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及接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07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及接续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连接组件;两组安装结构,均设置于铜管;固定结构,设置于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内部;调节结构,设置于铜管;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固定结构和调节结构,操作人员直接先对导线端部进行剥皮处理,再将漏出的芯线本体插接到弯槽内部,操作人员调节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推动板和挤压块对两组第一活动板进行调节,当第一活动板表面的固定块均与芯线本体紧密贴合后,完成对两个芯线本体的固定,在弯槽的作用下,保证接续的牢固性,在铜管的配合下,使得两个芯线本体自动进行接续,不仅操作简单快捷,且技术难度较低,避免接续错误的风险,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线接续,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及接续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电子设备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芯线的接续是一个关键步骤,受限于导线的长度,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拼接,或者导线意外断裂后,也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接续处理。

2、目前,常见的芯线接续方法通常需要手动操作,操作人员在对导线进行剥皮处理后,再将两个导线内部的芯线通过焊接、压接、插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后,还需要在外部缠绕绝缘胶带,再根据需要对芯线进行绝缘处理,如使用绝缘胶带、热缩套管等包裹接续部位,以提供绝缘保护,但现有的接续方法,不仅操作复杂,导致接续效率较低,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此外,手动操作还可能引入人为因素,增加接续错误的风险,并且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空、狭窄空间等,操作难度更大,安全性也难以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及接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用于对导线(2)内部芯线本体(201)进行接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簧(405)分别缠绕于连接杆(403)以及导向杆(404)外壁,两个所述弹簧(405)远离第一活动板(40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壳(301)以及第二安装壳(30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50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所述第一推动板(502)滑动连接于铜管(102)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5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用于对导线(2)内部芯线本体(201)进行接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簧(405)分别缠绕于连接杆(403)以及导向杆(404)外壁,两个所述弹簧(405)远离第一活动板(40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壳(301)以及第二安装壳(30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50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所述第一推动板(502)滑动连接于铜管(102)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5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603)的形状设置为圆台形,且所述密封垫(603)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芯线快速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501)上设置有推动结构(8),所述推动结构(8)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杆(501)外壁的第二推动板(801),所述第二推动板(801)的两侧均铰接有调节板(802),两个所述调节板(802)远离第二推动板(80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拉动板(601)铰接,当第一螺纹杆(501)进行旋转时,所述第二推动板(801)在第一螺纹杆(501)外壁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使得两个拉动板(601)能通过两个安装环(602)带动两个密封垫(603)做相互靠近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映杨竞郑会双林水平曹波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丸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