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61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涉及雨水花园技术领域,包括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顶部开设有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内腔修筑有护坡,所述基坑本体的内腔底部位置设置有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多组种植植株,所述鹅卵石层内部设置有贯穿种植土层的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外壁的顶部位置固定有混凝土护坡,所述混凝土护坡的顶部位置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球形网罩。本申请在当雨水过大时逐渐淹没混凝土护坡并在球形网罩的过滤作用下可以自动将雨水经透水管导引到鹅卵石层内,实现快速排水,不易被落叶掩盖顶部开口,不易被泥浆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雨水花园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


技术介绍

1、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2、公告号为cn205171635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雨水花园,包括基坑,基坑内由下向上分别填充有砾石层、沙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所述的基坑内插置有若干透水管,所述的透水管包括进水口与排水口,所述透水管带进水口的一端穿出覆盖层与蓄水层连通,透水管带排水口的一端与沙砾层相通,透水管连通最上方的蓄水层与最底部的砾石层,当雨量比较大的时候,便可以通过透水管将蓄水层的积水直接引入至砾石层内,相比水逐层渗透至砾石层内,更为快速,避免了蓄水层积蓄大量积水的可能,也就避免了雨水对雨水花园中的种植土壤层、覆盖层的冲刷,有效的避免了土壤的流失。

3、但是上述技术在使用时,透水管容易被落叶等物质堵塞顶部的开口,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透水管容易被落叶等物质堵塞顶部的开口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

2、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包括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顶部开设有基坑本体,所述基坑本体的内腔修筑有护坡,所述基坑本体的内腔底部位置设置有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多组种植植株,所述鹅卵石层内部设置有贯穿种植土层的透水管,所述透水管外壁的顶部位置固定有混凝土护坡,所述混凝土护坡的顶部位置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球形网罩。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当雨水过大时逐渐淹没混凝土护坡并在球形网罩的过滤作用下可以自动将雨水经透水管导引到鹅卵石层内,实现快速排水,不易被落叶掩盖顶部开口,不易被泥浆堵塞。

5、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护坡的顶壁位置均匀镶嵌有多组螺纹管,所述连接环顶壁均匀穿设有多组与螺纹管螺纹匹配的螺栓。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向旋拧螺栓与螺纹管分离,然后向上提起球形网罩带动连接环与混凝土护坡之间分离,从而方便拆卸更换球形网罩。

7、可选的,所述鹅卵石层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延伸到种植土层内腔的竖向网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在竖向网管的作用下,可以提高鹅卵石层和种植土层的透气性。

9、可选的,所述素土层内部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溢流槽体,所述透水管两侧壁的上端位置均安装有贯穿种植土层并延伸到溢流槽体内腔的第三溢流管,所述溢流槽体内腔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溢流管,所述第一溢流管的端部位置与市政管网的雨水井相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溢流管的作用下可以自动将多余的水体导流到溢流槽体的内腔中,并自动利用第一溢流管将雨水导流到市政管网的雨水井中,实现排洪。

11、可选的,两组所述溢流槽体外壁底部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基坑本体内腔底部的第二溢流管,所述第二溢流管的内部安装有虹吸绳。

12、可选的,所述虹吸绳为棉线绳。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虹吸绳的虹吸作用下可以使得溢流槽体内部底部的水体均速虹吸到鹅卵石层内。

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5、第一、当雨水过大时,水位逐渐上升,此时逐渐淹没混凝土护坡并在球形网罩的过滤作用下可以自动将雨水经透水管导引到鹅卵石层内,实现快速排水,在混凝土护坡的作用下可以抬高透水管的导水高度,不易被落叶掩盖顶部开口,同时在下雨的过程中,不易被泥浆堵塞,并且在球形网罩的球形网状结构作用下使得透水管顶部开口不易被堵塞;

16、第二、在虹吸绳的虹吸作用下可以使得溢流槽体内部底部的水体均速虹吸到鹅卵石层内,随着水体的蒸发,可以提高鹅卵石层和种植土层的湿润度,进而可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包括素土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2)的顶部开设有基坑本体(9),所述基坑本体(9)的内腔修筑有护坡,所述基坑本体(9)的内腔底部位置设置有鹅卵石层(5),所述鹅卵石层(5)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种植土层(8),所述种植土层(8)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多组种植植株(10),所述鹅卵石层(5)内部设置有贯穿种植土层(8)的透水管(4),所述透水管(4)外壁的顶部位置固定有混凝土护坡(16),所述混凝土护坡(16)的顶部位置设置有连接环(15),所述连接环(15)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球形网罩(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护坡(16)的顶壁位置均匀镶嵌有多组螺纹管(17),所述连接环(15)顶壁均匀穿设有多组与螺纹管(17)螺纹匹配的螺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卵石层(5)内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延伸到种植土层(8)内腔的竖向网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2)内部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溢流槽体(7),所述透水管(4)两侧壁的上端位置均安装有贯穿种植土层(8)并延伸到溢流槽体(7)内腔的第三溢流管(11),所述溢流槽体(7)内腔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溢流管(1),所述第一溢流管(1)的端部位置与市政管网的雨水井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溢流槽体(7)外壁底部位置均安装有延伸到基坑本体(9)内腔底部的第二溢流管(6),所述第二溢流管(6)的内部安装有虹吸绳(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绳(2)为棉线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包括素土层(12),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2)的顶部开设有基坑本体(9),所述基坑本体(9)的内腔修筑有护坡,所述基坑本体(9)的内腔底部位置设置有鹅卵石层(5),所述鹅卵石层(5)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种植土层(8),所述种植土层(8)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多组种植植株(10),所述鹅卵石层(5)内部设置有贯穿种植土层(8)的透水管(4),所述透水管(4)外壁的顶部位置固定有混凝土护坡(16),所述混凝土护坡(16)的顶部位置设置有连接环(15),所述连接环(15)的顶壁位置固定有球形网罩(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护坡(16)的顶壁位置均匀镶嵌有多组螺纹管(17),所述连接环(15)顶壁均匀穿设有多组与螺纹管(17)螺纹匹配的螺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笑笑冯秋萍张力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