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089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废水槽;所述基坑的上方还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地上承载平台,所述地上承载平台包括低于地面设置的支撑托板,且支撑托板设置有多个漏液孔;任意一个所述漏液孔的下方设置有汇集管路,所述汇集管路的出口竖直向下设置,且侧面设置多个汇集斜管与其他漏液孔连通;所述汇集管路的下方设置有导流管路,且导流管路的进口与汇集管路的出口相对布置,所述导流管路的出口设置废水槽的上方。通过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增加汇集管路和导流管路的方式,能够在不增设废水槽的情况下,完成对所有漏液孔废水的收集,且此收集过程不受地上承载平台升降状态的影响,并且废水飞溅影响基坑的区域有限,方便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埋式垃圾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


技术介绍

1、生活垃圾中存在大量废水,任由其自由流入地埋式垃圾处理站的基坑后,会造成基坑内气味刺鼻,难以清理,影响工作人员在基坑内的作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埋式垃圾站一般会在基坑内设置废水槽专门收集废水,并且还会在地上承载平台的支撑托台上设置多个废水孔用于导流,但是为了方便清理,废水槽无法占用基坑较多位置,通常只设置在一处,进而导致废水孔仅能在支撑托台的部分位置设置,部分区域的废水无法从废水孔进入废水槽,进而影响工作人员的清洁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地埋式垃圾站废水收集清理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

2、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废水槽;

4、所述基坑的上方还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地上承载平台,所述地上承载平台包括低于地面设置的支撑托板,且支撑托板设置有多个漏液孔;

5、任意一个所述漏液孔的下方设置有汇集管路,所述汇集管路的出口竖直向下设置,且侧面设置多个汇集斜管与其他漏液孔连通;

6、所述汇集管路的下方设置有导流管路,且导流管路的进口与汇集管路的出口相对布置,所述导流管路的出口设置废水槽的上方。

7、通过设置汇集管路和导流管路,将任意位置漏液孔的废水均导流只废水槽内,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支撑托板的清洁,且汇集在一个废水槽的废水方便进行处理。>

8、上述汇集管路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汇集管路包括上下贯通的总漏液管,所述总漏液管的侧面设置多个开孔与汇集斜管连接。汇集管路为多个部件的组合结构,在部分结构损坏后能够单独进行更换,方便维修。

9、为了方便对漏液孔废水的收集,所述总漏液管及汇集斜管均设置上方开口,且开口处设置喇叭形集液管。通过喇叭形开口确保漏液孔的废水能够完全进入汇集管路内,避免四处流淌影响清洁。

10、为了避免废水存积,所述汇集斜管的上方开口高于总漏液管的侧面开孔。即汇集斜管倾斜设置,在漏液孔的废水进入汇集斜管后,能够由重力影响,直接进入总漏液管。

11、为了确保废水能够准确进入导流管路内,所述总漏液管的出口直径小于导流管路的进口直径。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总漏液管与导流管路最小间距为-50mm。在地上承载平台落入基坑内后,所述总漏液管能够插入导流管路内,进而避免废水向其他位置处的流出。

13、为了确保废水快速进入废水槽内,所述导流管路包括向废水槽一侧倾斜设置的导流斜管。确保在重力影响下,废水能够快速流入废水槽内。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斜管远离废水槽的一侧为开口竖直向上的喇叭形汇集漏斗。能够避免废水四处飞溅。

15、为了方便对废水进行处理,所述废水槽的底面倾斜设置,且沿倾斜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隔板。通过隔板将废水中的物质进行过滤。

16、实现上述过滤的方式为,多个所述隔板均设置开孔,且沿废水槽底面倾斜方向,所述隔板的开孔逐渐减小。将不同规格的过滤物进行过滤,并在末端或者废水,进而能够通过废水泵进行抽离处理。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为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汇集管路的方式,能够将所有漏液孔的废水在一处进行汇集,并且在此汇集的正下方设置导流管路的方式,能够将所有废水汇集使其流入废水槽内,且废水槽通过过滤能够将不掺杂较大颗粒物的废水抽离处理,而过滤的颗粒物可以由工作人员进行清理,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通过单个废水槽收集所有废水,不需要工作清洁多个废水槽,而且上述结构的结构均能够拆卸并更换,进而方便维修和改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1)内的废水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斜管(41)的上方开口高于总漏液管(42)的侧面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漏液管(42)的出口直径小于导流管路(5)的进口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漏液管(42)与导流管路(5)最小间距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路(5)包括向废水槽(6)一侧倾斜设置的导流斜管(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管(52)远离废水槽(6)的一侧为开口竖直向上的喇叭形汇集漏斗(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槽(6)的底面倾斜设置,且沿倾斜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隔板(61)。</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隔板(61)均设置开孔,且沿废水槽(6)底面倾斜方向,所述隔板(61)的开孔逐渐减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1)内的废水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斜管(41)的上方开口高于总漏液管(42)的侧面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漏液管(42)的出口直径小于导流管路(5)的进口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漏液管(42)与导流管路(5)最小间距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垃圾处理站废水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褚波宋洪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