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坠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地上的高层建筑在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工人或器材坠落,考虑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避免坠落的建材及施工工具对下层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相关工作人员会在施工现场安装建筑施工防坠装置,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防坠装置大多使用防护网或防护板搭建在高层建筑周围,此类防坠装置多为固定设置,缺少一定的缓冲性能,在坠落物体高度较高时,由于较大的冲击力,坠落物体可能会直接穿透防护装置,从而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坠落物体高度较高时,由于较大的冲击力,坠落物体可能会直接穿透防护装置,从而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包括
3、底板;
4、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底板的上方;
5、支撑柱,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筒(10)包括筒外壳(101)、一号导向柱(102)、压板(103)、一号弹簧(104)、橡胶垫(105),所述筒外壳(1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向柱(102)的外表面与筒外壳(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03)设置在一号导向柱(102)的底面,且与筒外壳(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弹簧(104)的顶端与压板(103)的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橡胶垫(105)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105)设置在筒外壳(101)的内部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筒(10)包括筒外壳(101)、一号导向柱(102)、压板(103)、一号弹簧(104)、橡胶垫(105),所述筒外壳(1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导向柱(102)的外表面与筒外壳(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03)设置在一号导向柱(102)的底面,且与筒外壳(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一号弹簧(104)的顶端与压板(103)的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橡胶垫(105)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105)设置在筒外壳(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震组件(11),所述缓震组件(11)的顶部与顶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底部与底板(1)的顶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旺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