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8116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其中微波加热组件包括:外导体单元,呈筒状,其包括第一开口端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一封闭端;内导体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外导体单元内,并界定出一个用于限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固定空间;其中,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第一固定端和至少一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结合于在所述第一开口端周边的壁面;所述至少一第一自由端向所述第一封闭端的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导体单元兼顾调节微波场分布和谐振频率,以及固定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功能,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微波能量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微波加热式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一个用于限位和固定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收容座。该收容座通常为非金属材料,存在微波损耗。在微波加热时会或多或少吸收微波产生的能量,从而降低了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能量吸收,使气溶胶生成制品整体的碳化效果变差。而若想提高烟草介质的碳化效果,则需要提高温度,但是会增大能量消耗,成本也相应增加,器具使用寿命减短。

2、此外,相关技术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腔体内、供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的探针。在使用者抽吸后探针和腔体容易残留污垢,存在清洁问题;并且残留在探针上的污垢会进一步影响设于探针内部的测温元件的性能,降低测温控温的精确性,影响使用者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组件。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微波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微波加热组件包括:

3、外导体单元,呈筒状,其包括第一开口端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第一封闭端;

4、内导体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外导体单元内,并界定出一个用于限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固定空间;

5、其中,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第一固定端和至少一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结合于在所述第一开口端周边的壁面;所述至少一第一自由端向所述第一封闭端的方向延伸。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空间沿纵向贯通于所述内导体单元中。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端一体结合于所述外导体单元,或者,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外导体单元欧姆接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单元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内导体单元的表面覆有导电涂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呈筒状的导体柱;所述固定空间形成于所述导体柱的内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柱与所述外导体单元共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柱呈圆筒形;所述导体柱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

13、导体部,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穿设通道;所述第一表面结合于在所述第一开口端周边的壁面,且所述穿设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连通;

14、至少一个延伸部,其包括一个第二固定端和一个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结合于所述第二表面,其第二自由端沿所述第一封闭端的方向延伸;

15、其中,所述导体部的内侧周壁与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的侧壁一并界定出所述固定空间。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部呈圆筒形。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部与所述外导体单元共轴。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部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直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体部的内周侧面设有用于形成第一进气间隙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凹槽。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导体部的轴线方向。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呈纵长的弧形结构、直条形结构、曲线形结构或者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所述至少两个延伸部等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导体部的周向上。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所述至少两个延伸部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延伸部,所述至少两对延伸部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导体部的周向上。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测量温度的测温组件;

25、所述内导体单元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测温组件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自所述第一表面,沿着平行于所述导体部的轴线方向,向所有所述延伸部中的其中一个延伸部的第二自由端延伸。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的测温探头设于在所有所述延伸部中电场强度最高的延伸部的第二自由端处。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体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导体部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上的镂空部。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或者曲线形。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闭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内侧端面;

30、所述内侧端面用于抵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品端面;且在所述制品端面与所述内侧端面相抵时,所述制品端面与所述内侧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进气间隙。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侧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内侧端面借由所述第二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制品端面形成所述第二进气间隙。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闭端处设有轴向贯穿以连通外界的至少一第一穿孔,所述内侧端面借由所述至少一第一穿孔,与所述制品端面形成所述第二进气间隙。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闭端上还设有沿背离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且该凹部的直径略大于或者等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直径。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部的槽底设有轴向贯穿以连通外界的至少一第二穿孔。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

36、探针装置,其一端结合于所述第一封闭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端面上,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开口端延伸;

37、所述内导体单元设置在所述探针装置的外周,且与所述探针装置之间具有间距。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

39、收容座,呈筒状,其装于所述内导体单元上;所述收容座包括相对的一个第二封闭端和一个第四开口端;所述第二封闭端设置在所述至少一第一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封闭端之间;所述第四开口端向所述第一开口端延伸,并与之相连通;

40、其中,所述收容座还包括介于所述第二封闭端和第四开口端之间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装载气溶胶生成制品。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座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围绕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的外周。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座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设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的内周。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座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贯穿所述第四开口端的端面向所述第二封闭端延伸;所述收容座借由所述至少一个卡槽,整体地或局部地嵌置于所述至少一第一自由端上。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微波馈入单元;所述微波馈入单元包括:

45、外导体,呈筒状,嵌置于所述外导体单元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外导体单元欧姆接触;

46、内导体,呈一字型,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波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空间沿纵向贯通于所述内导体单元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一体结合于所述外导体单元,或者,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外导体单元欧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内导体单元的表面覆有导电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呈筒状的导体柱;所述固定空间形成于所述导体柱的内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柱与所述外导体单元共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柱呈圆筒形;所述导体柱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呈圆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与所述外导体单元共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的内周侧面设有用于形成第一进气间隙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导体部的轴线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呈纵长的弧形结构、直条形结构、曲线形结构或者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所述至少两个延伸部等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导体部的周向上。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所述至少两个延伸部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延伸部,所述至少两对延伸部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导体部的周向上。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测量温度的测温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的测温探头设于在所有所述延伸部中电场强度最高的延伸部的第二自由端处。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导体部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上的镂空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的形状包括圆形、方形或者曲线形。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的内侧端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内侧端面借由所述第二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制品端面形成所述第二进气间隙。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端处设有轴向贯穿以连通外界的至少一第一穿孔,所述内侧端面借由所述至少一第一穿孔,与所述制品端面形成所述第二进气间隙。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端上还设有沿背离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且该凹部的直径略大于或者等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直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槽底设有轴向贯穿以连通外界的至少一第二穿孔。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围绕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的外周。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设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在第一封闭端上的投影的内周。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贯穿所述第四开口端的端面向所述第二封闭端延伸;所述收容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加热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空间沿纵向贯通于所述内导体单元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一体结合于所述外导体单元,或者,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外导体单元欧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内导体单元的表面覆有导电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呈筒状的导体柱;所述固定空间形成于所述导体柱的内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柱与所述外导体单元共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柱呈圆筒形;所述导体柱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单元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呈圆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与所述外导体单元共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部的内周侧面设有用于形成第一进气间隙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延伸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导体部的轴线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呈纵长的弧形结构、直条形结构、曲线形结构或者它们中至少一种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所述至少两个延伸部等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导体部的周向上。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包括至少两个延伸部,所述至少两个延伸部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延伸部,所述至少两对延伸部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导体部的周向上。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测量温度的测温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波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建梁峰杜靖蓝永海邓洋
申请(专利权)人: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