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461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包括冲击电流保护电路、继电器、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稳压电路和ARM控制芯片,冲击电流保护电路与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继电器与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串联后再与冲击保护电路和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电流采样互感器与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直流电源通过稳压电路电性连接ARM控制芯片用于向装置提供直流稳压电源,冲击保护电路用于对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起保护作用,继电器受ARM控制芯片控制导通和断开,由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进行泄漏电流信号的采集并送至ARM控制芯片。通过与原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并结合通过继电器控制,使原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雷器监测设备的,具体涉及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时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是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分为很多种类,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等。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一种保护性能优越、质量轻、耐污秽、性能稳定的避雷设备,主要利用氧化锌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使在正常工作电压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极小,当过电压作用时,电阻急剧下降泄放过电压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的效果。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基本结构是阀片,阀片以氧化锌(zno)为主要材料,掺以少量其他金属氧化物添加剂经高温焙烧而成。因其较好的吸收冲击电流能力及长期稳定工作性能在电力线路、变电站输变电线路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2、由于避雷器在使用时常常会反复受冲击电流、长期使用密封材料劣化等等影响,使得避雷器在性能劣化后抗冲击电流的能力会迅速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避雷器爆炸,导致线路大面积停电重大事故。因此为实时监测高压线路中避雷器的运行状况,通常都对应装有避雷器监测装置。因早期安装的避雷器监测装置大多为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没有无线远传通信功能,只能在现场进行观察,并需要安排值班人员定时巡检。一旦避雷器监测装置内部开路,会使避雷器无法与保护地连接,那么避雷器则无法起到应有的过电压保护作用。然而更换无线传输的避雷器监测传感器则需拆除原有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则需要停电安装,线路停电会影响广大用户正常用电。因此,亟需一种可与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的避雷器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有两个对外接线端,其中一端与原避雷器表头监测设备的进线并联,另一端与原避雷器表头监测设备的保护地线并联,因而对原避雷器表头监测设备不需要变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只在测量时继电器吸合,测量完成后立即释放,因此在加装后原避雷器表头监测设备的测量几乎不受影响。能够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包括有冲击电流保护电路、继电器、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稳压电路和arm控制芯片,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与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串联后再与所述冲击保护电路和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与所述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直流电源通过所述稳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arm控制芯片,用于向所述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提供直流稳压电源;所述冲击保护电路用于防止雷电冲击电流对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造成的损害;所述继电器受所述arm控制芯片控制其导通和断开,导通后由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进行泄漏电流信号的采集并送至所述arm控制芯片。

4、进一步的,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包括有阀片,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的接入端串联连接所述阀片后接地,用于将大部分的雷击冲击电流直接经由所述阀片分流到地。

5、进一步的,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还包括有整流桥d1和整流桥d3,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的接入端串联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串联整流桥d1和电容c4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正极串联电阻rv1和防雷管f1后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负极,所述整流桥d1的另一输入端串联整流桥d3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3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与电感l1的两端电性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还包括有整流桥d2和二极管d4,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还依次串联电阻r2、电容c1和整流桥d2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1的另一输入端还串联电容c2后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d2的输出端正极后接地,所述整流桥d2的输出端负极串联电容c3和电阻r3后电性连接所述arm控制芯片,且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串联电阻r4和二极管d4后接地。

7、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k1的公共端与常闭触点短接后串联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和整流桥d2后接保护地,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且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电性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串联电阻r8后与所述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与所述arm控制芯片之间电性连接电压平移电路,所述电压平移电路包括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经电阻r6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的一输入端,且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还通过电阻r5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的另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7后连接直流电,所述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arm控制芯片。

9、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电路还电性连接断电复位电路,所述断电复位电路包括看门狗芯片,所述看门狗芯片与所述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且所述看门狗芯片依次串联电阻r9和开关管q1的基极。

