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应龙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30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包括顶板、桩体、槽口、固定顶架、固定杆、固定支架、连接杆、限制板、往复机构、柳钉、底板,所述顶板底部与桩体固定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与柳钉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增加了往复机构,打入土壤后再通过往复机构控制挤压块伸出加固,防止受到震动的情况下建筑桩会带动装置下陷和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桩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


技术介绍

1、建筑支撑的建筑桩指的是桩基础。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桩的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它多出现在有一定厚度的覆盖层,而其下是坚硬土层或岩层的地基,支撑桩常被运用在建筑上,能加深建筑的稳定性。

2、公告号cn216809963u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地基用的支撑桩,包括支撑桩本体,所述支撑桩本体的内部插设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支撑桩本体的内部通过轴承座插设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顶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

3、现有的建筑支撑的建筑桩中,柳钉底部尖锐,在受到震动的情况下会带动装置下陷和倾斜,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高承台桩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该装置包括顶板、桩体、槽口、固定顶架、固定杆、固定支架、连接杆、限制板、往复机构、柳钉、底板,所述顶板底部与桩体固定连接,所述桩体底部与柳钉固定连接;

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滑块、固定槽、滑动板、滑槽、限位块、连杆、电机,所述第一转动杆背部右侧与限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右侧中心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固定顶架固定连接于顶板内壁,所述固定顶架底部中心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顶板底端固定连接于顶板底端中心。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中心表面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右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桩体内壁。

6、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左侧前端与限制板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板内部中心设有往复机构,所述限制板左侧通过往复机构在槽口内壁进行滑动。

7、优选的,第二转动杆右侧背部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背部与限制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前端内部与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前端内部设有滑槽。

8、优选的,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壁,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壁右侧,所述限位块右侧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右侧贯穿滑动板与限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左侧贯穿限制板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连杆带动挤压块穿过槽口并与桩体进行左右移动。

9、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增加了往复机构,打入土壤后再通过往复机构控制挤压块伸出加固,防止受到震动的情况下建筑桩会带动装置下陷和倾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包括顶板(1)、槽口(3)、固定顶架(4)、固定杆(5)、往复机构(9)、底板(11),所述顶板(1)底部与桩体(2)固定连接,所述桩体(2)底部与柳钉(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架(4)固定连接于顶板(1)内壁,所述固定顶架(4)底部中心与固定杆(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5)贯穿顶板(1)底端固定连接于顶板(1)底端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中心表面与固定支架(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6)右侧与连接杆(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固定连接于桩体(2)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左侧前端与限制板(8)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板(8)内部中心设有往复机构(9),所述限制板(8)左侧通过往复机构(9)在槽口(3)内壁进行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92)右侧背部与滑块(9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槽(94)背部与限制板(8)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槽(94)前端内部与滑动板(9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95)前端内部设有滑槽(9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3)滑动连接于滑槽(96)内壁,所述限位块(97)滑动连接于滑槽(96)内壁右侧,所述限位块(97)右侧与连杆(98)固定连接,所述连杆(98)右侧贯穿滑动板(95)与限制板(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9)左侧贯穿限制板(8)与第一转动杆(91)固定连接,连杆(98)带动挤压块(12)穿过槽口(3)并与桩体(2)进行左右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包括顶板(1)、槽口(3)、固定顶架(4)、固定杆(5)、往复机构(9)、底板(11),所述顶板(1)底部与桩体(2)固定连接,所述桩体(2)底部与柳钉(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架(4)固定连接于顶板(1)内壁,所述固定顶架(4)底部中心与固定杆(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5)贯穿顶板(1)底端固定连接于顶板(1)底端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中心表面与固定支架(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6)右侧与连接杆(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固定连接于桩体(2)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建筑支撑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左侧前端与限制板(8)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应龙
申请(专利权)人:汪应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