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794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包括立柱和卡扣,所述立柱设置有两个,且立柱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其中一个立柱的内部设置有齿条,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一端滑动安装在立柱的表面,且横梁的另一端固定在齿条的一侧,所述立柱的内部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齿带咬合。该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本装置在立柱内部设置齿带,齿带的一侧固定有横梁,齿带与齿轮咬合,齿轮表面设置有把手,工作人员转动齿轮表面的把手,齿轮带动齿带旋转,齿带旋转带动横梁上下运动,并使用卡扣和把手上的圆形空隙进行卡合固定,将限高架调整至所需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设备,具体为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


技术介绍

1、路桥限高架是指用于桥梁、涵洞、隧道入口处的门型构架,路桥限高架可以起到防护桥梁、涵洞、隧道的作用,路桥限高架标有限高米数,主要用于提醒司机允许通过的车辆高度,以达到限制超高车辆通过的效果。

2、目前的路桥限高架一般为焊接式结构,路桥限高架的高度是固定,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路桥限高架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环境对高度进行调整,容易导致限高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局限,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司机不能正确判断车顶高度,容易产生碰撞,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目前的限高架支撑强度不足,装置不够稳固,容易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设置可以调节高度的横梁以达到在使用过程中对限高架的高度进行调整的效果,在横梁上设置缓冲结构,设置碰撞阻碍杆和提醒装置,对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进行缓冲和提醒,并且设置三角形的支架和上方的横杆纵杆对立柱进行支撑,增加限高架的支撑强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包括立柱和卡扣,所述立柱设置有两个,且立柱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立柱的一侧固定有横杆,且横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立柱的一侧,所述横杆的一侧固定有纵杆,所述横杆的一侧固定有斜杆,所述横杆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其中一个立柱的内部设置有齿带,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一端滑动安装在立柱的表面,且横梁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的一侧,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高度传感器,所述横梁的一侧连接有有弹簧,该处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横梁的上端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一侧连接有弹簧,该处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横梁的外表面,所述转轮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外表面连接有弹簧,该处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击锤,所述横梁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阻碍杆的一侧,且阻碍杆的另一侧转动安装在横梁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立柱的内部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齿带咬合,所述齿轮的表面安装有把手,所述卡扣设置在立柱的外表面,所述卡扣的一侧连接有弹簧,该处的所述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在立柱的外表面上。

3、优选的,所述支架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横杆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纵杆平行设置有多组,且相邻的纵杆之间通过斜杆相连。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的支撑作用更加良好。

5、优选的,所述阻碍杆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且凸起的位于阻碍杆的下方。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碍杆可以从两侧旋转落下,阻碍车辆经过。

7、优选的,所述转轮的表面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与推杆对齐,所述外壳为金属材料,所述底座的截面为凸字形,且底座的两侧倾斜,所述击锤为金属材料。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与横梁发生碰撞时,击锤可以击打金属外壳发出声响,对司机起到提醒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圆形空隙,所述卡扣与立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且卡扣绕齿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布多组。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通过把手上的圆形空隙对把手进行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

12、1.本装置在立柱内部设置齿带,齿带的一侧固定有横梁,齿带与齿轮咬合,齿轮表面设置有把手,工作人员转动齿轮表面的把手,齿轮带动齿带旋转,齿带旋转带动横梁上下运动,并使用卡扣和把手上的圆形空隙进行卡合固定,将限高架调整至所需的高度;

13、2.本装置在立柱下方设置三角形支架对立柱进行支撑,并且两个立柱之间通过横杆相连,两组平行的横杆之间连接有多组平行的纵杆,相邻的纵杆之间通过斜杆连接,横杆、纵杆和斜杆对支架起到二次支撑的作用,增加装置的稳固性;

14、3.本装置在横梁的一侧设置缓冲块,在极限条件下,若有车辆碰撞横梁,缓冲块对车辆会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并且该缓冲块上设置有推杆和连接块,推杆推动击锤击打金属外壳发出声响,连接块连接阻碍杆将阻碍杆放下,两者共同作用达到对碰撞车辆的司机起到提醒作用,增加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包括立柱(1)和卡扣(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设置有两个,且立柱(1)的下方设置有支架(2),所述立柱(1)的一侧固定有横杆(3),且横杆(3)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立柱(1)的一侧,所述横杆(3)的一侧固定有纵杆(4),所述横杆(3)的一侧固定有斜杆(5),所述横杆(3)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6),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的内部设置有齿带(11),所述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横梁(7),所述横梁(7)一端滑动安装在立柱(1)的表面,且横梁(7)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11)的一侧,所述横梁(7)的一侧设置有高度传感器(8),所述横梁(7)的一侧连接有有弹簧(15),该处的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块(9),所述缓冲块(9)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推杆(10),所述横梁(7)的上端设置有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转轮(17),所述转轮(17)的一侧连接有弹簧(15),该处的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在横梁(7)的外表面,所述转轮(17)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18),所述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底座(19),且底座(19)的外表面连接有弹簧(15),该处的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有击锤(20),所述横梁(7)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绳(22),所述连接绳(22)的另一端固定在阻碍杆(23)的一侧,且阻碍杆(23)的另一侧转动安装在横梁(7)的外表面,所述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底座(19),所述立柱(1)的内部设置有齿轮(12),且齿轮(12)与齿带(11)咬合,所述齿轮(12)的表面安装有把手(13),所述卡扣(14)设置在立柱(1)的外表面,所述卡扣(14)的一侧连接有弹簧(15),该处的所述弹簧(15)的另一侧连接在立柱(1)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横杆(3)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纵杆(4)平行设置有多组,且相邻的纵杆(4)之间通过斜杆(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碍杆(23)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横梁(7)的一侧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且凸起的位于阻碍杆(2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17)的表面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与推杆(10)对齐,所述外壳(16)为金属材料,所述底座(19)的截面为凸字形,且底座(19)的两侧倾斜,所述击锤(20)为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的一端设置有圆形空隙,所述卡扣(14)与立柱(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且卡扣(14)绕齿轮(12)的外表面均匀分布多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路桥限高架,包括立柱(1)和卡扣(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设置有两个,且立柱(1)的下方设置有支架(2),所述立柱(1)的一侧固定有横杆(3),且横杆(3)的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立柱(1)的一侧,所述横杆(3)的一侧固定有纵杆(4),所述横杆(3)的一侧固定有斜杆(5),所述横杆(3)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6),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的内部设置有齿带(11),所述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横梁(7),所述横梁(7)一端滑动安装在立柱(1)的表面,且横梁(7)的另一端固定在齿带(11)的一侧,所述横梁(7)的一侧设置有高度传感器(8),所述横梁(7)的一侧连接有有弹簧(15),该处的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块(9),所述缓冲块(9)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推杆(10),所述横梁(7)的上端设置有外壳(16),所述外壳(16)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转轮(17),所述转轮(17)的一侧连接有弹簧(15),该处的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在横梁(7)的外表面,所述转轮(17)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18),所述外壳(16)的内部设置有底座(19),且底座(19)的外表面连接有弹簧(15),该处的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有击锤(20),所述横梁(7)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块(21),所述连接块(2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绳(22),所述连接绳(22)的另一端固定在阻碍杆(23)的一侧,且阻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旋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市创佳交通筑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