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827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包括握持部、装配部、主导光柱和导光套筒,其中,握持部内设有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组件;装配部置于握持部的第一端面上,装配部远离握持部一面还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的内部还设有分别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第一发光组件所形成的第一发光部位于装配槽的槽底中心,第二发光组件所形成的第二发光部围绕第一发光部设置;主导光柱装配于装配槽内,且贴合第一发光部;导光套筒套合在主导光柱的柱面上,且靠近握持部的端面贴合第二发光部;通过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主导光柱和导光套筒多种组合形式配合多种光效或亮度,以能够应对不同场景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光棒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


技术介绍

1、导光棒被积极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演唱会应援、路面交通疏导、又或作为拍摄道具提供照片氛围感等;

2、现有技术中,导光棒包括导光棒主体和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发出光源,光源所需形成的光线在所述导光棒主体内进行传导,实现导光棒主体的发光效果;但是,在实际中发现,导光主体与光源组件的配合往往较为单一,同一产品无法满足多个应用场景,如作为拍摄道具,导光板主体需要保持较高的透明度,才能实现人像照片中通透绚丽的氛围感;而在演唱会应援场景中,导光主体外侧往往需要进行雾面处理,使得所形成的创效较为柔和;而路面交通疏导场景中则需要较高的亮度和发光体积,迅速吸引路面行驶人员视线;因此,亟需一种更为结构合理的导光棒结构,能够适配多个场景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中,导光棒的应用的场景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包括:

3、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具内设有主控板、以及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组件

4、装配部,所述装配部置于所述握持部的第一端面上,所述装配部远离所述握持部一面还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还设有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所形成的第一发光部位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底中心,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形成的第二发光部围绕所述第一发光部设置;

5、透明材质的主导光柱,所述主导光柱装配于所述装配槽内,且贴合所述第一发光部;

6、雾面材质的导光套筒,所述导光套筒套合在所述主导光柱的柱面上,且靠近所述握持部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发光部。

7、其中,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导光套筒靠近所述握持部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

8、其中,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之间还具有装配环槽,所述主导光柱靠近所述装配部的一端设有装配沉槽;装配时,所述主导光柱形成所述装配沉槽型材嵌入至所述装配环槽内。

9、其中,所述主导光柱嵌入所述装配环槽的柱面部分还设有第三螺纹,所述装配环槽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相适配的第四螺纹。

10、其中,所述装配槽的槽底中心还设有反射槽,所述反射槽所形成的槽腔为圆台状,所述反射槽的槽径宽度由所述握持部朝所述主导光柱方向递增;所述反射槽的内壁具有反射涂层,所述第一发光部置于所述反射槽的槽底内。

11、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样式为led灯,所述第二发光部与所述导光套筒之间还设有环状的光扩散片。

12、其中,所述主导光柱的柱体中心还设有随机分布的气泡孔结构。

13、其中,所述握持部的第二端面还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按压开关。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包括握持部、装配部、透明材质的主导光柱和雾面材质的导光套筒,其中,握持部内设有主控板、以及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组件;装配部置于握持部的第一端面上,装配部远离握持部一面还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的内部还设有分别与主控板电连接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第一发光组件所形成的第一发光部位于装配槽的槽底中心,第二发光组件所形成的第二发光部围绕第一发光部设置;主导光柱装配于装配槽内,且贴合第一发光部;导光套筒套合在主导光柱的柱面上,且靠近握持部的端面贴合第二发光部;通过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主导光柱和导光套筒多种组合形式配合多种光效或亮度,以能够应对不同场景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导光套筒靠近所述握持部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之间还具有装配环槽,所述主导光柱靠近所述装配部的一端设有装配沉槽;装配时,所述主导光柱形成所述装配沉槽型材嵌入至所述装配环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光柱嵌入所述装配环槽的柱面部分还设有第三螺纹,所述装配环槽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相适配的第四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底中心还设有反射槽,所述反射槽所形成的槽腔为圆台状,所述反射槽的槽径宽度由所述握持部朝所述主导光柱方向递增;所述反射槽的内壁具有反射涂层,所述第一发光部置于所述反射槽的槽底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样式为LED灯,所述第二发光部与所述导光套筒之间还设有环状的光扩散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光柱的柱体中心还设有随机分布的气泡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的第二端面还设有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按压开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导光套筒靠近所述握持部一端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部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之间还具有装配环槽,所述主导光柱靠近所述装配部的一端设有装配沉槽;装配时,所述主导光柱形成所述装配沉槽型材嵌入至所述装配环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光源的波导扩束式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光柱嵌入所述装配环槽的柱面部分还设有第三螺纹,所述装配环槽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螺纹相适配的第四螺纹。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