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85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技术涉及冷却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冷却机,包括管式冷却机主体以及机套盘,所述机套盘以及压套盘内侧接触有不锈钢滤网,所述机套盘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紫铜管以及导柱,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顶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垫,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后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圆垫,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底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半圆垫,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前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半圆垫,本技术通过机套盘、压套盘、第一圆腔、不锈钢滤网、紫铜管、导柱、第一半圆垫、第二半圆垫、第三半圆垫以及第四半圆垫完成对液压油以及冷却水的双向循环导流冷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机械,具体为一种冷却机。


技术介绍

1、冷却机是对流体进行导向流通的冷却设备,在石油、化工、冶金等系统普遍使用管式冷却机,利用该设备的内腔联管结构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液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降低液压系统内的液压油温,管式冷却机的冷却芯子由上管板、下管板、换热管和折流板构成。

2、由于外壳下部和上部的进、出水口接头和外壳连通,而在冷却芯子上、下两端始、末折流板的位置必须处于进、出水口以内,以免冷却水短路而降低换热效果,这就使得始、末折流板与相邻管板间的距离往往大于折流板间距,这部分换热管不能充分发挥换热作用,进出水口外侧边沿与管板间的空间会形成冷却水的滞留区影响冷却水的循环流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始、末折流板与相邻管板间的距离往往大于折流板间距,这部分换热管不能充分发挥换热作用,进出水口外侧边沿与管板间的空间会形成冷却水的滞留区影响冷却水的循环流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冷却机,包括管式冷却机主体以及机套盘,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机套盘,所述机套盘左右两端外侧接触有压套盘,所述机套盘以及压套盘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圆腔,所述机套盘以及压套盘内侧接触有不锈钢滤网,所述机套盘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紫铜管以及导柱,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顶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垫,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后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圆垫,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底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半圆垫,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前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半圆垫。

4、优选的,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油口以及出油口,所述压套盘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腔盘,所述腔盘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所述机套盘以及压套盘外侧螺纹设置有螺栓安装组件,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底端外侧开设有清洁管口,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底端内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连接有斜腔板,所述压套盘左端外侧接触有压盘。

5、优选的,所述压盘左端内侧螺纹设置有紧固螺栓件,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外侧设置有管环,所述管环底端接触有基台架,所述管环底端内部以及基台架顶端内部螺纹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一半圆垫、第二半圆垫、第三半圆垫以及第四半圆垫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圆腔。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垫、第二半圆垫、第三半圆垫以及第四半圆垫的竖向截面均为半圆形,且第一半圆垫、第二半圆垫、第三半圆垫以及第四半圆垫的分布位置结构为依次90度转动安装设置。

7、优选的,所述压盘左端内腔与机套盘以及压套盘内部设置的第一圆腔连通,所述第一圆腔左右两端内侧与紫铜管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管式冷却机主体、机套盘、压套盘、第一圆腔、不锈钢滤网、紫铜管、第一半圆垫、第二半圆垫、第三半圆垫以及第四半圆垫,在螺栓安装组件的螺纹转动作用下通过机套盘以及压套盘形成对第一圆腔以及不锈钢滤网的压封限位,通过导热效果好的紫铜管与第一圆腔内部的连通起到对冷却水的双向层流吸热作用,管式冷却机主体内部依次90度转动安装设置的第一半圆垫、第二半圆垫、第三半圆垫以及第四半圆垫起到对待冷却液压油的螺旋涌流,提高对液压油以及冷却水的双向循环导流冷却效果,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始、末折流板与相邻管板间的距离往往大于折流板间距,这部分换热管不能充分发挥换热作用,进出水口外侧边沿与管板间的空间会形成冷却水的滞留区影响冷却水的循环流通的问题;

10、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进油口、出油口、腔盘、出水口、进水口、螺栓安装组件、清洁管口、斜腔板、导柱、压盘、紧固螺栓件、管环、基台架、限位螺栓以及第二圆腔,进油口以及出油口起到对液压油的管口注入以及接管排出路径,通过进水口、紫铜管、第一圆腔以及出水口起到对冷却水的管口注入以及接管排出路径,压盘以及紧固螺栓件起到对装置左端的弧形导流腔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机,包括管式冷却机主体(1)以及机套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机套盘(2),所述机套盘(2)左右两端外侧接触有压套盘(3),所述机套盘(2)以及压套盘(3)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圆腔(4),所述机套盘(2)以及压套盘(3)内侧接触有不锈钢滤网(5),所述机套盘(2)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紫铜管(6)以及导柱(19),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顶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垫(7),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后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圆垫(8),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底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半圆垫(9),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前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半圆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油口(11)以及出油口(12),所述压套盘(3)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腔盘(13),所述腔盘(13)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4)以及进水口(15),所述机套盘(2)以及压套盘(3)外侧螺纹设置有螺栓安装组件(16),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底端外侧开设有清洁管口(17),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底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固定连接有斜腔板(18),所述压套盘(3)左端外侧接触有压盘(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20)左端内侧螺纹设置有紧固螺栓件(21),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外侧设置有管环(22),所述管环(22)底端接触有基台架(23),所述管环(22)底端内部以及基台架(23)顶端内部螺纹设置有限位螺栓(24),所述第一半圆垫(7)、第二半圆垫(8)、第三半圆垫(9)以及第四半圆垫(10)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圆腔(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垫(7)、第二半圆垫(8)、第三半圆垫(9)以及第四半圆垫(10)的竖向截面均为半圆形,且第一半圆垫(7)、第二半圆垫(8)、第三半圆垫(9)以及第四半圆垫(10)的分布位置结构为依次90度转动安装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20)左端内腔与机套盘(2)以及压套盘(3)内部设置的第一圆腔(4)连通,所述第一圆腔(4)左右两端内侧与紫铜管(6)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机,包括管式冷却机主体(1)以及机套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机套盘(2),所述机套盘(2)左右两端外侧接触有压套盘(3),所述机套盘(2)以及压套盘(3)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圆腔(4),所述机套盘(2)以及压套盘(3)内侧接触有不锈钢滤网(5),所述机套盘(2)左右两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紫铜管(6)以及导柱(19),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顶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垫(7),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后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圆垫(8),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底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半圆垫(9),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前端内侧以及紫铜管(6)外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半圆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1)顶端内部开设有进油口(11)以及出油口(12),所述压套盘(3)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腔盘(13),所述腔盘(13)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4)以及进水口(15),所述机套盘(2)以及压套盘(3)外侧螺纹设置有螺栓安装组件(16),所述管式冷却机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斗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铭创山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