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56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包括由依次连通的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厌氧区域构造的箱体、曝气系统本体,其中,所述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厌氧区域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结构,所述曝气系统本体包括安装于所述好氧区域内的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间隔设置多个曝气孔;其中,所述曝气管道滑动连接有多组带有生物填料的填料支架,每组所述填料支架分别与所述曝气管道之间连接的弹性形变件,用于在各所述填料支架在受到水流冲击后,复位对应的所述填料支架。本技术以滑动的连接方式取代刚性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填料支架的使用寿命,减少填料支架在长时间的水压下受到变形或与曝气管道出现断裂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废水物化处理法是废水处理方法之一,是使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方法,将废水得到净化,一般采用物理及化学的方式处理废水,但随着危险废物种类越来越多,部分废水经过物化处置后cod值(化学需氧量的数值)仍然很高,为了降低破坏生化池风险,对于该废水需进行模拟生化池运行,观察微生物是否能够正常生长。

2、具体的,生化池通常根据需氧量分为厌氧区、好氧区,而在好氧区中会安装有带有生物填料的填料支架,其中,填料支架如果是硬性材料(例如螺纹钢、镀锌管)制造而成,则会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例如焊接、栓接的方式固定在厌氧区内。

3、在实际生化池运行过程中,硬质材质的填料支架由于和好氧区是刚性连接,所以在长久的水流的冲击负荷下,容易产生不规则的变形甚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旨在解决硬质材质的填料支架在长久的水流的冲击负荷下,容易产生不规则的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包括由依次连通的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厌氧区域构造的箱体、曝气系统本体,其中,所述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厌氧区域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结构,所述曝气系统本体包括安装于所述好氧区域内的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间隔设置多个曝气孔;

3、其中,所述曝气管道滑动连接有多组带有生物填料的填料支架,每组所述填料支架分别与所述曝气管道之间连接的弹性形变件,用于在各所述填料支架在受到水流冲击后,复位对应的所述填料支架。

4、进一步的,所有所述填料支架沿预设的安装角度滑动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所述安装角度的范围为70-90度。

5、进一步的,各所述填料支架均包括中心点对称的第一填料架和第二填料架、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填料架和第二填料架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所述弹性形变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填料架与曝气管道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形变件包括套设安装于所述衔接杆的压缩弹簧。

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具有一容纳腔的箱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之间,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好氧区域、厌氧区域之间;

8、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溢水孔,用以将所述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二溢水孔,用以将所述好氧区域、厌氧区域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溢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溢水孔的高度;

9、所述待排放区域设置有2个所述连通结构,所述好氧区域、厌氧区域均设置有1个所述连通结构;

10、各所述连通结构均包括连通管道以及控制所述连通管道启闭的控制阀。

11、进一步的,所述好氧区域内放置有多个悬浮填料,所述好氧区域内设置有填料拦截结构,用于阻碍生物填料通过所述第二溢水孔流入所述厌氧区域内。

12、进一步的,所述填料拦截结构包括:

13、支承架,所述支承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嵌入槽,所述支承架固设于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好氧区域的一侧;

14、拦截网,所述拦截网用于嵌入所述嵌入槽并可抵触于所述第二隔板。

1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端固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搅拌结构,用以对所述好氧区域内的流体进行搅动。

1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

17、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沿竖直方向固设于锁定安装架上;

18、搅拌连接柱,所述搅拌连接柱同轴固设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

19、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搅拌杆上下对称设置有2个,每组的2个所述搅拌杆均设置有让位槽,用于供所述拦截网嵌入。

2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结构还包括:

21、转动片,所述转动片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每组搅拌杆中的其中一个搅拌杆的外端,用以阻碍嵌入所述让位槽后的所述拦截网的滑出;

22、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扭簧一端固设于所述转动轴、另一端固设于对应的所述搅拌杆上,用于复位所述转动片。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包括由依次连通的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厌氧区域构造的箱体、曝气系统本体,其中,所述待排放区域、好氧区域、厌氧区域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结构,所述曝气系统本体包括安装于所述好氧区域内的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间隔设置多个曝气孔;其中,所述曝气管道滑动连接有多组带有生物填料的填料支架,每组所述填料支架分别与所述曝气管道之间连接的弹性形变件,用于在各所述填料支架在受到水流冲击后,复位对应的所述填料支架。本技术以滑动的连接方式取代刚性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填料支架的使用寿命,减少填料支架在长时间的水压下受到变形或与曝气管道出现断裂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包括由依次连通的待排放区域(1)、好氧区域(11)、厌氧区域(12)构造的箱体(13)、曝气系统本体,其中,所述待排放区域(1)、好氧区域(11)、厌氧区域(12)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本体包括安装于所述好氧区域(11)内的曝气管道(15),所述曝气管道(15)间隔设置多个曝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填料支架(2)沿预设的安装角度滑动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15),所述安装角度的范围为70-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填料支架(2)均包括中心点对称的第一填料架(21)和第二填料架(2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填料架(21)和第二填料架(22)的衔接杆(23),所述衔接杆(23)滑动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15),所述弹性形变件(3)安装于所述第一填料架(21)与曝气管道(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件(3)包括套设安装于所述衔接杆(23)的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3)包括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41)以及具有一容纳腔的箱本体(42),其中,所述第一隔板(4)位于所述待排放区域(1)、好氧区域(11)之间,所述第二隔板(41)位于所述好氧区域(11)、厌氧区域(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域(11)内放置有多个悬浮填料,所述好氧区域(11)内设置有填料拦截结构(6),用于阻碍生物填料通过所述第二溢水孔(44)流入所述厌氧区域(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拦截结构(6)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3)上端固设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上安装有搅拌结构(71),用以对所述好氧区域(11)内的流体进行搅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71)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71)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包括由依次连通的待排放区域(1)、好氧区域(11)、厌氧区域(12)构造的箱体(13)、曝气系统本体,其中,所述待排放区域(1)、好氧区域(11)、厌氧区域(12)均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结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本体包括安装于所述好氧区域(11)内的曝气管道(15),所述曝气管道(15)间隔设置多个曝气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填料支架(2)沿预设的安装角度滑动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15),所述安装角度的范围为70-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填料支架(2)均包括中心点对称的第一填料架(21)和第二填料架(2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填料架(21)和第二填料架(22)的衔接杆(23),所述衔接杆(23)滑动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15),所述弹性形变件(3)安装于所述第一填料架(21)与曝气管道(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化废水的生化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件(3)包括套设安装于所述衔接杆(23)的压缩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诚曾虎城吴富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丰业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