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34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包括承托印刷物的承托组件,承托组件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罩,承托组件和隔离罩的间隙形成用于干燥印刷物油墨的干燥腔,干燥腔四周气密性封闭;干燥腔远离承托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回风口,回风口与进料口之间为设置有隔断风嘴的预干燥段,风口与出料口之间为设置有主风嘴的强干燥段;回风口与主风机的进风口连通,主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主风嘴和隔断风嘴连通;风机和回风口之间设置有空气处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基于闭式空气循环的相对低风速预干燥及相对高风速的强干燥相结合的干燥方式,减少高速气流对墨迹的影响;同时对循环空气进行净化及控温处理,在实现节能的同时,保证水性凹印的质量和干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干燥,特别是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1、凹版印刷因其突出的印刷质量而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近年随着水性油墨技术的发展,水性油墨也逐渐大量的应用到凹版印刷中。但是水性油墨因主要使用水作为溶剂,导致水性油墨相比溶剂油墨具有干燥速度较慢的问题,随着凹印技术的发展,凹版印刷速度已经超过了600米/分钟,现有干燥装置的干燥速度已经严重制约了水性凹印速度的提升。印刷中如印刷物的油墨干燥不彻底,会导致水分残留、回粘等严重印刷质量问题。

2、因此亟需根据水性油墨及凹印工艺的特点,设计一种针对水性凹印的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根据水性油墨及凹印工艺的特点,采用相对低风速预干燥及相对高风速的强干燥相结合的干燥方式减少高速气流对墨迹的影响;并采用闭式空气循环利用的方式降低热量损失,同时对循环空气进行净化及控温处理,在实现节能的同时,保证水性凹印的质量和干燥速度。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印刷物(80)的呈平面或弧形的承托组件(10),所述承托组件(10)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罩(40),所述隔离罩(40)和承托组件(10)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干燥印刷物(80)油墨的干燥腔(43),所述干燥腔(43)四周气密性封闭,两端分别设置有供印刷物(80)进出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

4、所述承托组件(10)包括靠近并使印刷物(80)加热的加热板(11),所述加热板(11)和印刷物(80)之间设置有若干使印刷物(80)与加热板(11)隔离的滚轮(14),所述滚轮(14)与印刷物80滚动接触;

5、所述干燥腔(43)远离承托组件(10)的一侧设置有回风口(33),所述回风口(33)与进料口(41)之间为预干燥段,所述预干燥段内设置有隔断风嘴(31);所述回风口(33)与出料口(42)之间为强干燥段,所述强干燥段内设置有主风嘴(30),所述主风嘴(30)的出风口朝向回风口(33);所述预干燥段内气流与印刷物(80)的相对速度低于强干燥段内气流与印刷物(80)的相对速度;

6、所述回风口(33)远离隔离罩(40)的一端设置有主风机(20),所述主风嘴(30)和隔断风嘴(31)分别通过出风管(32)与主风机(20)的出风口连通,主风机(20)的进风口与回风口(33)连通;

7、所述主风嘴(30)及/或隔断风嘴31与回风口(33)之间的隔离罩(40)上设置有扰流板(44);

8、所述主风机(20)和回风口(33)之间设置及/或出风管(32)上有空气处理组件(60),所述空气处理组件(60)至少包括气液分离器。

9、优选的,所述扰流板(44)是薄壁弧形结构体,扰流板(44)的一端与隔离罩(40)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弧形的法线朝向回风口(33)一侧。

10、优选的,所述回风口(33)靠近进料口(41),所述隔断风嘴(31)设置一个,所述主风嘴(30)设置有两个或以上,所述主风嘴(30)及/或隔断风嘴(31)对应的出风管(32)上设置有风量阀(70)。

11、优选的,所述主风嘴(30)的主吹风角(a)≥30度。

12、优选的,所述空气处理组件(60)包括净化模块(61)和换热模块(62)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13、优选的,所述净化模块(61)包括离心式气液分离器和吸附式过滤器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14、优选的,所述空气处理组件(60)设置在主风机(20)和回风口(33)之间,所述主风机(20)与回风口(33)之间设置有回风机(50),所述回风机(50)和主风机(20)之间设置有气压平衡阀(71)。

