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贞乐专利>正文

三通单向分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95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三通单向分水器,单向分水头(1)、增压管(6)和后管(7)构成三通管,单向分水头(1)、后管(7)和增压管(6)内交汇处构成分水腔(4),分水腔(4)内径大于增压管(6)内向分水腔(4)过渡处内径,轴向中空的压动堵套(2)套塞进单向分水头(1)管口内,压动堵套(2)外缘有凸台卡在分水头(1)管口内缘对应槽中,压动堵套(2)尾端口内缘旋入空心堵子(3),空心堵子(3)轴向中空,尾端开口在分水腔(4)内。经过增压作用,使得压动堵套(2)工作迅捷顺畅,分水便捷,实现水压控制分水反流,而且维持分水后水头仍有足够水压,结构实用简明,控制灵活,便于操作施工和维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输水管道
,涉及一种三通装置,尤其是三通单向分水器。技术背景 目前,广泛应用于输水领域的三通装置,主要作用在于分水,但是现有技术三通仅 能通过三个管口的内径计算设计控制各自水量,而对于不同压力、流速以及反相逆止等技 术要求去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内部结构设计实现多种功能的分水三通装置, 即三通单向分水器。 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措施包括单向分水头、增压管和后管构成三通管,单向 分水头、后管和增压管内交汇处构成分水腔,分水腔内径大于增压管内向分水腔过渡处内 径,轴向中空的压动堵套套塞进单向分水头管口内,压动堵套外缘有凸台卡在分水头管口 内缘对应槽中,压动堵套尾端口内缘旋入空心堵子,空心堵子轴向中空,尾端开口在分水腔 内。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经过增压作用,使得压动堵套工作迅捷顺畅,分水便捷, 实现水压控制分水反流,而且维持分水后水头仍有足够水压,结构实用简明,控制灵活,便 于操作施工和维护。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单向分水头1 ,压动堵套2,空心堵子3,分水腔4,前管5,增压管6,后管7。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通单向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单向分水头(1)、增压管(6)和后管(7)构成三通管,单向分水头(1)、后管(7)和增压管(6)内交汇处构成分水腔(4),分水腔(4)内径大于增压管(6)内向分水腔(4)过渡处内径,轴向中空的压动堵套(2)套塞进单向分水头(1)管口内,压动堵套(2)外缘有凸台卡在分水头(1)管口内缘对应槽中,压动堵套(2)尾端口内缘旋入空心堵子(3),空心堵子(3)轴向中空,尾端开口在分水腔(4)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三通单向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单向分水头(1)、增压管(6)和后管(7)构成三通管,单向分水头(1)、后管(7)和增压管(6)内交汇处构成分水腔(4),分水腔(4)内径大于增压管(6)内向分水腔(4)过渡处内径,轴向中空的压动堵套(2)套塞进单向分水头(1)管口内,压动堵套(2)外缘有凸台卡在分水头(1)管口内缘对应槽中,压动堵套(2)尾端口内缘旋入空心堵子(3),空心堵子(3)轴向中空,尾端开口在分水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贞乐郭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韩贞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