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37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涉及储粮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在浅圆仓仓顶安装制冷空调机组,浅圆仓仓顶的进粮口和自然通风口分别作为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回风口,在制冷空调机组出风端与空调进风口之间连接空调进风管道,在制冷空调机组进风端与空调回风口之间连接回风管道;2)在浅圆仓内壁安装环形管道,空调进风口与环形管道连通,环形管道底部均匀开设多个开口,在浅圆仓内壁垂直安装多个制冷通风管道,将制冷通风管道顶端与环形管道开口连接,在制冷通风管道上均匀开孔。该改造工艺能够使制冷空调机组产生的低温空气径向均匀穿过粮堆,有效带走粮堆内的积热,迅速降低粮堆内的温度,改善粮堆的储存环境,阻力小,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粮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


技术介绍

1、浅圆仓的仓容大、气密性强,而且占地面积小,机械化程度高,是新建粮库的主流仓型。目前浅圆仓的主要通风方式为地槽通风,地槽类型以放射式、环形为主。由于浅圆仓的仓容大、粮堆高度比较高,其通风阻力也比较大,有一些浅圆仓采用径向通风技术,以减少通风阻力,增加通风降温的效果。但由于仓内粮食数量多且粮层厚,在高温天气下粮堆内会积聚大量热能,仅仅是地槽通风不能满足大型浅圆仓的通风降温要求。

2、目前现有技术对于绿色储粮技术的研究颇多,绿色储粮的主要要求是:低温或准低温储粮,利用自然冷源或人工制冷使仓内粮食处于较低温度,同时降低粮食的呼吸强度,减缓有害生物侵袭和粮食劣变。因此在我国新建浅圆仓中,机械通风、电子检温和谷物冷却的低温储粮系统应用非常广。但是对于现有的浅圆仓,为实现低温或准低温储粮的要求,目前的主要手段是保温隔热改造和空调制冷改造。李松伟等公开的《浅圆仓气调控温储粮应用研究》中对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东莞直属库一二期浅圆仓进行仓顶隔热和仓内降温改造,在仓顶安装粮仓控温空调机组,并对仓内温度、粮食品质进行监控,从试验情况看,经过气密性改造的控温机组在气密性较好的仓房可以实现控温期间气调杀虫,且经过1~2次补气,可以实现n2浓度98%以上保持28 d杀虫目标,实现“气调+控温”绿色储粮。上述这种改造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空调机组的低温空气主要集中在装粮线以上位置,其进入粮堆的阻力很大,而浅圆仓地槽通风散热集中在粮堆中下部,因此粮堆中上部的散热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若要达到降温效果,能耗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改造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该改造工艺能够使制冷空调机组产生的低温空气径向均匀穿过粮堆,有效带走粮堆内的积热,从而迅速降低粮堆内的温度,改善粮堆的储存环境,阻力小,能耗低。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1)在浅圆仓仓顶安装制冷空调机组,浅圆仓仓顶的进粮口和自然通风口分别作为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回风口,在制冷空调机组出风端与空调进风口之间连接空调进风管道,在制冷空调机组进风端与空调回风口之间连接回风管道;

5、2)在浅圆仓内壁安装环形管道,空调进风口与环形管道连通,环形管道底部均匀开设多个开口,在浅圆仓内壁垂直安装多个制冷通风管道,将制冷通风管道顶端与环形管道开口连接,在制冷通风管道上均匀开孔。

6、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管道安装在装粮线以下500-800mm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浅圆仓内设置人孔平台,所述环形管道安装在人孔平台和装粮线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制冷通风管道上均匀开设桥型孔,开孔率不低于20%。

9、进一步的,所述空调进风口底部依次连接软管、弯头一、斜段管道、弯头二和直段管道,所述直段管道与环形管道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浅圆仓下部外侧设置放粮口,所述制冷通风管道的底端位于浅圆仓中部位于放粮口以上的位置。

11、一种改造工艺改造的控温系统,包括设置在浅圆仓仓顶的制冷空调机组、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回风口,所述制冷空调机组出风端通过空调进风管道与空调进风口连通,所述制冷空调机组进风端通过回风管道与空调回风口连通;

12、所述浅圆仓仓壁设置环形管道,所述空调进风口连通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底部均匀设置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连通垂直设置的制冷通风管道,所述制冷通风管道上均匀开孔。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在浅圆仓仓顶安装制冷空调机组,将浅圆仓仓顶上其中一个进粮口和自然通风口分别作为空调进风口和空调回风口,然后在浅圆仓装粮线以下约500-800mm仓壁上安装环形管道,环形管道连通多个垂直向下的制冷通风管道,使制冷空调机组制冷的低温空气,通过空调进风管道、空调进风口、环形管道、制冷通风管道上的桥型孔径向均匀进入粮堆,带动粮堆中的热空气上行进入装粮线以上的空间中,然后进入回风口,从而形成空气循环,这种改造方法能够使制冷空调机组产生的低温空气气流径向均匀穿过粮堆,不仅增加制冷通风的深度,又增加制冷通风的面积,有效带走粮堆内的积热,从而迅速降低粮堆内的温度,改善粮堆的储存环境,阻力相对小,能耗低。

15、2、环形管道贴近仓壁安装在人孔平台和装粮线之间的位置,方便施工;而且空调进风口与环形管道之间连通的管道如软管、斜段管道和直段管道均贴近仓壁布置在仓顶内部,从而为制冷通风管道提供了充足的布置空间,布局合理,不影响浅圆仓原始的构造,施工方便。

16、3、鉴于目前浅圆仓的通风系统大多为地槽通风,因此粮堆热量主要集中在中上部,因此本申请的改造后的控温系统可以与浅圆仓通风系统配合使用,制冷通风管道10的底端位于浅圆仓中部位于放粮口18以上的位置,在确保实现低温储粮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17、4、空调进风口底部为软管连接,不使用该控温系统时可以将其拆掉,还作为进粮口使用。另外为保证本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斜段管道、环形管道和直段管道均采用直径为200mm、2mm厚镀锌管,制冷通风管道采用直径为150mm、2mm厚不锈钢管,斜段管道和环形管道均采用化学锚栓固定在仓壁上,固定间距≤500mm;制冷通风管道贴着仓壁采用卡箍固定,卡箍固定间距≤500mm,稳定性高,不影响浅圆仓构造,施工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9)安装在装粮线以下500-800mm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圆仓内设置人孔平台(17),所述环形管道(9)安装在人孔平台(17)和装粮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通风管道(10)上均匀开设桥型孔,开孔率不低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进风口(2)底部依次连接软管(3)、弯头一(4)、斜段管道(6)、弯头二(7)和直段管道(8),所述直段管道(8)与环形管道(9)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圆仓下部外侧设置放粮口(18),所述制冷通风管道(10)的底端位于浅圆仓中部位于放粮口(18)以上的位置。

7.一种权利要求1的改造工艺改造的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浅圆仓仓顶的制冷空调机组(14)、空调进风口(2)和空调回风口(16),所述制冷空调机组(14)出风端通过空调进风管道(13)与空调进风口(2)连通,所述制冷空调机组(14)进风端通过回风管道(15)与空调回风口(16)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道(9)安装在装粮线以下500-800mm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圆仓内设置人孔平台(17),所述环形管道(9)安装在人孔平台(17)和装粮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通风管道(10)上均匀开设桥型孔,开孔率不低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圆仓控温系统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进风口(2)底部依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国宇戴小锋马志强朱杰郑坤谢志伟何涛赵果黄彬孙博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