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15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铣器,属于油井钻探技术领域。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泥沙容易堆积在限位板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内,刀板无法完全回收的问题,包括外筒,外筒的一端连接有上接头,另一端连接有引锥,外筒铰接有若干刀板,外筒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孔,另一端设置有与引流孔连通的排液孔,且活塞杆一端与刀板接触,活塞杆外部套设有与外筒连接的分流板,活塞杆外部套设有活塞,活塞与引锥之间设置有限位台,限位台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在活塞杆上,活塞与分流板之间形成泥浆容纳腔。本技术改变了原有锻铣器的结构,且设置了泥浆容纳腔,因此有效避免了泥浆堆积引起的刀板无法归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井钻探,具体涉及一种锻铣器


技术介绍

1、套管锻铣是采用套管锻铣工具将套管从预计位置截断,然后将套管磨铣一节(一般5-20m)的工艺。套管锻铣也称全方位开窗。一般进行套管锻铣施工的目的,是为了在侧钻过程中进行套管开窗,即依据设计要求,在套管内某位置开一窗口或铣掉一段套管,侧向钻出一新井眼,实现重新完井的工艺技术。

2、现有的锻铣器包括设置在外筒内的分流板和活塞,分流板与活塞之间还设置有带通孔的限位板,分流板上设置有贯穿限位板上的通孔设置的限位柱,水流从分流板后进入分流板与限位板之间的间隙,然后从限位柱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到达活塞处,由于分流板上的孔大于限位柱与通孔之间的间隙,因此在水流的冲击力下带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刀板张开。但是该过程中若水流中带有泥沙,泥沙容易堆积在限位板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内,导致在回收刀板时活塞无法归位到与限位板接触,使刀板无法完全回收,容易损坏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若水流中带有泥沙,泥沙容易堆积在限位板与活塞之间的间隙内,导致在回收刀板时活塞无法归位到与限位板接触,使刀板无法完全回收,容易损坏管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锻铣器。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锻铣器,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一端连接有上接头,另一端连接有引锥,所述外筒靠近引锥的一端铰接有若干刀板,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靠近上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孔,靠近引锥的一端设置有与引流孔连通的排液孔,且所述活塞杆设置有排液孔的一端与刀板接触,所述活塞杆外部套设有与外筒连接的分流板,所述活塞杆与分流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外部固定套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引锥之间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活塞杆上,所述活塞与分流板之间形成泥浆容纳腔。

4、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改变现有锻铣器的结构,当从上接头进入到外筒内的水流达到活塞杆处时,部分水流从引流孔进入到活塞杆内,并流经排液孔和引锥后排出,达到泄压的效果,避免水流冲击力过大,导致刀板瞬间张开,对锻铣器造自身成损坏;另一部分水流通过活塞杆与外筒内壁之间的间隙到达分流板处,由于水流路径变窄,因此冲击力增大,增大冲击力的水流被分流板分流后对活塞进行冲击,带动活塞向靠近引锥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弹簧进行压缩,活塞杆与刀板接触的一端将刀板向外顶开,使刀板的一端伸出外筒,然后对套管进行磨铣即可。由于分流板与活塞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泥浆容纳腔,因此有效避免了泥浆堆积引起的刀板无法归位的问题。

5、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上沿圆周开设有若干开孔窗,所述刀板包括长刀板和短刀板,所述长刀板和短刀板交替间隔设置在若干开孔窗内。

6、作为优选,所述开孔窗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刀板的安装座,所述刀板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上,刀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刀板转动范围的限位块。

7、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设置有排液孔的一端设置有坡形面,每个所述刀板上均设置有与坡形面接触的斜面。

8、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孔的直径大于活塞杆与外筒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引流孔的直径以及活塞杆与外筒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均小于上接头内液体通道的宽度。

9、作为优选,所述上接头、外筒以及引锥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引锥与外界连通。

10、作为优选,所述分流板上的分流口为弧形条状口。

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改变现有锻铣器的结构,当从上接头进入到外筒内的水流达到活塞杆处时,部分水流从引流孔进入到活塞杆内,并流经排液孔和引锥后排出,达到泄压的效果,避免水流冲击力过大,导致刀板瞬间张开,对锻铣器造自身成损坏;另一部分水流通过活塞杆与外筒内壁之间的间隙到达分流板处,由于水流路径变窄,因此冲击力增大,增大冲击力的水流被分流板分流后对活塞进行冲击,带动活塞向靠近引锥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弹簧进行压缩,活塞杆与刀板接触的一端将刀板向外顶开,使刀板的一端伸出外筒,然后对套管进行磨铣即可。由于分流板与活塞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泥浆容纳腔,因此有效避免了泥浆堆积引起的刀板无法归位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2),所述外筒(2)的一端连接有上接头(1),另一端连接有引锥(12),所述外筒(2)靠近引锥(12)的一端铰接有若干刀板(5),所述外筒(2)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孔(6),靠近引锥(12)的一端设置有与引流孔(6)连通的排液孔(11),且所述活塞杆(10)设置有排液孔(11)的一端与刀板(5)接触,所述活塞杆(10)外部套设有与外筒(2)连接的分流板(7),所述活塞杆(10)与分流板(7)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10)外部固定套设有活塞(9),所述活塞(9)与引锥(12)之间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活塞(9)之间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套设在活塞杆(10)上,所述活塞(9)与分流板(7)之间形成泥浆容纳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上沿圆周开设有若干开孔窗,所述刀板(5)包括长刀板和短刀板,所述长刀板和短刀板交替间隔设置在若干开孔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窗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刀板(5)的安装座(4),所述刀板(5)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4)上,刀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刀板(5)转动范围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设置有排液孔(11)的一端设置有坡形面,每个所述刀板(5)上均设置有与坡形面接触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6)的直径大于活塞杆(10)与外筒(2)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引流孔(6)的直径以及活塞杆(10)与外筒(2)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均小于上接头(1)内液体通道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外筒(2)以及引锥(12)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引锥(12)与外界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7)上的分流口为弧形条状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2),所述外筒(2)的一端连接有上接头(1),另一端连接有引锥(12),所述外筒(2)靠近引锥(12)的一端铰接有若干刀板(5),所述外筒(2)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靠近上接头(1)的一端设置有引流孔(6),靠近引锥(12)的一端设置有与引流孔(6)连通的排液孔(11),且所述活塞杆(10)设置有排液孔(11)的一端与刀板(5)接触,所述活塞杆(10)外部套设有与外筒(2)连接的分流板(7),所述活塞杆(10)与分流板(7)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10)外部固定套设有活塞(9),所述活塞(9)与引锥(12)之间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活塞(9)之间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套设在活塞杆(10)上,所述活塞(9)与分流板(7)之间形成泥浆容纳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上沿圆周开设有若干开孔窗,所述刀板(5)包括长刀板和短刀板,所述长刀板和短刀板交替间隔设置在若干开孔窗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刚刘鹏王明杨张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宏瑞石油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