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道改造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硬驳岸河道近自然化改造系统。
技术介绍
1、城市河道治理中,受限于土地等因素,驳岸大多采用硬质垂直驳岸形式,在防洪排涝等方面效果较好,但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大部分城市在河道空间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省空间,降低成本,采取了裁弯取直、沟渠化,硬质化的方式来改造河道。这类河道河堤多采用混凝土、浆砌石块等硬质材料。硬质护岸隔断了坡面上下的水分、营养等能量的传输与交换,这就导致植物难以生长,影响动植物生存,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其缺点主要有如下几点:1、水陆交界地带硬化后,阻断了水陆物质能量交换,干扰水循环,不利于动植物栖息;2、硬质材料不适宜植物生长,对地表径流污染无法起到拦截作用,水体自净能力减弱;3、景观效果较差,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恢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在满足城市与人类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干扰强度,使城市河流重新回归或趋向于一个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硬驳岸河道近自然化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道硬化垂直驳岸、以及位于两道所述硬化垂直驳岸之间的河道,所述河道内设置有弯曲浅水通道、沿所述河道间隔设置的多组抛石、设置于所述河道或所述弯曲浅水通道两岸的若干丁坝、横跨所述河道或所述弯曲潜水通道的若干潜坝、以及位于所述河道内的若干生境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硬驳岸河道近自然化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浅水通道由贴近于所述河道岸边设置的软基护岸带修建而成,所述软基护岸带为设置于所述河道两岸的两组,所述软基护岸带沿所述河道的岸线呈连续或者间断的弯曲曲线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硬驳岸河道近自然化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道硬化垂直驳岸、以及位于两道所述硬化垂直驳岸之间的河道,所述河道内设置有弯曲浅水通道、沿所述河道间隔设置的多组抛石、设置于所述河道或所述弯曲浅水通道两岸的若干丁坝、横跨所述河道或所述弯曲潜水通道的若干潜坝、以及位于所述河道内的若干生境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硬驳岸河道近自然化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浅水通道由贴近于所述河道岸边设置的软基护岸带修建而成,所述软基护岸带为设置于所述河道两岸的两组,所述软基护岸带沿所述河道的岸线呈连续或者间断的弯曲曲线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硬驳岸河道近自然化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境岛包括滨水软基护岸、以及种植在所述滨水软基护岸上的植被,所述滨水软基护岸靠近于所述河道的中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硬驳岸河道近自然化改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锋,曹运金,陈旭彬,吴裕庭,覃侠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昌融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