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9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器件包括电器件壳体、蓄水槽和若干个产电单元,产电单元设置在电器件壳体内壁上和/或蓄水槽内,产电单元包括基底、两个电极和氧化物纳米层,两个电极间隔设置在基底上,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两个电极和基底上。上述方案能够利用氧化物纳米层、电极和基底组成的产电单元在湿气刺激下产电,无需其他能源驱动,且对电器件的整体改进小,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利用环境中的低品位能源,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件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空气除湿技术包括冷却除湿、吸附除湿、吸收除湿、膜除湿等。其中的冷却除湿,通过将湿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后的干空气排放到环境中调节环境湿度,除湿机在工作过程中相对耗能高,收集到蓄水池的水一般直接倾倒。

2、现有将产电和除湿结合起来的设备都是利用温差发电技术,或者通过渗透膜产生大流量和大压差推动涡轮机发电,温差发电需要依托工作时产生的冷热温差,不工作时无温差,并且在除湿内部紧凑的部件中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所以,无论是涡轮机发电还是传统发电均受限于场地等条件,发电成本高,结构复杂,也不能和移动式除湿机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所述电器件包括电器件壳体、蓄水槽和若干个产电单元,所述产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件包括电器件壳体、蓄水槽和若干个产电单元,所述产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器件壳体内壁上和/或所述蓄水槽内,所述产电单元包括基底、两个电极和氧化物纳米层,两个所述电极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两个所述电极和所述基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器件壳体内壁上,两个所述电极由电极原料分别敷设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氧化物纳米层包括并行相接的第一氧化物纳米层和第二氧化物纳米层,所述第一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其中一个电极上,所述第二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另一个电极上,且所述第一氧化物纳米层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湿气产电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件包括电器件壳体、蓄水槽和若干个产电单元,所述产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器件壳体内壁上和/或所述蓄水槽内,所述产电单元包括基底、两个电极和氧化物纳米层,两个所述电极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底上,所述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两个所述电极和所述基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电器件壳体内壁上,两个所述电极由电极原料分别敷设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氧化物纳米层包括并行相接的第一氧化物纳米层和第二氧化物纳米层,所述第一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其中一个电极上,所述第二氧化物纳米层敷设在另一个电极上,且所述第一氧化物纳米层和第二氧化物纳米层的氧化物纳米材料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电单元设置在所述蓄水槽内,两个所述电极由电极原料分别敷设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其中一个电极设置在水面以下,另一个电极设置在水面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材料包括聚合物薄膜,所述电极包括无机导电材料或金属导电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丁宏庆姜宇光朱丽刘洪李海滨张学斌王学军程磊王铁成娄小军李金峰孙立峰孙丽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