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19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5
本申请属于喷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包括抽液泵、安装底板和储油筒,所述抽液泵可拆式安装在安装底板的顶部,所述抽液泵的泵头上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抽油管路和水平的喷油管路,且抽油管路的另一端与位于抽液泵上方的储油筒连接,所述储油筒内设有防凝组件,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减震组件,且减震组件位于抽液泵泵头的正下方。本技术中,油液存储在储油筒中,喷油前开启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带动混合杆和搅拌叶旋转,使油液得以搅动,使其更为均一化,避免发生局部凝固而影响后续喷油的效果,喷油时抽液泵开启,通过抽油管路和喷油管路将储油筒内的油液喷洒至印刷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


技术介绍

1、印刷品指的是通过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成品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报纸、海报、标签、画册、礼盒以及书刊杂志均为印刷品,印刷品几乎充满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中,与人们的生活十分密切;

2、印刷品表面光泽处理是在印刷品表面增加一层光亮物质的加工工艺,它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美化功能,即提高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使色彩更鲜艳,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使印刷品更具吸引力;二是保护功能,即可提高印刷品表面的耐水性、耐摩擦性、耐光性、耐热耐寒性、耐化学性及防污等功能,因此印刷品在生产中需要进行喷油处理。而现有技术中的印刷品喷油设备仍存在缺陷:抽液泵在运行时,其泵头处始终处于悬空状态,长期的使用泵头的抖动频率增加,导致损耗加大,并能够影响管路连接的密封性;油液的长期储存若发生凝结则会影响喷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以有效解决专利技术人在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包括抽液泵、安装底板和储油筒,所述抽液泵可拆式安装在安装底板的顶部,所述抽液泵的泵头上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抽油管路和水平的喷油管路,且抽油管路的另一端与位于抽液泵上方的储油筒连接,所述储油筒内设有防凝组件,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减震组件,且减震组件位于抽液泵泵头的正下方。

4、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设有泵座,所述泵座上开设有圆形穿孔,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柱,且紧固螺柱贯穿泵座上的圆形穿孔,所述紧固螺柱的上端拧有快装螺母,所述泵座的底部抵于安装底板的顶面,所述泵座的顶部开设有半圆柱形槽,且抽液泵固定安装在半圆柱形槽内。

5、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条、活式连杆以及与抽液泵泵头相对应的弧形支撑板,所述减震条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的顶部,所述活式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弧形支撑板的底端,所述活式连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减震条上,所述弧形支撑板支撑在抽液泵泵头的底部。

6、优选的,所述减震条的顶部开设有对称的滑轨,所述滑轨内安装有阻尼器,所述活式连杆远离弧形支撑板的一端铰接在阻尼器的头端。

7、优选的,所述喷油管路由软管和喷嘴组成,用于将油液喷洒在印刷品上。

8、优选的,所述半圆柱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洞。

9、优选的,所述防凝组件包括混合杆、搅拌叶和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安装在储油筒的顶部,所述混合杆转动安装在储油筒的内顶壁,并与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在混合杆的表面。

10、优选的,所述储油筒的内壁安装有v形滤网,所述混合杆的底端伸至v形滤网内。

11、鉴于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一)、本申请中,油液存储在储油筒中,喷油前开启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带动混合杆和搅拌叶旋转,使油液得以搅动,使其更为均一化,避免发生局部凝固而影响后续喷油的效果,喷油时抽液泵开启,通过抽油管路和喷油管路将储油筒内的油液喷洒至印刷品上。

13、(二)、本申请中,固定抽液泵时,将其下方连接的泵座置于安装底板上,使各个紧固螺柱穿过对应的圆形穿孔,泵座得以限位,随后再将快装螺母旋上紧固螺柱,进而快装螺母将泵座压在安装底板上进行固定,拆装简单快速,并方便后期对其进行维护。

14、(三)、本申请中,安装好抽液泵后,抽液泵的泵头恰好搭接在弧形支撑板上,避免抽液泵在运作时其泵头悬空发生震动,而增加损耗,且对抽油管路的连接增加了负担,抽液泵泵头施加外力在弧形支撑板上时,在活式连杆和阻尼器的作用下,使其得以缓冲支撑,以协助其减震和降噪,提升运行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液泵(1)、安装底板(4)和储油筒(15),所述抽液泵(1)可拆式安装在安装底板(4)的顶部,所述抽液泵(1)的泵头上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抽油管路(3)和水平的喷油管路(2),且抽油管路(3)的另一端与位于抽液泵(1)上方的储油筒(15)连接,所述储油筒(15)内设有防凝组件,所述安装底板(4)的顶部安装有减震组件,且减震组件位于抽液泵(1)泵头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4)的顶部设有泵座(5),所述泵座(5)上开设有圆形穿孔(6),所述安装底板(4)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柱(7),且紧固螺柱(7)贯穿泵座(5)上的圆形穿孔(6),所述紧固螺柱(7)的上端拧有快装螺母(8),所述泵座(5)的底部抵于安装底板(4)的顶面,所述泵座(5)的顶部开设有半圆柱形槽,且抽液泵(1)固定安装在半圆柱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条(10)、活式连杆(11)以及与抽液泵(1)泵头相对应的弧形支撑板(12),所述减震条(10)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4)的顶部,所述活式连杆(11)的一端铰接在弧形支撑板(12)的底端,所述活式连杆(11)的另一端设置在减震条(10)上,所述弧形支撑板(12)支撑在抽液泵(1)泵头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条(10)的顶部开设有对称的滑轨(13),所述滑轨(13)内安装有阻尼器(14),所述活式连杆(11)远离弧形支撑板(12)的一端铰接在阻尼器(14)的头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路(2)由软管和喷嘴组成,用于将油液喷洒在印刷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洞(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组件包括混合杆(16)、搅拌叶(17)和驱动马达(18),所述驱动马达(18)固定安装在储油筒(15)的顶部,所述混合杆(16)转动安装在储油筒(15)的内顶壁,并与驱动马达(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17)固定连接在混合杆(16)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筒(15)的内壁安装有V形滤网(19),所述混合杆(16)的底端伸至V形滤网(19)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液泵(1)、安装底板(4)和储油筒(15),所述抽液泵(1)可拆式安装在安装底板(4)的顶部,所述抽液泵(1)的泵头上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抽油管路(3)和水平的喷油管路(2),且抽油管路(3)的另一端与位于抽液泵(1)上方的储油筒(15)连接,所述储油筒(15)内设有防凝组件,所述安装底板(4)的顶部安装有减震组件,且减震组件位于抽液泵(1)泵头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4)的顶部设有泵座(5),所述泵座(5)上开设有圆形穿孔(6),所述安装底板(4)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柱(7),且紧固螺柱(7)贯穿泵座(5)上的圆形穿孔(6),所述紧固螺柱(7)的上端拧有快装螺母(8),所述泵座(5)的底部抵于安装底板(4)的顶面,所述泵座(5)的顶部开设有半圆柱形槽,且抽液泵(1)固定安装在半圆柱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品生产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条(10)、活式连杆(11)以及与抽液泵(1)泵头相对应的弧形支撑板(12),所述减震条(10)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4)的顶部,所述活式连杆(11)的一端铰接在弧形支撑板(12)的底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才政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市长青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