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是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及基于装置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中,基坑常常需要进行注浆处理,这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以增强土壤强度,防止上部建筑物沉降或者倾斜,现有的施工方法一般是先使用搅拌装置提前将浆液搅拌完成,随后转移到注浆设备中,还有针对施工的要求,有些需要钻孔,然后再通过注浆装置进行注浆,通常采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分别操作,由于钻孔、搅拌、注浆施工工序分开操作,容易出现问题,施工质量也容易受到影响。
2、而现有的搅拌装置在搅拌浆液时,主要是叶片式搅拌,容易造成搅拌装置内叶片上方和下方的浆液搅拌不够均匀,与叶片中部的浆液的搅拌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浆液干湿混合不均匀,部分浆液出现凝结的情况,并且由于施工场地的不同,施工现场的泥土干湿度对于泥浆混合需要不同的要求,若浆液搅拌不够均匀,较湿的泥土与同样水分较多的浆液混合后水分过多,导致凝固时间拖长,从而影响凝固后形成的混泥土强度,而若较干的泥土与水分较少的泥浆混合时,容易导致混合后的泥浆过于干燥,凝固速度过快,不利于后续的钢筋架设等其它施工,或容易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注浆装置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与注浆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装置设有用于循环输送浆液的循环机构(22),所述循环机构(22)连接有用于搅拌浆液的搅拌机构(21),所述搅拌机构(21)与循环机构(22)之间形成自动循环重复搅拌装置,所述注浆装置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用于钻孔时实时注浆的注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循环机构(22)安装在底座(1)上方,所述循环机构(22)为螺旋传送结构,所述循环机构(22)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注浆装置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与注浆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装置设有用于循环输送浆液的循环机构(22),所述循环机构(22)连接有用于搅拌浆液的搅拌机构(21),所述搅拌机构(21)与循环机构(22)之间形成自动循环重复搅拌装置,所述注浆装置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用于钻孔时实时注浆的注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循环机构(22)安装在底座(1)上方,所述循环机构(22)为螺旋传送结构,所述循环机构(22)的上端设置有搅拌桶(211),且所述搅拌机构(21)安装在搅拌桶(211)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21)用于在搅拌桶(211)内部对浆液进行搅拌;所述循环机构(22)包括工作板(221),所述工作板(221)内部一端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内部设置有传送杆(224),所述传送杆(224)一端外侧连接有联动带(223),所述联动带(223)内部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21)上方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226),且所述传送杆(224)上方设置有第一方管(225),第一方管(225)与空槽连通,所述第一管道(226)一端连接至抽浆泵(227),所述抽浆泵(227)一端设有四通管分别连接有有第二管道(228)、第三管道(229)和第一管道(226)。所述搅拌桶(211)上端连接有桶盖(214),且所述搅拌桶(211)下端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搅拌桶(211)一侧开设有圆孔连接至第二管道(228)。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1)包括第二方管(212)和搅拌叶(216),所述搅拌桶(211)通过第二方管(212)与第一方管(225)连通,所述第二方管(212)连通至搅拌桶(211)下方一侧,所述搅拌叶(216)的内部连接有转杆(215),所述转杆(215)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注浆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基座(324),所述底座(1)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滑轨(312),且所述滑轨(312)对称设置于底座(1)一侧,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设置有电机仓(3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斌,刘英俊,杨森,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