10、进一步的,所述arm控制芯片通过rs485接口通信连接其他外设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11、进一步的,所述arm控制芯片的串行接口通信连接物联网模块,用于向汇聚节点发送泄漏电流数据,再由所述汇聚节点上传给后台避雷器监测系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13、本专利技术为与原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结合通过继电器控制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的通断,只在继电器吸合时才进行监测测量,并在测量完成后立即释放,因此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几乎不受影响。平时继电器为常开触点开路,原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监测泄漏电流不受其影响。当需要采集泄漏电流时,则将继电器常开触点吸合线路导通,立即结合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进行泄漏电流的采集给arm控制芯片,采集完成后继电器常开触点立即释放,线路断开。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与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互为备份,一旦其中之一发生开路故障避雷器与保护地开路,由于其中没有开路的装置与保护地连接,因此可大大降低避雷器与保护地开路故障发生。另外,arm控制芯片通过rs485接口通信连接其他外设设备进行数据交互。arm控制芯片的串行接口还通信连接物联网模块,用于向汇聚节点发送泄漏电流数据,再由所述汇聚节点上传给后台避雷器监测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冲击电流保护电路、继电器、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稳压电路和ARM控制芯片,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与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串联后再与所述冲击保护电路和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与所述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直流电源通过所述稳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ARM控制芯片,用于向所述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提供直流稳压电源;所述冲击保护电路用于防止雷电冲击电流对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造成的损害;所述继电器受所述ARM控制芯片控制其导通和断开,导通后由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进行泄漏电流信号的采集并送至所述ARM控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包括有阀片,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的接入端串联连接所述阀片后接地,用于将大部分的雷击冲击电流直接经由所述阀片分流到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还包括有整流桥D1和整流桥D3,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的接入端串联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串联整流桥D1和电容C4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正极串联电阻RV1和防雷管F1后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负极,所述整流桥D1的另一输入端串联整流桥D3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3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与电感L1的两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还包括有整流桥D2和二极管D4,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还依次串联电阻R2、电容C1和整流桥D2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1的另一输入端还串联电容C2后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D2的输出端正极后接地,所述整流桥D2的输出端负极串联电容C3和电阻R3后电性连接所述ARM控制芯片,且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串联电阻R4和二极管D4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1的公共端与常闭触点短接后串联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和整流桥D2后接保护地,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且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电性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串联电阻R8后与所述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与所述ARM控制芯片之间电性连接电压平移电路,所述电压平移电路包括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经电阻R6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的一输入端,且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还通过电阻R5电性连接所述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的另一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串联电阻R7后连接直流电,所述电压平移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ARM控制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还电性连接断电复位电路,所述断电复位电路包括看门狗芯片,所述看门狗芯片与所述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且所述看门狗芯片依次串联电阻R9和开关管Q1的基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RM控制芯片通过RS485接口通信连接其他外设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RM控制芯片的串行接口通信连接物联网模块,用于向汇聚节点发送泄漏电流数据,再由所述汇聚节点上传给后台避雷器监测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冲击电流保护电路、继电器、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稳压电路和arm控制芯片,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与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串联后再与所述冲击保护电路和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并联连接,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与所述arm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直流电源通过所述稳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arm控制芯片,用于向所述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提供直流稳压电源;所述冲击保护电路用于防止雷电冲击电流对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造成的损害;所述继电器受所述arm控制芯片控制其导通和断开,导通后由所述泄漏电流采样互感器进行泄漏电流信号的采集并送至所述arm控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包括有阀片,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的接入端串联连接所述阀片后接地,用于将大部分的雷击冲击电流直接经由所述阀片分流到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还包括有整流桥d1和整流桥d3,所述表头型避雷器监测设备的接入端串联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串联整流桥d1和电容c4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正极串联电阻rv1和防雷管f1后电性连接所述整流桥d1的输出端负极,所述整流桥d1的另一输入端串联整流桥d3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3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与电感l1的两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型避雷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保护电路还包括有整流桥d2和二极管d4,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还依次串联电阻r2、电容c1和整流桥d2后接保护地,所述整流桥d1的另一输入端还串联电容c2后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雪嵩黎明张密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世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