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及预编码码本的构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81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及预编码码本的构造方法,发射端与接收端共同保存预编码码本的信息,该接收端根据估计的信道矩阵从所述预编码码本中选择一码字,将该码字的序号反馈回该发射端,该发射端根据该序号找到的该码字,用该码字对发送到该接收端的符号块进行预编码;其中,所述预编码码本中的至少8个码字矢量或至少8个码字矩阵中的列矢量是基于一8维矢量集合中选出的8维矢量得到的,而该8维矢量集合是由u↓[1],u↓[2],u↓[3],u↓[4],u↓[5],u↓[6],u↓[7],u↓[8],s,m,n中的部分或全部4维矢量计算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8天线的MIMO系统在信道矩阵为低秩时的预编码,可以提高预编码的性能。并可以只保存用于计算出码字的4维矢量,节约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系统及预编码码本的构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8天线MIMO系统,信道矩阵为低秩(Rank)时的预编码方法、系统及预编码码本的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中,如果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使用多根天线,我们可以采取空间复用的方式来获取更高的速率,这样能够提高传输速率。由于在接收端可以通过信道估计获取发射信号所历经的信道矩阵,因此即使各天线发射不同的数据,经过多发多收(MIMO)的信号矩阵后,在接收端仍然能够解出各天线上的发射数据。 相对于利用信道矩阵直接解出各天线上发射数据的方法,一种增强的手段是使用发射预编码技术。在发射端我们定义层的概念,在同一时频资源上,每层可以传输不同的数据符号,层数等于信道矩阵的秩(Rank)。对层上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映射到天线后再经过空中信道传送到接收端。如果在发射端能够知道完整准确的信道信息(CSI),我们可以对具体的信道矩阵进行SVD分解。然后把信道矩阵分解出的右特征矢量组成的矩阵作为预编码矩阵,对各层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 然而,信道信息(CSI)往往只有在接收端才能直接准确的获取,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编码方法,应用于8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该预编码方法包括: 发射端与接收端共同保存预编码码本的信息,该接收端根据估计的信道矩阵从所述预编码码本中选择一码字,将该码字的序号反馈回该发射端,该发射端根据该序号找到的该码 字,用该码字对发送到该接收端的符号块进行预编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码本中的至少8个码字矢量或至少8个码字矩阵中的列矢量是基于以下8维矢量集合中选出的8维矢量得到的: [u↓[1] s(n)*u↓[1]]↑[T],[u↓[1]   -s(n)*u↓[1]]↑[T],[u↓[2] s(n)*u↓[2]]↑[T],[u↓[2] -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编码方法,应用于8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该预编码方法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共同保存预编码码本的信息,该接收端根据估计的信道矩阵从所述预编码码本中选择一码字,将该码字的序号反馈回该发射端,该发射端根据该序号找到的该码字,用该码字对发送到该接收端的符号块进行预编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编码码本中的至少8个码字矢量或至少8个码字矩阵中的列矢量是基于以下8维矢量集合中选出的8维矢量得到的[u1 s(n)*u1]T,[u1 -s(n)*u1]T,[u2 s(n)*u2]T,[u2 -s(n)*u2]T[u3 s(n)*u3]T,[u3 -s(n)*u3]T,[u4 s(n)*u4]T,[u4 -s(n)*u4]T[u5 s(n)*u5]T,[u5 -s(n)*u5]T,[u6 s(n)*u6]T,[u6 -s(n)*u6]T[u7 s(n)*u7]T,[u7 -s(n)*u7]T,[u8 s(n)*u8]T,[u8 -s(n)*u8]T其中,u1=[1 1 1 1]T,u2=[1 j -1 -j]T,u3=[1 -1 1 -1]T,u4=[1 -j -1 j]Tu5=[1 q0 j q1]T,u6=[1 q1 -j -q0]T,u7=[1 q2 j q3]T,u8=[1 q3 -j q2]Ts(n)是矢量s中的元素,n=1,2,3,4,s=[s(1) s(2)s (3)s(4)]=[1 j q0 q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矩阵的秩等于1,所述预编码码本的码字为8维码字矢量,其中至少部分码字矢量基于所述8维矢量集合中选出的8维矢量得到;或者所述信道矩阵的秩等于2,所述预编码码本的码字为包含2列的码字矩阵,所述预编码码本中至少部分码字矩阵第1列的8维矢量基于所述8维矢量集合中选出的8维矢量得到;所述至少部分码字矩阵第2列的8维矢量基于[mui mui]T组成的集合中选择出的8维矢量得到,其中i=1~8,m,n∈{1,-1,j,-j,q1,q2,q3,q0};且各码字矩阵的第1列和第2列正交。