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密封圈及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密封圈及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221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公开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及灭菌装置。本公开提供的灭菌装置包括灭菌容器,灭菌容器包括敞口容器和容器盖,敞口容器具有用于装配密封圈的装配槽,容器盖具有用于与密封圈配合的环形配合面,本公开提供的密封圈夹设于环形配合面与装配槽槽底之间,环绕敞口容器的敞口设置。密封圈为环形结构,环绕一中央区域设置,包括分别环绕所述中央区域设置的装配部、延伸部和悬臂部,延伸部设于装配部上,悬臂部设于延伸部内侧,悬臂部与延伸部一体式连接,悬臂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装配部上方,悬臂部与装配部之间存在间隙,延伸部用于与环形配合面抵接,敞口容器的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时,悬臂部用于与环形配合面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密封圈,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及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压蒸汽灭菌装置是一种利用高温蒸汽对灭菌容器内的物品进行灭菌的装置,在灭菌过程中,灭菌容器的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灭菌容器由敞口容器、容器盖和密封圈组成,密封圈设于敞口容器与容器盖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一般为弹性材料(例如硅胶)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但相关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老化速度快,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会变差,现有的密封圈在弹性变差后,密封性能很快就无法满足要求,使用寿命比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圈,该种密封圈采用了新的结构设计,在材料老化,弹性变差后,该种密封圈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用寿命较现有的密封圈更长。

2、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的密封圈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用于实现敞口容器与容器盖之间的密封,敞口容器具有用于装配密封圈的装配槽,容器盖具有用于盖合至装配槽上方的环形配合面,密封圈夹设于环形配合面与装配槽槽底之间,所述密封圈为环状体,其包括装配部、延伸部和悬臂部,所述装配部过盈配合置于装配槽内,延伸部自装配部的周沿处向上凸设,悬臂部设于延伸部内侧,悬臂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装配部上方,悬臂部与装配部之间存在间隙,延伸部用于与环形配合面抵接,悬臂部用于与环形配合面抵接。即使密封圈老化,悬臂部与环形配合面之间出现间隙,敞口容器的内部压力也可使悬臂部抵靠环形配合面,相比于普通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结构的现有密封圈,本公开提供的密封圈密封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臂部的自由端设有环形凸条,环形凸条设于悬臂部背向装配部一侧,其优先与环形配合面进行抵接,形成线面配合。

4、进一步,所述悬臂部的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倾斜。

5、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悬臂部具有一定向上翘的预紧力,通过环形凸条与环形配合面之间的线面接触,使灭菌器在处于低压状态时,悬臂部能够与容器盖的环形配合面之间更好的贴合,提升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6、进一步,所述装配部上还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悬臂部与装配部之间,支撑部与悬臂部之间存在间隙。支撑部可对下垂的悬臂部进行支撑。

7、进一步,所述支撑部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过气通道,当悬臂部搭靠在支撑部上时,悬臂部、支撑部、装配部和延伸部合围成一环状空间,过气通道用于实现支撑部的外部空气与环状空间内的空气连通。

8、所述支撑部上设有u型通气槽/孔,悬臂部在重力作用下搭靠在支撑部上时,悬臂部、支撑部、装配部和延伸部围成一环状空间,通气槽/孔用于将敞口容器内部与所述环状空间连通。在支撑部上设置通气槽/孔有助于下垂的悬臂部在敞口容器内部压力作用下向环形配合面靠近。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的内侧向内凸设有用于与敞口容器外壁测相互抵靠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八字型”,其开口端朝向敞口容器外壁测,当灭菌器处于工作状态,从容器腔内溢出的高压蒸汽会施压至抵接部,使其 “八字型”的开口被撑开,增大其与敞口容器外壁测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升密封圈与敞口容器外壁测之间的密封效果。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的外侧凸设有配合部,用于使密封圈的一部分与装配槽形成过盈配合,便于装配部安装至装配槽内。

11、进一步,定义悬臂部与装配部在重力方向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配合部设于装配部的下部,为方便密封圈的装配,装配部的下侧对应配合部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去料槽。

