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终端、拍摄设备、拍摄设备的拍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技术_技高网

终端、拍摄设备、拍摄设备的拍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4127646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终端、拍摄设备、拍摄设备的拍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该终端包括壳体组件、控制模组、摄像模组以及图像传感组件。壳体组件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对设置的背面,背面设有用于外接镜头的外接体,外接体包括透光区域,壳体组件包括设置于显示面与背面之间的容纳腔。控制模组设置于壳体组件。摄像模组设置于容纳腔内,摄像模组与控制模组通信连接。摄像模组包括沿透光区域至显示面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光部、驱动装置以及第一图像传感器,入光部朝向透光区域设置。图像传感组件与控制模组通信连接,并能够与外接镜头相配合形成外接摄像模组。该终端能够外接镜头,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外接镜头进行拍摄,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拍摄设备、拍摄设备的拍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摄像模组是如手机、平板电脑、监控装置、智能显示器等终端获取图像的重要部分。摄像头模组集成在终端的机身内,包含图像传感组件、镜头、对焦模块、防抖马达等主要器件,以期在有限空间内获得较好的成像画质。

2、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内置于终端的摄像模组的尺寸跟数量受限于终端的整机尺寸,难以集成性能更好但体积较大的摄像模组,这也导致终端的拍摄性能以及拍摄灵活性受限,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拍摄性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拍摄设备、拍摄设备的拍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该终端能够外接镜头,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外接镜头进行拍摄,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壳体组件、控制模组、摄像模组以及图像传感组件。壳体组件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对设置的背面,背面设有用于外接镜头的外接体,外接体包括透光区域,壳体组件包括设置于显示面与背面之间的容纳腔。控制模组设置于壳体组件。摄像模组设置于容纳腔内,摄像模组与控制模组通信连接。摄像模组包括沿透光区域至显示面方向依次设置的入光部、驱动装置以及第一图像传感器,入光部朝向透光区域设置。图像传感组件与控制模组通信连接,并能够与外接镜头相配合形成外接摄像模组,图像传感组件包括朝向透光区域设置的第二图像传感器。其中,沿透光区域至显示面方向,第二图像传感器与驱动装置间隔设置,并远离显示面设置。

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该终端使用时,通过控制模组控制内置的摄像模组实现日常的拍摄需求。当日常拍摄需求无法满足用户时,用户可以利用外接体安装外接镜头,并与图像传感组件相配合形成外接摄像模组,通过终端的控制模组控制外接摄像模组进行拍摄,以获得所需的图像。如此,外接镜头可拆卸的外接于终端外部,能够避免了对终端内部空间的占用。同时,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外接镜头进行拍摄,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又能够保持终端的轻薄化。而且第二图像传感器与驱动装置间隔设置,互不干扰,能够保证第一图像传感器以及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图像处理性能。

6、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透光区域至显示面方向,第二图像传感器与驱动装置之间的间距为l1,0.1mm≤l1≤3mm。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背面的正投影面上,图像传感组件与入光部间隔设置。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与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2,l2≥4.8mm。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与显示面之间的间距为l3,0mm<l3≤15mm。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面呈矩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部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部,第二侧部的长度大于第一侧部的长度;第二图像传感器呈矩形,且其长度方向与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至第一侧部间距为l4,l4≥6.4mm;和/或,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至第二侧部间距为l5,l5≥4.8mm。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耐磨损的透光板,透光板固设于外接体,以形成透光区域。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遮光层,遮光层设置于透光板上,以将透光区域分隔成第一透光区以及第二透光区,第一透光区与入光部相对设置,第二透光区与第二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此外,由于遮光层不透光,将透光区域分隔成第一透光区以及第二透光区,使得间隔于外接体的第一透光区与第二透光区之间互不干扰,有利于提高摄像模组以及外接摄像模组的拍摄质量。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光区域还包括与第一透光区以及第二透光区隔开设置的第三透光区,终端还包括与控制模组通信连接的光感器件,光感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第三透光区相对设置,光感器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与与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6,l6≥4.8mm。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设置于外接体的中部,图像传感组件沿垂直于第二透光区的透光方向设置;和/或,第一透光区设置于外接体的内边缘,摄像模组沿垂直于第一透光区的透光方向设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中框以及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固设于中框,安装支架设有安装图像传感组件的安装凹部,外接体与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将图像传感组件封装于安装凹部内;

