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40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接收从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装置的侧链路发送,由接收到的所述侧链路发送测定侧链路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判断所述SL‑RSRP是否为阈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不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1、在作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计划的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进行了包括无线接入、核心网、服务等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

2、例如,在3gpp中开始了e-utra(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作为面向第3.9代和第4代的面向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当前也在3gpp中进行了e-utra的扩展技术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需要说明的是,e-utra也称为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lte:注册商标),也将扩展技术称为lte-advanced(lte-a)、lte-advanced pro(lte-a pro)。

3、此外,在3gpp中开始了nr(new radio或nr radio access:新无线或nr无线接入)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作为面向第5代(5th generation:5g)的面向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当前也在3gpp中进行了nr的扩展技术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

4、现有技术文献

5、非专利文献

6、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8.331v17.2.0,“nr;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s”pp27-59,pp278-326,pp332-1158

7、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8.321v17.0.0,“nr;medium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 specification”pp17-104,pp113-142,pp145-232

8、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8.212v17.2.0,“nr;multiplexing and channelcoding”

9、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8.214v17.2.0,“nr;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data”

10、非专利文献5:3gpp ts 23.304v17.2.1,“nr;proximity based services(prose)in the 5g system(5gs)”

11、非专利文献6:3gpp ts 38.300v17.1.0,“nr;nr and ng-ran overalldescription;stage 2”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在3gpp中,作为nr的扩展技术,研究了不经由核心网,而直接使终端装置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侧链路(sidelink)这一技术,而且开始了在终端装置间增加其他终端装置,来支持终端装置间的通信的技术(ue-to-ue relay:ue到ue中继)的研究。

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高效地进行通信控制的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4、技术方案

5、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采用如下方案。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从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装置的侧链路发送;以及处理部,由接收到的所述侧链路发送测定侧链路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所述处理部判断所述sl-rsrp是否为阈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不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

6、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方法,其中,接收从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装置的侧链路发送,由接收到的所述侧链路发送测定侧链路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sidelink 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判断所述sl-rsrp是否为阈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不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

7、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安装于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发挥如下功能:接收从所述第二终端装置向所述第一终端装置的侧链路发送;由接收到的所述侧链路发送测定侧链路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sl-rsrp(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判断所述sl-rsrp是否为阈值以上,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在判断为所述sl-rsrp不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将所述第二终端装置接近通知给上层。

8、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包括性或具体的方案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9、有益效果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终端装置、方法以及集成电路能实现高效的通信控制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三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一种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三终端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一种安装于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三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第三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2.一种经由第一终端装置与第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拓真山田升平坪井秀和井上恭辅三宅太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