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输液精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7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一种低成本输液精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555电路芯片U1、可变电容C1、电容C2、电阻R3、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钽电容C3、非门U3、发光二极管U9、发光二极管U4、排阻R4、发光二极管U5、蜂鸣器BUZZER1、电阻R5、发光二极管U6、发光二极管U7、发光二极管U8、发光二极管U10、发光二极管U11、电阻R6、迷你直流振动电机、电阻R7。当针水在输液管中的时电容值较大,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引脚7电压低于2.69VDC,非门U3引脚4输出高电平,LED灯不亮,蜂鸣器BUZZER1不响,迷你直流振动电机不振动;当输液管中没有针水时,可变电容C1电容值显著降低,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引脚7电压高于2.69VDC,非门U3引脚4输出低电平,LED灯点亮,蜂鸣器BUZZER1鸣响,迷你直流振动电机振动提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成本输液精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1、现代医疗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最早的简单输液方式,到现在的智能化、精准化输液技术,这一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医疗技术的巨大进步。

2、在17世纪,英国医生托马斯·西登汉姆开始使用静脉输液法治疗一些疾病,这是输液技术的雏形。到了19世纪,随着无菌技术的发展,输液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这个阶段,输液主要是为了解决病人因脱水、失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体液失衡问题。

3、20世纪,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输液技术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创新。比如,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更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避免输液过量或不足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输液设备和技术被开发出来,如输液泵、微量输液器等,这些设备和技术使得输液过程更加精确和安全。

4、输液的时候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针水输完要及时停止输液,否则空气大量进入血管会带来严重后遗症:空气栓塞:如果进入血管的空气量较大,可能会形成空气栓塞。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以阻塞血管,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成本输液精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1)、电阻R2(2)、555电路芯片U1(3)、自制可变电容C1(4)、电容C2(5)、电阻R3(6)、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7)、钽电容C3(8)、非门U3(9)、发光二极管U9(10)、发光二极管U4(11)、排阻R4(12)、发光二极管U5(13)、蜂鸣器BUZZER1(14)、电阻R5(15)、发光二极管U6(16)、发光二极管U7(17)、发光二极管U8(18)、发光二极管U10(19)、发光二极管U11(20)、电阻R6(21)、迷你直流振动电机(22)、电阻R7(23);所述电阻R1(1)上端接+5VDC、电阻R6(...

【技术特征摘要】

1.低成本输液精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1)、电阻r2(2)、555电路芯片u1(3)、自制可变电容c1(4)、电容c2(5)、电阻r3(6)、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7)、钽电容c3(8)、非门u3(9)、发光二极管u9(10)、发光二极管u4(11)、排阻r4(12)、发光二极管u5(13)、蜂鸣器buzzer1(14)、电阻r5(15)、发光二极管u6(16)、发光二极管u7(17)、发光二极管u8(18)、发光二极管u10(19)、发光二极管u11(20)、电阻r6(21)、迷你直流振动电机(22)、电阻r7(23);所述电阻r1(1)上端接+5vdc、电阻r6(21)上端、555电路芯片u1(3)引脚8、555电路芯片u1(3)引脚4、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7)引脚3、非门u3(9)引脚5、电阻r5(15)上端;所述电阻r1下端接电阻r2(2)上端、555电路芯片u1(3)引脚7;所述电阻r2下端接自制可变电容c1(4)上端、555电路芯片u1(3)引脚2、555电路芯片u1(3)引脚6;所述555电路芯片u1(3)引脚5接电容c2(5)上端;所述555电路芯片u1(3)引脚3接电阻r3(6)左端;所述555电路芯片u1(3)引脚1接地、自制可变电容c1(4)下端、电容c2(5)下端、钽电容c3(8)阴极、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7)引脚12、非门u3(9)引脚3;所述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7)引脚6接+2.69vdc参考电压;所述高精度电压比较器u2.1(7)引脚1接非门u3(9)引脚2;所述非门u3(9)引脚4接发光二极管u9(10)阴极、发光二极管u4(11)阴极、发光二极管u5(13)阴极、发光二极管u6(16)阴极、发光二极管u7(17)阴极、发光二极管u8(18)阴极、发光二极管u10(19)阴极、发光二极管u11(20)阴极、迷你直流振动电机(22)负极、电阻r7(23)上端、蜂鸣器buzzer1(14)负极;所述蜂鸣器buzzer1(14)正极接电阻r5(15)下端;所述迷你直流振动电机(22)正极接电阻r6(21)下端;所述排阻r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浩郑权张洋丁勇卢巍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博誉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