15、优选的,所述加热板(11)及/或隔离罩(40)及/或出风管(32)的外侧设置有隔热板(12)。

16、优选的,所述承托组件(10)的滚轮(14)与印刷物(80)之间设置有随动带(13),所述滚轮(14)中的至少一个与驱动器连接;

17、所述随动带(13)呈薄壁环形体结构,随动带(13)与印刷物(80)呈无滑动摩擦的面接触。

18、优选的,所述进料口(41)与隔断风嘴(31)及/或出料口(42)与主风嘴(30)之间置有隔风轮(45)。

19、优选的,所述主风嘴(30)及/或隔断风嘴(31)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端和改变主风嘴(30)、隔断风嘴(31)与印刷物(80)相对角度的旋转端;所述固定端与隔离罩(40)连接,所述旋转端与主风嘴(30)、隔断风嘴(31)连接。

2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将干燥腔分为预干燥段和强干燥段,通过不同的相对干燥风速在保证凹印油墨快速干燥的同时,保证凹印油墨的墨膜不扩散;

22、2、在进料口设置隔断风嘴,通过气流封闭干燥腔,在实现良好封闭的同时,保证墨膜质量;

23、3、采用封闭式干燥腔结合主风嘴、隔断风嘴及回风口组成的闭式循环的结构,使干燥用的空气循环使用,从而最大化的减少热量的损失,减少电能消耗;

24、4、同时在干燥腔内设置扰流板,使远离印刷物的气流产生高速、涡流的方式,增加空气与印刷油墨接触,提升干燥效率;

25、5、由于水性油墨含有较高水分,而且在空气循环使用中,不可避免的累积其它挥发性物质及颗粒性杂物,为了保证循环干燥空气的质量,降低空气的水分及杂质,首先采用便于维护且维护成本小的离心式气液分离器分离循环干燥空气的水分及杂物,然后再通过吸附式过滤器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印刷物(80)的呈平面或弧形的承托组件(10),所述承托组件(10)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罩(40),所述隔离罩(40)和承托组件(10)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干燥印刷物(80)油墨的干燥腔(43),所述干燥腔(43)四周气密性封闭,两端分别设置有供印刷物(80)进出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44)是薄壁弧形结构体,扰流板(44)的一端与隔离罩(40)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弧形的法线朝向回风口(33)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33)靠近进料口(41),所述隔断风嘴(31)设置一个,所述主风嘴(30)设置有两个或以上,所述主风嘴(30)及/或隔断风嘴(31)对应的出风管(32)上设置有风量阀(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嘴(30)的主吹风角(a)≥3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组件(60)包括净化空气的净化模块(61)和控制空气温度的换热模块(62)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61)包括离心式气液分离器和吸附式过滤器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组件(60)设置在主风机(20)和回风口(33)之间,所述主风机(20)与回风口(33)之间设置有回风机(50),所述回风机(50)和主风机(20)之间设置有气压平衡阀(7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10)的滚轮(14)与印刷物(80)之间设置有随动带(13),所述滚轮(14)中的至少一个与驱动器连接;所述随动带(13)呈薄壁环形体结构,随动带(13)与印刷物(80)呈无滑动摩擦的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41)与隔断风嘴(31)及/或出料口(42)与主风嘴(30)之间置有隔风轮(4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嘴(30)及/或隔断风嘴(31)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端和改变主风嘴(30)、隔断风嘴(31)与印刷物(80)相对角度的旋转端;所述固定端与隔离罩(40)连接,所述旋转端与主风嘴(30)、隔断风嘴(31)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印刷物(80)的呈平面或弧形的承托组件(10),所述承托组件(10)的外侧设置有隔离罩(40),所述隔离罩(40)和承托组件(10)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干燥印刷物(80)油墨的干燥腔(43),所述干燥腔(43)四周气密性封闭,两端分别设置有供印刷物(80)进出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44)是薄壁弧形结构体,扰流板(44)的一端与隔离罩(40)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弧形的法线朝向回风口(33)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33)靠近进料口(41),所述隔断风嘴(31)设置一个,所述主风嘴(30)设置有两个或以上,所述主风嘴(30)及/或隔断风嘴(31)对应的出风管(32)上设置有风量阀(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嘴(30)的主吹风角(a)≥3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循环型水性凹印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组件(60)包括净化空气的净化模块(61)和控制空气温度的换热模块(62)的其中一种或组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志翔魏宏帆冯鸣洪煜昇蔡威洪志强覃继尧邓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顶正包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