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智能烹饪锅盖及智能烹饪套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智能烹饪锅盖及智能烹饪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120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烹饪锅盖及智能烹饪套件,锅盖包括:锅盖本体和把手部连接;锅盖主板和蓄能部连接,且设置于锅盖本体或者把手部内部;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分别设置于把手部相对两个端面的内部,用于通过锅盖主板向蓄能部无线充电;其中,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均包括处于无线充电接收的第一工作状态和防止反向充电的第二工作状态;第一接收线圈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二接收线圈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第二接收线圈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接收线圈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充电过程中,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一个处于充电,另一个则处于防反充状态,保证对于蓄能部的顺利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烹饪锅盖及智能烹饪套件


技术介绍

1、电磁炉和电陶炉等电加热载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们为现代家庭厨房带来了诸多便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高效的烹饪方式,节能环保,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清洁,以及多功能性。

2、然而,这些电加热载具在烹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由于难以实时监控锅内的状态变化,若发生溢锅等意外情况,可能会导致电加热载具的损坏。

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一些智能锅类产品提出了在锅盖上设置检测模块的方案,以此对锅内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然而,由于检测模块需要电能来运行,有线供电方式在烹饪过程中可能会带来风险。而如果采用电池供电,无论是设置充电口还是在锅盖上使用可拆卸的电池,都可能让水汽侵入锅盖内的电路板,导致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烹饪锅盖及智能烹饪套件,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电加热载具的烹饪过程中难以安全监控锅内的状态变化的缺陷,实现一种安全可靠且使用方便的烹饪状态监控方案。

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锅盖,包括:锅盖本体、把手部、锅盖主板、蓄能部、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所述锅盖本体和所述把手部连接;所述锅盖主板和所述蓄能部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锅盖本体或者所述把手部内部;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分别设置于所述把手部相对两个端面的内部,用于通过所述锅盖主板向所述蓄能部无线充电;其中,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均包括处于无线充电接收的第一工作状态和防止反向充电的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把手部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形状与所述把手部的形状相适合;所述把手部包括相对的两个窄面和相对的两个宽面;其中,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套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外部,且靠近所述把手部的窄面一侧设置。

4、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件的实施方式。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分别在对应侧的所述把手部的窄面上的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把手部的窄面。

6、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的实施方式。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分别在所述把手部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把手部的宽面。

8、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的实施方式。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锅盖主板上设置有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接收芯片;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串联设置,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收线圈串联设置,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收芯片连接;所述接收芯片与所述蓄能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并联设置。

10、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接收电路的实施方式。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线接收电路还包括:接收电容、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一接收电阻、第二接收电阻、第三接收电阻、第三二极管和第三接收线圈;

12、所述接收电容和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并联后,接入所述接收芯片,用于对电路内的电流进行滤波;

13、所述第二电解电容与所述蓄能部并联设置,用于对所述蓄能部进行滤波;

14、所述第一接收电阻和所述第二接收电阻并联设置后,接入所述接收芯片,并分别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并联,用于检测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的电压;

15、所述第三二极管和所述第三接收线圈并联后,接入所述接收芯片,所述第三接收线圈的另一端接入所述蓄能部,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用于对电路内的电流进行整流。

16、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无线接收电路的实施方式。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套件,包括:锅盖支架、无线充电线圈和上述的智能烹饪锅盖;所述锅盖支架设置有两个间隔的支撑凸起,两个所述支撑凸起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把手部的容纳槽;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在所述锅盖支架的内部对应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或者所述第二接收线圈配合,对所述蓄能部进行无线充电。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支撑凸起。

19、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的实施方式。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支撑凸起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把手部的窄面宽度,且小于所述把手部的宽面宽度。

21、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凸起的实施方式。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设置于所述锅盖支架的内部,并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连接。

23、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板的实施方式。

24、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烹饪锅盖及智能烹饪套件,通过在把手部内设置相对的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把手部的哪一侧放入锅盖支架内时,均能够通过第接收线圈与充电线圈的对位,实现对蓄能部的充电,并且在充电过程中,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一个处于充电,另一个则处于防反充状态,保证对于蓄能部的顺利充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本体(10)、把手部(20)、锅盖主板(30)、蓄能部(40)、第一接收线圈(50)和第二接收线圈(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20)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的形状与所述把手部(20)的形状相适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50)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60)分别在对应侧的所述把手部(20)的窄面上的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把手部(20)的窄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50)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60)分别在所述把手部(2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把手部(20)的宽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主板(30)上设置有无线接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电路还包括:接收电容(100)、第一电解电容(110)、第二电解电容(120)、第一接收电阻(130)、第二接收电阻(140)、第三接收电阻(150)、第三二极管(160)和第三接收线圈(170);

7.一种智能烹饪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支架(180)、无线充电线圈(190)和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烹饪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90)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支撑凸起(18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烹饪套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凸起(181)的间隔距离大于所述把手部(20)的窄面宽度,且小于所述把手部(20)的宽面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烹饪套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板(200),所述充电板(200)设置于所述锅盖支架(180)的内部,并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190)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本体(10)、把手部(20)、锅盖主板(30)、蓄能部(40)、第一接收线圈(50)和第二接收线圈(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20)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件(21),所述支撑件(21)的形状与所述把手部(20)的形状相适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50)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60)分别在对应侧的所述把手部(20)的窄面上的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所述把手部(20)的窄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线圈(50)和所述第二接收线圈(60)分别在所述把手部(2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把手部(20)的宽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烹饪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主板(30)上设置有无线接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宇杜毅林罗晗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慧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