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90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包括转盘机构、导正机构、锁帽机构和卸胎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本体和至少一个夹持滑台;所述夹持滑台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夹持滑台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一导正间隔,所述转盘本体带动夹持滑台转动,使气门咀的末端通过所述导正间隔;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锁帽机构带动一锁帽锁接至该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卸胎机构夹持该内胎,所述夹持滑台松开该气门咀,所述卸胎机构带动该内胎移动至一收胎杆上。减少了人工锁帽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


技术介绍

1、内胎,是指用于保持轮胎内压、带有轮胎气门嘴的圆环形弹性管。其包括橡胶胎体、气门和螺母等,该气门嘴用以充气并使空气在内胎内保持一定压力。内胎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耐热性、弹性、耐老化性及较小的永久变形。内胎作为充气减振用承气容器,使用于卡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人力车轮胎内腔的辅助承气压容器,按所含主要材质可分为天然胶内胎和丁基胶内胎。现有的锁帽方式,通常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内胎的螺帽锁接在气门咀上,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所述锁帽装置包括转盘机构、导正机构、锁帽机构和卸胎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本体和至少一个夹持滑台,所述夹持滑台设置在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盘本体能转动以带动所述夹持滑台依次对应一夹胎位置、所述导正机构、所述锁帽机构和所述卸胎机构;所述夹持滑台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夹持滑台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一导正间隔,所述转盘本体带动夹持滑台转动,使气门咀的末端通过所述导正间隔;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锁帽机构带动一锁帽锁接至该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卸胎机构夹持该内胎,所述夹持滑台松开该气门咀,所述卸胎机构带动该内胎移动至一收胎杆上。

3、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滑台包括夹爪部、滑台部和转动部,所述滑台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滑台部,所述滑台部带动所述转动部沿着转盘本体的径向移动在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所述夹爪部连接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能带动所述夹爪部转动在一工作位置和一装拆位置;所述夹爪部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

4、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转动部位于伸出位置,所述夹爪部位于装拆位置,所述夹持部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转动部位于伸出位置,所述夹爪部位于工作位置;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滑台部带动所述转动部从缩回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卸胎机构时,所述夹持部位于装拆位置,所述转动部位于缩回位置。

5、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爪部位于装拆位置时,所述夹爪部夹持的气门咀沿竖向设置;所述夹爪部位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夹爪部夹持的气门咀沿转盘本体的径向布置,该气门咀的末端位于转盘本体的径向外侧。

6、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上下间隔开的上导板和下导板,所述上导板和下导板之间形成水平延伸的所述导正间隔。

7、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锁帽机构包括螺帽供应部件和螺帽锁接部件;所述螺帽供应部件包括振动盘和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连接所述振动盘,所述螺帽锁接部件包括螺帽移动部件和螺帽夹持部件,螺帽夹持部件用以夹持直线振动器上的螺帽,所述螺帽移动部件用以带动所述螺帽夹持部件移动以锁接至所述气门咀。

8、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卸胎机构包括卸胎座、卸胎移动机构和卸胎夹持机构;所述卸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卸胎座上,所述卸胎夹持机构用以夹持内胎,所述收胎杆连接所述卸胎座,所述卸胎移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卸胎夹持机构移动以带动内胎套在所述收胎杆上。

9、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转盘本体转动。

1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所述夹持滑台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夹持滑台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一导正间隔,所述转盘本体带动夹持滑台转动,使气门咀的末端通过所述导正间隔;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锁帽机构带动一锁帽锁接至该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卸胎机构夹持该内胎,所述夹持滑台松开该气门咀,所述卸胎机构带动该内胎移动至一收胎杆上。减少了人工锁帽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帽装置包括转盘机构、导正机构、锁帽机构和卸胎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本体和至少一个夹持滑台,所述夹持滑台设置在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盘本体能转动以带动所述夹持滑台依次对应一夹胎位置、所述导正机构、所述锁帽机构和所述卸胎机构;所述夹持滑台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夹持滑台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一导正间隔,所述转盘本体带动夹持滑台转动,使气门咀的末端通过所述导正间隔;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锁帽机构带动一锁帽锁接至该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卸胎机构夹持该内胎,所述夹持滑台松开该气门咀,所述卸胎机构带动该内胎移动至一收胎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滑台包括夹爪部、滑台部和转动部,所述滑台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滑台部,所述滑台部带动所述转动部沿着转盘本体的径向移动在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所述夹爪部连接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能带动所述夹爪部转动在一工作位置和一装拆位置;所述夹爪部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转动部位于伸出位置,所述夹爪部位于装拆位置,所述夹持部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转动部位于伸出位置,所述夹爪部位于工作位置;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滑台部带动所述转动部从缩回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卸胎机构时,所述夹持部位于装拆位置,所述转动部位于缩回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部位于装拆位置时,所述夹爪部夹持的气门咀沿竖向设置;所述夹爪部位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夹爪部夹持的气门咀沿转盘本体的径向布置,该气门咀的末端位于转盘本体的径向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上下间隔开的上导板和下导板,所述上导板和下导板之间形成水平延伸的所述导正间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帽机构包括螺帽供应部件和螺帽锁接部件;所述螺帽供应部件包括振动盘和直线振动器,所述直线振动器连接所述振动盘,所述螺帽锁接部件包括螺帽移动部件和螺帽夹持部件,螺帽夹持部件用以夹持直线振动器上的螺帽,所述螺帽移动部件用以带动所述螺帽夹持部件移动以锁接至所述气门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胎机构包括卸胎座、卸胎移动机构和卸胎夹持机构;所述卸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卸胎座上,所述卸胎夹持机构用以夹持内胎,所述收胎杆连接所述卸胎座,所述卸胎移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卸胎夹持机构移动以带动内胎套在所述收胎杆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转盘本体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帽装置包括转盘机构、导正机构、锁帽机构和卸胎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本体和至少一个夹持滑台,所述夹持滑台设置在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盘本体能转动以带动所述夹持滑台依次对应一夹胎位置、所述导正机构、所述锁帽机构和所述卸胎机构;所述夹持滑台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夹持滑台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导正机构包括一导正间隔,所述转盘本体带动夹持滑台转动,使气门咀的末端通过所述导正间隔;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锁帽机构带动一锁帽锁接至该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锁帽机构时,所述卸胎机构夹持该内胎,所述夹持滑台松开该气门咀,所述卸胎机构带动该内胎移动至一收胎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滑台包括夹爪部、滑台部和转动部,所述滑台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本体上,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滑台部,所述滑台部带动所述转动部沿着转盘本体的径向移动在一伸出位置和一缩回位置,所述夹爪部连接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能带动所述夹爪部转动在一工作位置和一装拆位置;所述夹爪部可夹持内胎的气门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胎气门咀的锁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夹胎位置时,所述转动部位于伸出位置,所述夹爪部位于装拆位置,所述夹持部夹持一内胎的气门咀;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导正机构时,所述转动部位于伸出位置,所述夹爪部位于工作位置;所述夹持滑台对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声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