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阳光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阳光房或阳光棚的搭建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连接件对型材之间进行连接,现有的连接件通常由一块大矩形连接板和一块小矩形连接板垂直连接构成,在连接件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大矩形连接板从型材的端部插入安装槽内,然后沿安装槽滑动到适当的位置并通过螺钉与型材进行固定,但是这种连接件的安装方式只能从型材的端部按顺序插入,当型材的两端封死之后,需要在型材的中间增加或者减少连接件时,就要将已经安装好的连接件重新拆卸下来,以为新增或新减的连接件提供通道,因此不仅耗工耗时,增加了组装成本,而且重新拆装还有可能影响安装的质量;其次现有的连接件的小矩形连接板在与相应的型材进行固定时,为了使连接件连接的两个型材的顶面平齐,小矩形连接板的顶端往往顶不到相应安装槽的顶壁,此时只有用于连接小矩形连接板和型材的四颗螺钉承受重力,因此连接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阳光房连接结构,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光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以及通过连接件垂直连接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连接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缓冲部和安装部,所述缓冲部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部的顶端低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所述缓冲部的底端高于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且所述缓冲部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之间的高度差值大于所述缓冲部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之间的高度差值,所述第一型材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截面为T型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型材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以及通过连接件垂直连接的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所述连接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缓冲部和安装部,所述缓冲部的一侧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部的顶端低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所述缓冲部的底端高于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且所述缓冲部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之间的高度差值大于所述缓冲部的底端与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之间的高度差值,所述第一型材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截面为t型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型材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通的宽槽部和窄槽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竖向跨度大于第一安装槽的窄槽部的竖向跨度,且小于第一安装槽的宽槽部的竖向跨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连通的宽槽部和窄槽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安装部的顶端高于缓冲部的顶端且低于第一连接板的顶端,所述安装部的底端高于所述缓冲部的底端,所述安装部上位于第一连接板所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