1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菌装置,该种灭菌装置采用本公开所提供的密封圈。

13、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的灭菌装置包括灭菌容器,灭菌容器包括敞口容器和容器盖,容器盖盖设于敞口容器上方,罩住敞口容器的敞口,所述灭菌容器还包括本公开所提供的密封圈,敞口容器的外侧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环绕敞口容器的敞口设置,密封圈嵌设于装配槽内,环绕敞口容器的敞口设置,容器盖具有用于与密封圈配合的环形配合面,密封圈夹设于环形配合面与装配槽槽底之间,悬臂部和延伸部位于容器盖与装配部之间,悬臂部和延伸部分别与容器盖抵接,悬臂部与装配部之间的间隙与敞口容器内部连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圈(1),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用于实现敞口容器(2)与容器盖(3)之间的密封,敞口容器(2)的外壁测具有用于装配密封圈(1)的装配槽(21),容器盖(3)具有用于盖合至装配槽(21)上方的环形配合面(31),密封圈(1)夹设于环形配合面(31)与装配槽(21)槽底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为环状体,其包括装配部(11)、延伸部(12)和悬臂部(13),所述装配部(11)过盈配合置于装配槽(21)内,延伸部(12)自装配部(11)的周沿处向上凸设,悬臂部(13)设于延伸部(12)内侧,悬臂部(13)在重力方向上位于装配部(11)上方,悬臂部(13)与装配部(11)之间存在间隙,延伸部(12)用于与环形配合面(31)抵接,悬臂部(13)用于与环形配合面(31)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13)的自由端设有环形凸条,环形凸条设于悬臂部(13)背向装配部(11)一侧,其优先与环形配合面(31)进行抵接,形成线面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13)的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13)的背向装配部(11)的一侧形成一凹陷部,且所述悬臂部(13)的固定端至自由端的厚度渐缩。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1)上还设有环状支撑部(14),支撑部(14)位于悬臂部(13)与装配部(11)之间,支撑部(14)与悬臂部(13)之间存在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4)沿圆周方向设若干个过气通道(141),当悬臂部(13)搭靠在支撑部(14)上时,悬臂部(13)、支撑部(14)、装配部(11)和延伸部(12)合围成一环状空间,过气通道(141)用于实现支撑部(14)的外部空气与环状空间内的空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通道(141)为在支撑部(14)上开设过气通孔(141a),或者在支撑部(14)自上而下开设U型通气槽(141b)或顶部端面开设通气沉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1)的内侧向内凸设有用于与敞口容器(2)外壁测相互抵靠的抵接部(15),所述抵接部(15)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八字型”,其开口端朝向敞口容器(2)外壁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1)的外侧凸设有配合部(16),用于使密封圈(1)的一部分与装配槽(21)形成过盈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定义悬臂部(13)与装配部(11)在重力方向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配合部(16)凸设于装配部(11)外侧的下部,装配部(11)的下侧对应配合部(16)设有至少一个环状去料槽(111)。

11.一种灭菌装置,包括灭菌容器,灭菌容器包括敞口容器(2)和容器盖(3),容器盖(3)盖设于敞口容器(2)上方,罩住敞口容器(2)的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容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1),敞口容器(2)的外侧设有装配槽(21),装配槽(21)环绕敞口容器(2)的外侧壁敞口设置,密封圈(1)嵌设于装配槽(21)内,容器盖(3)具有用于盖合至至装配槽(21)上方的环形配合面(31),密封圈(1)夹设于环形配合面(31)与装配槽(21)槽底之间,悬臂部(13)和延伸部(12)位于容器盖(3)与装配部(11)之间,悬臂部(13)和延伸部(12)分别与容器盖(3)抵接,悬臂部(13)与装配部(11)之间的间隙与敞口容器(2)内部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圈(1),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用于实现敞口容器(2)与容器盖(3)之间的密封,敞口容器(2)的外壁测具有用于装配密封圈(1)的装配槽(21),容器盖(3)具有用于盖合至装配槽(21)上方的环形配合面(31),密封圈(1)夹设于环形配合面(31)与装配槽(21)槽底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为环状体,其包括装配部(11)、延伸部(12)和悬臂部(13),所述装配部(11)过盈配合置于装配槽(21)内,延伸部(12)自装配部(11)的周沿处向上凸设,悬臂部(13)设于延伸部(12)内侧,悬臂部(13)在重力方向上位于装配部(11)上方,悬臂部(13)与装配部(11)之间存在间隙,延伸部(12)用于与环形配合面(31)抵接,悬臂部(13)用于与环形配合面(31)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13)的自由端设有环形凸条,环形凸条设于悬臂部(13)背向装配部(11)一侧,其优先与环形配合面(31)进行抵接,形成线面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13)的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向上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13)的背向装配部(11)的一侧形成一凹陷部,且所述悬臂部(13)的固定端至自由端的厚度渐缩。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1)上还设有环状支撑部(14),支撑部(14)位于悬臂部(13)与装配部(11)之间,支撑部(14)与悬臂部(13)之间存在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4)沿圆周方向设若干个过气通道(141),当悬臂部(13)搭靠在支撑部(14)上时,悬臂部(13)、支撑部(14)、装配部(11)和延伸部(12)合围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作恒林伯伟董勤才林伯毅
申请(专利权)人:致微厦门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