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转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70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转印机,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围构成有外壳体内腔,且所述外壳体内腔内设有发热板;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中,且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旋转齿轮、传动齿轮以及温控开关,所述旋转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温控开关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发热板电连接,所述旋转齿轮的至少部分齿边穿过所述外壳体向外伸出。该热转印机的结构简单,其设置了开关组件以基于简单的机械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对于热转印机的发热板的温度控制,其并不会因热转印机工作所产生的大量热量而导致失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转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热转印机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热转印是一种将人像、风景等任意图片使用热转印墨水打印在普通纸或是高精度打印纸上,而后利用热转印设备在数分钟内将该高精度打印纸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再把高精度打印纸上的图像色彩逼真的转印到瓷杯、瓷盘、瓷板、衣服、金属等材质上的特殊工艺。

2、然而,现有的热转印设备在进行转印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对于电控元件的影响会很大,很容易导致上述电控元件失灵,并最终导致热转印设备控制加热功率的能力丧失,致使无法再顺利地实现对热转印设备的加热控制,其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转印机,以解决现有的热转印机因整机温度上升,电控元件失灵,无法控制加热功率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转印机,其包括:

3、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合围构成有外壳体内腔,且所述外壳体内腔内设有发热板;

4、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中,且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旋转齿轮、传动齿轮以及温控开关,所述旋转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温控开关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发热板电连接,所述旋转齿轮的至少部分齿边穿过所述外壳体向外伸出。

5、研究发现,当前现有的热转印机在进行转印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很容易导致电控元件失灵,并最终导致热转印设备控制加热功率的能力丧失,并使得无法再正常地对热转印机进行加热控制。

6、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热转印机,该热转印机在原有的热转印机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设计了开关组件,且该开关组件具体包括旋转齿轮、传动齿轮和温控开关,以基于简单的机械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对于热转印机的发热板的温度控制,其并不会因热转印机工作所产生的大量热量而导致失灵,其可靠性较强,使用体验较优,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考虑到用户需要通过推动旋转齿轮绕自身轴心进行旋转,因此在设置时,需要将旋转齿轮的至少部分齿边自外壳体向外伸出,此时使用者可以简单直接地控制旋转齿轮进行转动。其中,由于旋转齿轮又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因而在旋转齿轮转动时,上述传动齿轮也会绕自身旋转轴心进行旋转,并传动带动上述温控开关开启、关闭或切换挡位,以此控制外壳体内腔内的发热板的发热功率。由此可见,在本技术中,仅需旋转上述旋转齿轮,即可利用传动齿轮带动温控开关对热转印机中的发热板进行控制。

8、此外,传统热转印机一般都将电控系统与热转印机的发热板分离设置,以避免电控系统受热量影响而出现损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热转印机便携性;而不同于传统热转印机,本技术所设计的这种热转印机,其无需将上述开关组件和发热板进行分离设置,其结构简单、体形较小且组装方便,该开关组件不受热量影响,用户仅需利用开关组件就能实现对于发热板的控制,其便携性较强,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9、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所述的热转印机中,还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中,且所述内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将所述外壳体内腔隔断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由所述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围构成。

1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所述的热转印机中,所述旋转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温控开关和所述发热板均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11、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考虑到热转印机在转印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影响会很大,很容易导致电子元器件失灵,因此在本技术中,还可以对上述外壳体内腔进行分隔,以利用内壳体将上述外壳体内腔隔断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并将温控开关和所述发热板设于述第二容置腔内,以减少上述设于第二容置腔中的发热板所产生的热量进入到第一容置腔中,方便后续在第一容置腔中安装一些电子元器件。

12、在实际应用时,该热转印机仅需利用设于第二容置腔中的发热板便可进行加热,以实现该热转印机的热转印需求,同时由于开关组件不受热量影响,因此用户可以正常控制开关组件中的旋转齿轮进行转动,以利用温控开关实现对发热板的发热功率控制。并且,部分用于指示的电子元器件可以具体设置在远离发热板的第一容置腔中,发热板工作时并不会影响到这些电子元器件,从而改善该热转印机的使用效果。

13、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所述的热转印机中,还包括至少一层隔热棉,至少一层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且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发热板之间。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优化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中的可能设置的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环境,避免发热板的热量传输至上述第一容置腔中,还可以在第二容置腔中设置多层隔热棉,以利用隔热棉进行隔热。

15、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所述的热转印机中,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提手件的安装孔。

16、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所述的热转印机中,所述提手件包括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所述第一提手、所述第二提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两个侧面的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均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均朝着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延伸并在所述外壳体内腔中彼此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提手与所述第二提手合围构成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两个侧面的提手腔。

17、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该热转印机,在实际设置时,还可以在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提手件的安装孔,以利用提手件提起使用该热转印机,从而增强该热转印机的使用便捷性。

1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提手件可以包括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且上述第一提手能够与第二提手合围构成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两个侧面的提手腔,这种提手件的布置可以大大优化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以确保使用者在单手抓持上述热转印机时,使用者的手指能够对应容置在提手腔中,从而方便使用者抓起该热转印机进行使用,其可以极大增强上述热转印机的使用体验。

1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提手件在具体应用时可能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因而为了便于安装以及后续便于替换该提手件,在实际设置时,可以具体将上述提手件与第一壳体卡合连接在一起,即上述第一提手与第二提手均可以与第一壳体卡合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提手/第二提手损坏时,用户可以手动解除原第一提手/第二提手与第一壳体的卡合连接,并重新换新。

2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所述的热转印机中,所述发热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发热板的外轮廓尺寸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轮廓尺寸相同。

21、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确保该发热板的安装稳定性,防止上述发热板在第二容置腔内发生位移,并影响该热转印机的性能。在实际设置时,可以优选地控制上述发热板与第二壳体卡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中,且所述内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将所述外壳体内腔隔断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由所述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温控开关和所述发热板均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层隔热棉,至少一层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且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发热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提手件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件包括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所述第一提手、所述第二提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两个侧面的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均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均朝着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延伸并在所述外壳体内腔中彼此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提手与所述第二提手合围构成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两个侧面的提手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发热板的外轮廓尺寸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轮廓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面板,所述指示面板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中,且电源线的一端还与所述指示面板电连接;其中,所述指示面板与所述温控开关连接,所述指示面板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用于在所述温控开关开启时亮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底座的下底面上设有多个贯穿式透气孔,且所述下底面的外侧面上设有多个支撑腿,所述下底面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支撑凸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腔中,且所述内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将所述外壳体内腔隔断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由所述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合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温控开关和所述发热板均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层隔热棉,至少一层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且所述隔热棉设于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发热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提手件的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转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件包括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所述第一提手、所述第二提手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两个侧面的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均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裕东梁有志
申请(专利权)人:易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