机械臂操作,也可以人工放置,当差速器位于支撑圆环内后,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装置向支撑圆环的圆心靠近,同时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多个第二夹持装置向支撑圆环的圆心靠近,使得第一夹持装置和多个夹持装置相互配合,对差速器外壳进行夹持,本申请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差速器外壳进行夹持。

4、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齿,所述主动齿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主动齿用于连接传动装置。

5、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圆环内侧的圆形齿条和多个从动齿,所述圆形齿条与所述从动齿啮合,所述从动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

6、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靠近所述主动齿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主动齿啮合。

7、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块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

8、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靠近所述主动齿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从动齿啮合。

9、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块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10、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支撑底座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延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11、在上述的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均设置有减重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能单一夹具对不同型号差速器进行夹持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设置有支撑圆环(2)、第一夹持装置(3)、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装置(4)、驱动装置(5)和传动装置(6),所述传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支撑圆环(2)上,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与所述支撑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与传动装置(6)和第一夹持装置(3)连接,所述传动装置(6)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靠近或远离支撑圆环(2)的圆心,所述驱动装置(5)还用于通过传动装置(6)驱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圆环(2)的圆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01)和主动齿(502),所述主动齿(502)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501)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501)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所述主动齿(502)用于连接传动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圆环(2)内侧的圆形齿条(601)和多个从动齿(602),所述圆形齿条(601)与所述从动齿(602)啮合,所述从动齿(60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块(301),所述第一支撑块(301)靠近所述主动齿(502)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302),所述第一齿条(302)与所述主动齿(50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301)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0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包括第二支撑块(401),所述第二支撑块(401)靠近所述主动齿(502)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402),所述第二齿条(402)与所述从动齿(60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401)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4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设置有滑轨(7),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和第二夹持装置(4)底部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能够延所述滑轨(7)的长度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和第二夹持装置(4)均设置有减重槽(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设置有支撑圆环(2)、第一夹持装置(3)、至少两个第二夹持装置(4)、驱动装置(5)和传动装置(6),所述传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支撑圆环(2)上,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与所述支撑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与传动装置(6)和第一夹持装置(3)连接,所述传动装置(6)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3)靠近或远离支撑圆环(2)的圆心,所述驱动装置(5)还用于通过传动装置(6)驱动所述第二夹持装置(4)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圆环(2)的圆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01)和主动齿(502),所述主动齿(502)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501)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电机(501)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所述主动齿(502)用于连接传动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圆环(2)内侧的圆形齿条(601)和多个从动齿(602),所述圆形齿条(601)与所述从动齿(602)啮合,所述从动齿(60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辉袁林江王东王铖厉和旭刘旭何逢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