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
技术介绍
1、动静脉内瘘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一般内瘘的使用可维持4~5年。动静脉内瘘应选择非优势侧手臂。因内瘘成熟一般约需6-8周,在内瘘成熟前需要进行持续功能锻炼,一般需在术后按时间顺序进行手臂抬高训练、关节屈伸训练、捏握训练和复合训练,以保证预后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病人早早出院,后续恢复训练病人依从性便会变差,没有足额完成或者忘记完成锻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于病人预后影响较大,同时因手臂抬升和关节屈伸训练并没有产生监督性监测,对于此种训练病人的依从性也较低。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病人锻炼依从性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包括握力器和设置在握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力器和设置在握力器中的提示系统,所述握力器包括T形柄(1)、F形柄(2)、弹簧(21)和调整旋钮(11),所述T形柄(1)与F形柄(2)转动连接,所述调整旋钮(11)设置于T形柄(1)中,所述T形柄(1)顶部开有槽,所述弹簧(21)一端与F形柄(2)顶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槽与调整旋钮(11)连接,所述提示系统包括单片机(3)、语音模块(31)、动作检测模块(32)、电源模块(33)、储存模块(34)、显示屏(35)和接口模块(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力器和设置在握力器中的提示系统,所述握力器包括t形柄(1)、f形柄(2)、弹簧(21)和调整旋钮(11),所述t形柄(1)与f形柄(2)转动连接,所述调整旋钮(11)设置于t形柄(1)中,所述t形柄(1)顶部开有槽,所述弹簧(21)一端与f形柄(2)顶端连接,另一端通过槽与调整旋钮(11)连接,所述提示系统包括单片机(3)、语音模块(31)、动作检测模块(32)、电源模块(33)、储存模块(34)、显示屏(35)和接口模块(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33)设置于t形柄(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t形柄(1)设置语音模块(31)位置开有多个传音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旷才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