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795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系统,涉及废气再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废气入口,废气入口接通有第一处理装置,第一处理装置接通有第二处理装置,第二处理装置接通有释放出口,第一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和蒸馏组件,处理塔内设置有填料组件,填料组件与处理塔顶端之间设置有除雾层,填料组件与处理塔底端之间设置废气入口,相邻填料组件之间形成有喷洒区,喷洒区侧壁开设有支撑窗口,支撑窗口上穿设有延伸至喷洒区内部的喷洒组件,喷洒组件连接有水箱组件,水箱组件接通蒸馏组件,蒸馏组件接通处理塔底部,第二处理装置包括进气通口,第二处理装置内设置有多层吸附组件。本技术具有维护方便、废气处理效率高和废气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再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导致了污染物排入到洁净大气中,形成大气污染,在大气污染中比重较多的碳氢化合物有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其中大部分均是在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因此对于大气污染治理,首要是处理好工业废气,针对于工业废气,现有的一些治理系统结构复杂,吞吐量大,但是能源浪费率大,资源再利用率小,维护效率较低,而另一些治理系统的功能不完善,会造成无效处理,或者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系统。

2、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包括废气入口,所述废气入口接通有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接通有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接通有释放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和蒸馏组件,所述处理塔内从下至上依次均匀设置有填料组件,位置最高的填料组件与处理塔顶端之间设置有除雾层,位置最低的填料组件与处理塔底端之间设置所述废气入口,相邻填料组件之间形成有喷洒区,所述喷洒区侧壁开设有支撑窗口,所述支撑窗口上穿设有延伸至所述喷洒区内部的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连接有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接通所述蒸馏组件,所述蒸馏组件接通所述处理塔底部;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右侧并且接通所述处理塔顶部的进气通口,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多层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左侧接通所述释放出口。整个污染治理系统中,废气从废气入口导入,依次穿过多层填料组件,并与喷洒组件喷出的雾化液滴反应,最后穿过除雾层完成在第一处理装置的净化处理,然后从进气通口处进入第二处理装置中,并依次穿过多层吸附组件,被吸附组件吸附净化后的气体已完成有效净化处理,最后从释放出口处排至大气或其他位置。其中,在第一处理装置中,通过填料组件能够实现对废气的初步附着处理,此时由于喷洒组件会在喷洒区内产生大量雾化液滴,废气中的各种碳氢化合物会与这些尺寸较小的雾化液滴附着一体,然后在雾化液滴的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填料组件上,最终汇聚流向处理塔底部,从而完成进一步地净化处理;进一步地,由于喷洒组件通过支撑窗口穿入喷洒区,因此在维护过程中,不需要打开整个罐体,只需通过打开支撑窗口即可取出喷洒组件,然后对喷洒组件进行维护更换,这样一来,极大提高了整个喷洒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维护效率和维护效果;进一步地,处理塔底部接通了蒸馏组件,与废气发生反应后的液滴汇聚成大量液体,这些液体无法直接投入循环使用,需要通过蒸馏组件将液态水蒸发并冷凝收集,从而让大部分液体再次投入使用,实现资源再利用,极大节省了使用成本;进一步地,在第二处理装置中,通过吸附组件对进入进气通道的气体进行最后的吸附过滤,利用吸附组件实现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还原等作业过程,完成对废气的最终处理,保证处理效果。

3、优选地,支撑窗口上盖设有可拆卸门板,所述可拆卸门板上开设有支撑孔,所述喷洒组件穿设在支撑孔上。可拆卸门板与喷洒组件一体设置,通过可拆卸门板锁合在支撑窗口上,保证喷洒组件的结构可靠性,同时也可以将可拆卸门板与喷洒组件一起从支撑窗口上快速拆下,提高维护效率。

4、优选地,喷洒组件包括喷洒管路和多个接通喷洒管路的雾化喷头,所述喷洒管路穿设在支撑孔上。雾化喷头能够使喷洒管路内部液体形成尺寸较小的液滴群并均匀分布在喷洒区内。

5、优选地,第一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接通有管道组,所述管道组包括接通进气通口的第一管路和接通处理塔顶部的第二管路。负压装置用来给第一管路减压,给第二管路增压,从而使得空气快速从第一处理装置移动至第二处理装置中。

6、优选地,吸附组件包括竖向支撑框架和设置在竖向支撑框架上的活性炭。竖向支撑框架保证活性炭的结构可靠性,而活性炭能够实现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还原等作业过程。

7、优选地,填料组件包括水平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水平支撑框架上的填料层。同样的,水平支撑框架保证填料的结构可靠性,填料层起到汇聚液滴和附着废气中固体颗粒的作用。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9、在本技术中,通过填料组件能够实现对废气的初步附着处理,此时由于喷洒组件会在喷洒区内产生大量雾化液滴,废气中的各种碳氢化合物会与这些尺寸较小的雾化液滴附着一体,然后在雾化液滴的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填料组件上,最终汇聚流向处理塔底部,从而完成进一步地净化处理;进一步地,由于喷洒组件通过支撑窗口穿入喷洒区,因此在维护过程中,不需要打开整个罐体,只需通过打开支撑窗口即可取出喷洒组件,然后对喷洒组件进行维护更换,这样一来,极大提高了整个喷洒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维护效率和维护效果;进一步地,处理塔底部接通了蒸馏组件,与废气发生反应后的液滴汇聚成大量液体,这些液体无法直接投入循环使用,需要通过蒸馏组件将液态水蒸发并冷凝收集,从而让大部分液体再次投入使用,实现资源再利用,极大节省了使用成本;进一步地,在第二处理装置中,通过吸附组件对进入进气通道的气体进行最后的吸附过滤,利用吸附组件实现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还原等作业过程,完成对废气的最终处理,保证处理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入口,所述废气入口接通有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接通有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接通有释放出口;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窗口上盖设有可拆卸门板,所述可拆卸门板上开设有支撑孔,所述喷洒组件穿设在支撑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喷洒管路和多个接通喷洒管路的雾化喷头,所述喷洒管路穿设在支撑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之间设置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接通有管道组,所述管道组包括接通进气通口的第一管路和接通处理塔顶部的第二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竖向支撑框架和设置在竖向支撑框架上的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组件包括水平支撑框架和设置在水平支撑框架上的填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入口,所述废气入口接通有第一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接通有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接通有释放出口;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窗口上盖设有可拆卸门板,所述可拆卸门板上开设有支撑孔,所述喷洒组件穿设在支撑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污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喷洒管路和多个接通喷洒管路的雾化喷头,所述喷洒管路穿设在支撑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恒昌刘圣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鸿创催化剂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