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00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基体、多个相变材料和光源部件,相变材料阵列布设于基体;光源部件设于相变材料上方,光源部件包括发光件和光源本体,发光件设于光源本体,发光件的位置和数量与相变材料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发光件用于产生激发光,并使激发光照射至相变材料,以改变相变材料的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用以解决激光器只能进行一对一的调整,无法同时对多个相变材料进行调整的问题,通过设置发光件和相变材料均阵列布设,同时令相变材料和发光件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可以对多个发光件同时供电,实现对多个相变材料的同步调整,可以使得相变材料规模化的方案得以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光学,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存在两种可相互转化的稳定的状态,晶态(crystalline)和非晶态(amorphous),相变材料在这两种不同状态下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等性质不同,通过对相变材料施加光脉冲,可以使得相变材料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随着集成光学
的发展,将相变材料用于光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变化的调控过程中,成为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方案,该方案中,相变材料设置在待调整光的光波导上,用于产生激发光的激光器设置在相变材料的上方,该方案中通过激光器产生垂直出射的激发光来直接改变相变材料的性质,以实现待调整光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变化的调控。然而在对相变材料进行调整时,需要来回移动激光器,激光器只能进行一对一的调整,无法同时对多个相变材料进行调整,调整手段单一,该种方案无法应用在集成化、规模化的方案中,极大地限制了方案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器只能进行一对一的调整,无法同时对多个相变材料进行调整的问题,通过设置发光件和相变材料均阵列布设,同时令相变材料和发光件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可以对多个发光件同时供电,实现对多个相变材料的同步调整,可以使得相变材料规模化的方案得以实现。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包括:

3、基体;

4、多个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阵列布设于所述基体;

5、光源部件,设于所述相变材料上方,所述光源部件包括发光件和光源本体,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光源本体,所述发光件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相变材料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所述发光件用于产生激发光,并使所述激发光照射至所述相变材料,以改变所述相变材料的状态。

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光源部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引线,以及与所述第一引线相交的第二引线,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的交点处。

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相变材料正上方,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光源本体靠近所述相变材料的一面,所述发光件适于垂直出光以形成所述激发光。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光源部件还包括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

9、所述第一导电部设于所述光源本体靠近所述相变材料的一面,所述第二导电部设于所述光源本体背离所述相变材料的一面,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均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引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中的另外一者与所述第二引线电连接。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光源部件还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设于所述发光件朝向所述相变材料的一面,以用于保护所述发光件;

11、或者,所述光源部件还包括阻挡壁,所述阻挡壁设于所述发光件朝向所述相变材料的一侧,所述阻挡壁围设于所述发光件的周围,以用于保护所述发光件。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发光件适于侧面出光以形成所述激发光;

13、所述光源部件还包括多个垂直耦合器,所述垂直耦合器设于所述光源本体朝向所述相变材料的一面,所述垂直耦合器设于所述相变材料正上方,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垂直耦合器一侧,所述垂直耦合器、所述相变材料和所述发光件三者之间相对应,所述垂直耦合器用于改变所述激发光的光路方向。

14、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光束整形部件,所述光束整形部件设于所述相变材料上方,用于使所述激发光聚焦于所述相变材料。

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光束整形部件包括载体和透镜,所述载体通过胶装设于所述相变材料上方,所述透镜设于所述载体,所述透镜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相变材料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基体包括波导层,所述波导层设有与所述相变材料数量相对应的波导,所述相变材料设于所述波导。

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基体还包括印制电路板和衬底,所述衬底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波导层之间。

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印制电路板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衬底和所述波导层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所述印制电路板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金属支撑件,所述金属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光源部件电连接。

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通过将光源部件设置在相变材料的上方,这样,可以将激发光与相变材料的二维关系转变成三维空间关系,即以相变材料所在平面为参阅面,使得激发光独立出该参阅面,具有空间光的性质,这样,发光件产生的激发光可以直接自上而下照射在相变材料上,使得相变材料产生晶化或非晶化的状态改变。

21、当相变材料应用在待调整光的调控方案中,可以通过改变相变材料的状态进而实现对待调整光的幅度衰减和相位变化的调控,同时还可以避免激发光与待调整光之间的直接接触,解决激发光和待调整光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另外,由于待调整光的波长特定,待调整光的光波导的设计受待调整光的波长限制,通过令待调整光的光路和激发光的光路分开,还可以避免激发光受待调整光的光波导的传输窗口限制。

22、进一步地,设置发光件和相变材料均阵列布设,同时令相变材料和发光件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这样,可以使得相变材料规模化的方案得以实现,使得基于相变材料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在更多的工作环境中,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多个发光件同时供电,可以实现对多个相变材料的同步调整;在一些情况下,当需要对局部相变材料进行调控时,通过调控不同的发光件,可以针对性地调控与之相对应的相变材料;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通过调控发光件的频率,可以更精准的控制相变材料的晶化或非晶化过程,实现对相变材料的精准调控。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相变材料与发光件的阵列布设,并令发光件的位置和数量与相变材料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这样,提高了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的规模化和集成化,使得该种方案可以在大规模的应用环境中落地,在一对一的针对性调控之外,还可以同时对多个相变材料进行调整,解决了激光器调整手段单一的问题,使得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可以应用在更多复杂的工作环境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300)还包括多个第一引线(360),以及与所述第一引线(360)相交的第二引线(370),所述发光件(350)设于所述第一引线(360)和所述第二引线(370)的交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350)设于所述相变材料(210)正上方,所述发光件(350)设于所述光源本体(310)靠近所述相变材料(210)的一面,所述发光件(350)适于垂直出光以形成所述激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300)还包括第一导电部(320)和第二导电部(3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300)还包括透光板(340),所述透光板(340)设于所述发光件(350)朝向所述相变材料(210)的一面,以用于保护所述发光件(3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350)适于侧面出光以形成所述激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束整形部件(500),所述光束整形部件(500)设于所述相变材料(210)上方,用于使所述激发光聚焦于所述相变材料(2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整形部件(500)包括载体(510)和透镜(520),所述载体(510)通过胶装设于所述相变材料(210)上方,所述透镜(520)设于所述载体(510),所述透镜(520)的位置和数量与所述相变材料(210)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0)包括波导层(200),所述波导层(200)设有与所述相变材料(210)数量相对应的波导,所述相变材料(210)设于所述波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0)还包括印制电路板(110)和衬底(130),所述衬底(130)设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10)和所述波导层(20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10)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衬底(130)和所述波导层(200)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111)。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10)设有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二凹槽(112)内设有金属支撑件(120),所述金属支撑件(120)分别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0)和所述光源部件(300)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300)还包括多个第一引线(360),以及与所述第一引线(360)相交的第二引线(370),所述发光件(350)设于所述第一引线(360)和所述第二引线(370)的交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350)设于所述相变材料(210)正上方,所述发光件(350)设于所述光源本体(310)靠近所述相变材料(210)的一面,所述发光件(350)适于垂直出光以形成所述激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300)还包括第一导电部(320)和第二导电部(3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件(300)还包括透光板(340),所述透光板(340)设于所述发光件(350)朝向所述相变材料(210)的一面,以用于保护所述发光件(35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350)适于侧面出光以形成所述激发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光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束整形部件(500),所述光束整形部件(500)设于所述相变材料(210)上方,用于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翔郭逸伍剑白锦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