17、或者,壳体组件包中框、安装支架以及装饰件,安装支架设有避让槽,外接体设置于装饰件上,装饰件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外侧朝安装支架方向凸出,并设置于避让槽内,图像传感组件封装于安装腔内,装饰件与安装支架以及中框固定连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安装凹部的导热体,图像传感组件与导热体导热配合。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体与中框导热配合;和/或,导热体设有与图像传感组件紧密贴合的导热层;和/或,导热体为导热金属,与安装支架一体成型;和/或,壳体组件包括密封圈,安装支架通过密封圈与外接体密封配合,以封闭安装凹部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沿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外边缘间隔设置形成避让间隙;图像传感组件包括柔性连接件,柔性连接件通过避让间隙与控制模组电连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背面设有与控制模组通信连接的馈电部,馈电部用于与外接镜头电连接;和/或,终端包括内置于壳体组件的电池,电池用于为控制模组、摄像模组以及图像传感组件供电,背面设有与电池电连接的导电部,导电部用于与外接镜头电连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图像传感组件包括保护罩、滤光片以及线路板,第二图像传感器设置于线路板上,保护罩与线路板固定连接,保护罩设有透光孔,滤光片设置于保护罩,并覆盖透光孔以及第二图像传感器设置。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密封圈,外接体设有形成透光区域的透光板,保护罩与透光板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接体的外边缘设有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卡部,卡部用于与外接镜头卡扣连接;壳体组件还包括装饰环,装饰环套设于外接体的外边缘,并与卡部卡扣连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英寸;和/或,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英寸。

2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包括外接镜头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外接镜头与外接体可拆卸连接。

2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8、该拍摄设备使用时,利用外接镜头与外接体可拆卸连接,实现在终端上外置外接摄像模组,通过终端的控制模组控制外接摄像模组进行拍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透光区域至所述显示面方向,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间距为L1,0.1mm≤L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的正投影面上,所述图像传感组件与所述入光部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2,L2≥4.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与所述显示面之间的间距为L3,0mm<L3≤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呈矩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部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呈矩形,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第一侧部间距为L4,L4≥6.4mm;和/或,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第二侧部间距为L5,L5≥4.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耐磨损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固设于所述外接体,以形成所述透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透光板上,以将所述透光区域分隔成第一透光区以及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入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透光区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光区以及所述第二透光区隔开设置的第三透光区,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组通信连接的光感器件,所述光感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三透光区相对设置,所述光感器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与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6,L6≥4.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中框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设于所述中框,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安装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安装凹部,所述外接体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将所述图像传感组件封装于所述安装凹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凹部的导热体,所述图像传感组件与所述导热体导热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与所述中框导热配合;和/或,所述导热体设有与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紧密贴合的导热层;和/或,所述导热体为导热金属,与所述安装支架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外接体密封配合,以密封所述安装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外边缘间隔设置形成避让间隙;所述图像传感组件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通过所述避让间隙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设有与所述控制模组通信连接的馈电部,所述馈电部用于与所述外接镜头电连接;和/或,所述终端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控制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以及所述图像传感组件供电,所述背面设有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用于与所述外接镜头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组件包括保护罩、滤光片以及线路板,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线路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设有透光孔,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保护罩,并覆盖所述透光孔以及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外接体设有形成所述透光区域的透光板,所述保护罩与所述透光板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体的外边缘设有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卡部,所述卡部用于与外接镜头卡扣连接;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装饰环,所述装饰环套设于所述外接体的外边缘,并与所述卡部卡扣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英寸;和/或,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英寸。

19.一种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镜头和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所述外接镜头与所述外接体可拆卸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拍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透光区域至所述显示面方向,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的间距为l1,0.1mm≤l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的正投影面上,所述图像传感组件与所述入光部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2,l2≥4.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与所述显示面之间的间距为l3,0mm<l3≤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呈矩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部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部的长度;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呈矩形,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第一侧部间距为l4,l4≥6.4mm;和/或,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至所述第二侧部间距为l5,l5≥4.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耐磨损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固设于所述外接体,以形成所述透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透光板上,以将所述透光区域分隔成第一透光区以及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入光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透光区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光区以及所述第二透光区隔开设置的第三透光区,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组通信连接的光感器件,所述光感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三透光区相对设置,所述光感器件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与与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l6,l6≥4.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中框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设于所述中框,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安装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安装凹部,所述外接体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将所述图像传感组件封装于所述安装凹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凹部的导热体,所述图像传感组件与所述导热体导热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与所述中框导热配合;和/或,所述导热体设有与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紧密贴合的导热层;和/或,所述导热体为导热金属,与所述安装支架一体成型;和/或,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外接体密封配合,以密封所述安装凹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感光区域的外边缘间隔设置形成避让间隙;所述图像传感组件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通过所述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保刘伟郑严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