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73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小麦生长周期中,对影响小麦种生长状态的外在参数进行监测和测定,并在小麦成熟后记录其熟期和产量,按照其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出小麦的外在评分;S2、在小麦成熟后,对籽粒的内在品质进行检测,按照其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出小麦的内在评分;S3、将外在评分和内在评分按照预设的权重进行复合,得出小麦品种的综合评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观察和记录小麦外在参数,评估其生长状况和环境适应性。熟期和产量作为关键指标,可简单观察和计量,并检测和了解籽粒的内在品质。结合外在与内在评分,全面评估小麦品种,为育种和新品系培育提供明确数字化标准,直观展现品种间优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品种评价,尤其涉及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小麦,作为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石,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在科研领域,对小麦品质的评价已经形成了多维度的指标体系,用以精确衡量其品质水平。

2、优质种子是实现小麦高效栽培的核心要素。具备优良遗传特性的品种,无需额外增加劳动力和肥料投入,即可实现显著增产。因此,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筛选出综合性状卓越的品种,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优良品种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不仅促进了产量的提升,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3、对小麦品种进行准确而合理的评价,不仅为品种的区域化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对保障小麦的高产稳产、优质生产具有深远意义。此外,这种评价还为定量分析作物品种类型与生态环境、生产技术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重要手段,对于推动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4、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对籽粒品质进行成分鉴定,对于品种的选育多依靠经验评定,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化的标准,使得品种间的优缺点难以直观展现,限制了为小麦育种或新品系培育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在小麦生长周期中,对影响小麦种生长状态的外在参数进行监测和测定,并在小麦成熟后记录其熟期和产量,按照其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出小麦的外在评分;

4、s2、在小麦成熟后,对籽粒的内在品质进行检测,按照其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出小麦的内在评分;

5、s3、将外在评分和内在评分按照预设的权重进行复合,得出小麦品种的综合评分。

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1中,小麦的外在参数包括:株高、白粉病抗性、赤霉病抗性、纹枯病抗性、叶锈病抗性、熟期和产量。

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小麦的外在评分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8、s11、确定影响小麦生长状态的若干外在参数,并为每个外在参数分配初始影响权重;

9、s12、在小麦早期发芽到成熟中的各个阶段,持续监测若干外在参数的变化;

10、s13、根据小麦的外在参数变化,动态调整各个外在参数的初始影响权重;

11、s14、持续监测并修正权重,直至小麦成熟,并根据最终的权重计算其外在评分。

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2中,小麦的内在评分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13、s21、在小麦成熟后,对籽粒的内在品质进行检测,包括有: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吸水率和最大拉伸阻力;

14、s22、根据小麦籽粒内在品质参数影响力大小,分配相应的权重,并建立相应的内在评分机制;

15、s23、根据内在评分机制,计算小麦品种的内在评分。

1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3中,小麦的外在评分和内在评分所占权重比为0.8:0.2~0.6:0.4。

1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小麦的外在评分权重,根据其产量进行动态调整。

1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白粉病抗性、赤霉病抗性、纹枯病抗性和叶锈病抗性的鉴定通过人为引入,并观察小麦植株发病情况进行评价。

1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人为引入,通过在小麦种植区四边分别播种高度感染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叶锈病的品种作为诱发行,利用自然发病的条件进行抗性鉴定。

2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s13中,该动态调整使用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动态模拟,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权重调整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实时调整实际外在评分机制中参数的初始影响权重。

2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小麦的外在参数通过持续观察和记录获得,用以表征小麦的生长状况和环境适应性。熟期和产量作为评估小麦品种的关键指标,可以通过简单观察和计量的方式加以确定。此外,对小麦籽粒的内在品质进行检测,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小麦的品质特性。通过将外在评分与内在评分相结合,可以全面评估小麦品种,为小麦育种和新品系培育提供一个明确且数字化的标准,同时直观展现小麦品种间的优缺点。

23、(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小麦外在评分机制,该机制为动态评分,涉及众多影响参数,每个参数均具有相应的初始影响权重。从早期发芽至成熟期,全过程检测小麦的生长状态,并在种子生长至特定阶段时,引入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及叶锈病进行监测,以便评估小麦的病害抗性。通过动态调整初始影响权重,直至小麦成熟,记录熟期和产量,进而计算小麦的外在评分。此方法能全面评估种子生长状态和品质,通过动态调整影响权重,更准确地反映种子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的状态,直观地揭示各品种的优缺点,为种子生产和评价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24、(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小麦的内在评分机制,将各个参数的测定值代入评价机制中,计算出小麦品种的内在评分。内在评分是对小麦品种内在品质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小麦的种植、收购、加工和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25、(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小麦的外在评分权重调整方法,结合小麦的产量进行对小麦的外在和内在评分所占权重进行调整,根据产量动态调整外在评分权重,可以在评价小麦时考虑到产量的影响,使评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当产量较低时,适当降低外在评分权重,突出显示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当产量较高时,适当增加外在评分权重,可以反映产量对小麦品质的实际贡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小麦的外在参数包括:株高、白粉病抗性、赤霉病抗性、纹枯病抗性、叶锈病抗性、熟期和产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的外在评分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小麦的内在评分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小麦的外在评分和内在评分所占权重比为0.8:0.2~0.6:0.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的外在评分权重,根据其产量进行动态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粉病抗性、赤霉病抗性、纹枯病抗性和叶锈病抗性的鉴定通过人为引入,并观察小麦植株发病情况进行评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为引入,通过在小麦种植区四边分别播种高度感染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叶锈病的品种作为诱发行,利用自然发病的条件进行抗性鉴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3中,该动态调整使用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动态模拟,预测在不同条件下的权重调整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实时调整实际外在评分机制中参数的初始影响权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小麦的外在参数包括:株高、白粉病抗性、赤霉病抗性、纹枯病抗性、叶锈病抗性、熟期和产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的外在评分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小麦的内在评分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小麦的外在评分和内在评分所占权重比为0.8:0.2~0.6:0.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麦品种的综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侠刘伟王怡李洪彬金玉娇杨彬冯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