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173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属于羽毛球训练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底部均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腔内设有锁死机构,所述固定座底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腔内设有更换机构。本技术中,当要进行拦网回收时先将拦网从第二挂钩上取下,通过转动摇把,从而使得摇把上的转动杆转动,所以使得多个第一挂钩转动,从而带动拦网向内移动,从而使得拦网进行回收,从而保证拦网可以快速有序回收,同时通过将拦网回收至第一支撑柱内的第二槽体中,也可以给拦网提供一定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羽毛球训练,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


技术介绍

1、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及新兴的三打三,羽毛球拍由拍面、拍杆、拍柄及拍框与拍杆的接头构成,在体育教育中,羽毛球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0334000.6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羽毛球训练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挡网结构,支撑结构竖直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支撑结构包括底箱和支撑气缸,底箱的顶面竖直贯穿安装有支撑气缸,且底箱的底面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滚轮,支撑气缸的顶端竖直安装有挡网结构,且挡网结构包括竖直对称设置的两个竖杆和粘条,竖杆的底端竖直焊接在支撑气缸的顶端,且竖杆相对圆周面上水平上下对称粘接有粘条,且粘条之间竖直粘接有挡网,该技术能够根据需要要求调整拦网高度,同时便于收集打掉的羽毛球进行重复使用,提高后期收集的方便性,现有的羽毛球拦网,在使用结束后需要对运动器材进行回收,其中就包括拦网,但现有的拦网回收只是单纯的将网取下,这样回收容易造成网的杂乱,且不方便对网的回收保护,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拦网的回收保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底部均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腔内设有锁死机构,所述固定座底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内腔内设有更换机构,所述第一槽体内腔内设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一侧设有固定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连接有多个第二挂钩,所述收纳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连接有摇把,所述第一槽体内腔底部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腔顶部开设有通道,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二槽体内腔顶部通道延伸至第二槽体内腔内,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槽体内腔外侧连接有多个第一挂钩,所述第二槽体内腔靠近第一挂钩一侧开设有通道。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更换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滑套,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孔洞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杆位于第一槽体内腔外侧,所述第一槽体内腔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外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槽体内腔一侧,所述第二槽体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内腔顶部开设有通道,所述转动杆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槽内腔顶部通道延伸至第一固定槽内腔内侧,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一固定槽内腔一端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腔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槽内腔两侧,所述第一滑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于滑套一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槽内腔一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槽体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一侧贴合于转动杆外侧,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槽体内腔外侧贴合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槽体内腔一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第二槽体之间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移动槽内腔通道延伸至移动槽内腔内侧,所述移动槽内腔一侧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移动槽内腔一侧通过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位于移动槽内腔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一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锁死机构包括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外侧贴合于第二固定槽内腔内侧,所述第四固定板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四固定板顶部通孔内腔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槽内腔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腔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腔底部通孔内腔内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固定板底部,所述连接杆远离第四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块,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腔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槽内腔顶部通过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一端连接于第四固定板顶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贴合块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滑杆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摇把,当要进行拦网回收时先将拦网从第二挂钩上取下,通过转动摇把,从而使得摇把上的转动杆转动,所以使得多个第一挂钩转动,从而带动拦网向内移动,从而使得拦网进行回收,从而保证拦网可以快速有序回收,同时通过将拦网回收至第一支撑柱内的第二槽体中,也可以给拦网提供一定的保护。

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滑套,通过推动摇把,从而使得摇把底部的第一动杆上的滑套沿着第一滑杆向外移动,从而使得转动杆上的第一挂钩往外移动,从而使得转动杆上的第一挂钩通过第二槽体一侧开设的通道漏出,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达到使用上限的拦网进行回收,从而方便对拦网的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10)底部均连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所述第二固定槽(9)内腔内设有锁死机构(5),所述固定座(8)底部连接有滚轮(12),所述第一支撑柱(1)顶部开设有第一槽体(6),所述第一槽体(6)内腔内设有更换机构(3),所述第一槽体(6)内腔内设有收纳机构(2),所述收纳机构(2)一侧设有固定机构(4),所述第二支撑柱(10)外侧连接有多个第二挂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和滑套(305),所述第一固定板(301)顶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孔洞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杆(202)位于第一槽体(6)内腔外侧,所述第一槽体(6)内腔内设有第一弹簧(302),所述第一弹簧(302)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301)外侧,所述第一弹簧(30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槽体(6)内腔一侧,所述第二槽体(7)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06),所述第一固定槽(306)内腔顶部开设有通道,所述转动杆(202)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槽(306)内腔顶部通道延伸至第一固定槽(306)内腔内侧,所述转动杆(202)位于第一固定槽(306)内腔一端连接有滑套(305),所述滑套(305)内腔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304),所述第一滑杆(304)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槽(306)内腔两侧,所述第一滑杆(304)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03),所述第二弹簧(303)一端连接于滑套(305)一侧,所述第二弹簧(30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槽(306)内腔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三固定板(404),所述第三固定板(404)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槽体(7)一侧,所述第三固定板(404)一侧贴合于转动杆(202)外侧,所述转动杆(202)位于第二槽体(7)内腔外侧贴合有第二固定板(401),所述第二槽体(7)内腔一侧开设有移动槽(402),所述移动槽(402)与第二槽体(7)之间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二固定板(401)通过移动槽(402)内腔通道延伸至移动槽(402)内腔内侧,所述移动槽(402)内腔一侧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移动槽(402)内腔一侧通过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403),所述第一螺杆(403)位于移动槽(402)内腔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板(40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机构(5)包括第四固定板(502),所述第四固定板(502)外侧贴合于第二固定槽(9)内腔内侧,所述第四固定板(502)顶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四固定板(502)顶部通孔内腔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505),所述第二滑杆(505)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槽(9)内腔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槽(9)内腔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槽(9)内腔底部通孔内腔内侧滑动连接有连接杆(504),所述连接杆(504)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固定板(502)底部,所述连接杆(504)远离第四固定板(502)一端固定连接有贴合块(503),所述第二固定槽(9)内腔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槽(9)内腔顶部通过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501),所述第二螺杆(501)一端连接于第四固定板(502)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块(503)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固定板(40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4)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滑杆(505)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10)底部均连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9),所述第二固定槽(9)内腔内设有锁死机构(5),所述固定座(8)底部连接有滚轮(12),所述第一支撑柱(1)顶部开设有第一槽体(6),所述第一槽体(6)内腔内设有更换机构(3),所述第一槽体(6)内腔内设有收纳机构(2),所述收纳机构(2)一侧设有固定机构(4),所述第二支撑柱(10)外侧连接有多个第二挂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板(301)和滑套(305),所述第一固定板(301)顶部开设有孔洞,所述第一固定板(301)的孔洞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杆(202)位于第一槽体(6)内腔外侧,所述第一槽体(6)内腔内设有第一弹簧(302),所述第一弹簧(302)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301)外侧,所述第一弹簧(30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槽体(6)内腔一侧,所述第二槽体(7)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06),所述第一固定槽(306)内腔顶部开设有通道,所述转动杆(202)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槽(306)内腔顶部通道延伸至第一固定槽(306)内腔内侧,所述转动杆(202)位于第一固定槽(306)内腔一端连接有滑套(305),所述滑套(305)内腔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304),所述第一滑杆(304)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槽(306)内腔两侧,所述第一滑杆(304)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303),所述第二弹簧(303)一端连接于滑套(305)一侧,所述第二弹簧(30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槽(306)内腔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第三固定板(404),所述第三固定板(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羽航体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