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440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包括引水渠的底面和两侧斜坡面上设有的可拆卸的若干护坡组,护坡组包括设置在引水渠的底面上的渠底防渗膜和设置在引水渠两侧斜坡面上的护坡结构,护坡结构内灌有水泥,渠底防渗膜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护坡结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渠底防渗膜和填充袋均可预制,能缩短现场施工的工期;填充袋压坡可增强坝坡稳定并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利用土工膜的防渗特性,可有效解决引水渠输水过程的渗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1、引水渠是将河流、截水沟,以及其他来源的水流,引至指定地点的水利设施。引水渠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地理环境和对引水渠的要求进行设计。引水渠道常用的建筑材料有砖、石、陶土块、水泥块、钢筋水泥块和钢筋水泥等。其断面形式有圆形、矩形、半椭圆形等。采用钢筋水泥时,要在施工现场支模浇制,采用其他几种材料时,在施工现场主要是铺砌或安装,现场施工的工期均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现场施工的工期过长的问题。

2、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包括引水渠的底面和两侧斜坡面上设有的可拆卸的若干护坡组,所述护坡组包括设置在引水渠的底面上的渠底防渗膜和设置在引水渠两侧斜坡面上的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结构内灌有水泥,所述渠底防渗膜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护坡结构固定连接。

4、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5、所述护坡结构与引水渠贴合的一层为底部防渗层,所述底部防渗层上方固定连接有填充层,所述底部防渗层和所述填充层的四周热压密封,所述底部防渗层和所述填充层之间填充有水泥。

6、所述底部防渗层和所述填充层均为hdpe土工膜。

7、所述底部防渗层和所述填充层在长度方向热压密封形成两个侧边填充袋和若干间隔分布的中间填充袋,所述中间填充袋的两端与所述侧边填充袋联通,所述填充袋的外侧设有可开合的注浆孔。

8、所述中间填充袋在所述侧边填充袋之间均匀等距设置。

9、引水渠两侧的坡顶上设有预先开挖的锚固槽,所述护坡组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锚固槽内。

10、相邻两个护坡组之间通过热熔焊搭接。

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施工便利;渠底防渗膜和填充袋均可预制,能缩短现场施工的工期;填充袋压坡可增强坝坡稳定并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利用土工膜的防渗特性,可有效解决引水渠输水过程的渗漏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渠的底面和两侧斜坡面上设有的可拆卸的若干护坡组,所述护坡组包括设置在引水渠的底面上的渠底防渗膜(3)和设置在引水渠两侧斜坡面上的护坡结构(1),所述护坡结构(1)内灌有水泥,所述渠底防渗膜(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护坡结构(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1)与引水渠贴合的一层为底部防渗层(11),所述底部防渗层(11)上方固定连接有填充层(12),所述底部防渗层(11)和所述填充层(12)的四周热压密封,所述底部防渗层(11)和所述填充层(12)之间填充有水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渗层(11)和所述填充层(12)均为HDPE土工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渗层(11)和所述填充层(12)在长度方向热压密封形成两个侧边填充袋和若干间隔分布的中间填充袋,所述中间填充袋的两端与所述侧边填充袋联通,所述填充袋的外侧设有可开合的注浆孔(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填充袋在所述侧边填充袋之间均匀等距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引水渠两侧的坡顶上设有预先开挖的锚固槽(2),所述护坡组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锚固槽(2)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护坡组之间通过热熔焊搭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渠的底面和两侧斜坡面上设有的可拆卸的若干护坡组,所述护坡组包括设置在引水渠的底面上的渠底防渗膜(3)和设置在引水渠两侧斜坡面上的护坡结构(1),所述护坡结构(1)内灌有水泥,所述渠底防渗膜(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护坡结构(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1)与引水渠贴合的一层为底部防渗层(11),所述底部防渗层(11)上方固定连接有填充层(12),所述底部防渗层(11)和所述填充层(12)的四周热压密封,所述底部防渗层(11)和所述填充层(12)之间填充有水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填式的引水渠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防渗层(11)和所述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张弦王佳伟章艳杨柳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