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8维矢量集合中选出的8维矢量为以下8个8维矢量[u1 s(n)*u1]T,[u1 -s(n)*u1]T,[u2 s(n)*u2]T,[u2 -s(n)*u2]T[u3 s(n)*u3]T,[u3 -s(n)*u3]T,[u4 s(n)*u4]T,[u4 -s(n)*u4]T或者[u5 s(n)*u5]T,[u5 -s(n)*u5]T,[u6 s(n)*u6]T,[u6 -s(n)*u6]T[u7 s(n)*u7]T,[u7 -s(n)*u7]T,[u8 s(n)*u8]T,[u8 -s(n)*u8]T其中,n=1或2或3或4,所述8个8维矢量中包含相同ui的8维矢量中的n取值相同,包含不同ui的8维矢量中的n的取值相同或互不相同。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8维矢量集合中选出的8维矢量为以下16个8维矢量[u1 s(1)*u1]T [u1 -s(1)*u1]T [u1 s(2)*u1]T [u1 -s(2)*u1]T[u2 s(1)*u2]T [u2 -s(1)*u2]T [u2 s(2)*u2]T [u2 -s(2)*u2]T[u3 s(1)*u3]T [u3 -s(1)*u3]T [u3 s(2)*u3]T [u3 -s(2)*u3]T[u4 s(1)*u4]T [u4 -s(1)*u4]T [u4 s(2)*u4]T [u4 -s(2)*u4]T或[u1 s(3)*u1]T [u1 -s(3)*u1]T [u1 s(4)*u1]T [u1 -s(4)*u1]T[u2 s(3)*u2]T [u2 -s(3)*u2]T [u2 s(4)*u2]T [u2 -s(4)*u2]T[u3 s(3)*u3]T [u3 -s(3)*u3]T [u3 s(4)*u3]T [u3 -s(4)*u3]T[u4 s(3)*u4]T [u4 -s(3)*u4]T [u4 s(4)*u4]T [u4 -s(4)*u4]T或[u5 s(1)*u5]T [u5 -s(1)*u5]T [u5 s(2)*u5]T [u5 -s(2)*u5]T[u6 s(1)*u6]T [u6 -s(1)*u6]T [u6 s(2)*u6]T [u6 -s(2)*u6]T[u7 s(1)*u7]T [u7 -s(1)*u7]T [u7 s(2)*u7]T [u7 -s(2)*u7]T[u8 s(1)*u8]T [u8 -s(1)*u8]T [u8 s(2)*u8]T [u8 -s(2)*u8]T或[u5 s(3)*u5]T [u5 -s(3)*u5]T [u5 s(4)*u5]T [u5 -s(4)*u5]T[u6 s(3)*u6]T [u6 -s(3)*u6]T [u6 s(4)*u6]T [u6 -s(4)*u6]T[u7 s(3)*u7]T [u7 -s(3)*u7]T [u7 s(4)*u7]T [u7 -s(4)*u7]T[u8 s(3)*u8]T [u8 -s(3)*u8]T [u8 s(4)*u8]T [u8 -s(4)*u8]T或[u1 s(1)*u1]T [u1 -s(1)*u1]T [u5 s(1)*u5]T [u5 -s(1)*u5]T[u2 s(1)*u2]T [u2 -s(1)*u2]T [u6 s(1)*u6]T [u6 -s(1)*u6]T[u3 s(1)*u3]T [u3 -s(1)*u3]T [u7 s(1)*u7]T [u7 -s(1)*u7]T[u4 s(1)*u4]T [u4 -s(1)*u4]T [u8 s(1)*u8]T [u8 -s(1)*u8]T或[u1 s(2)*u1]T [u1 -s(2)*u1]T [u5 s(2)*u5]T [u5 -s(2)*u5]T[u2 s(2)*u2]T [u2 -s(2)*u2]T [u6 s(2)*u6]T [u6 -s(2)*u6]T[u3 s(2)*u3]T [u3 -s(2)*u3]T [u7 s(2)*u7]T [u7 -s(2)*u7]T[u4 s(2)*u4]T [u4 -s(2)*u4]T [u8 s(2)*u8]T [u8 -s(2)*u8]T或[u1 s(1)*u1]T [u1 -s(1)*u1]T [u5 s(1)*u5]T [u5 -s(1)*u5]T[u2 s(3)*u2]T [u2 -s(3)*u2]T [u6 s(3)*u6]T [u6 -s(3)*u6]T[u3 s(2)*u3]T [u3 -s(2)*u3]T [u7 s(2)*u7]T [u7 -s(2)*u7]T[u4 s(4)*u4]T [u4 -s(4)*u4]T [u8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戬郁光辉戴博杨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