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77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其中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一侧设有消毒腔,所述过滤槽与消毒腔之间设有生物反应腔;所述消毒腔内设有消毒装置,过滤槽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槽与生物反应腔之间通过吸取装置连接。通过尾水抽入过滤槽内,经过过滤板的作用,然后经过MBR膜生物反应器的作用,最后经过消毒装置的杀菌后,尾水可以排入池塘内;本设备在运行时,所需人力少,设备投资少,污水处理及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池塘尾水处理,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针对池塘生化尾水总氮及硝酸盐氮进一步去除的设备较少;另外,池塘尾水生化尾水普标存在着较高的细菌和病毒含量,在池塘直接进行回用使用,容易引起池塘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目前市场主要以超滤和纳滤膜为主要的膜处理工艺进行池塘尾水中病毒及细菌的过滤处理,但采用超滤和纳滤膜等方式处理存在中投资及运行成本高且病毒及细菌消杀不彻底的问题;采用膜法深度处理生化尾水无法对尾水中的硝态氮和总氮进行去除,经过膜法过滤后的尾水其总氮和硝态氮的浓度依然很高;同时,采用膜法进行生化尾水的深度处理,存在着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及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滤槽,所述滤槽的一侧设有消毒腔,所述滤槽与消毒腔之间设有生物反应腔;

4、所述消毒腔内设有消毒装置,滤槽内设有过滤板,所述滤槽与生物反应腔之间通过吸取装置连接。>

5、优选的,所述生物反应腔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

6、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

7、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设于消毒腔的内壁上;

8、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伸入消毒腔内,所述进水管位于紫外线杀菌灯的下方,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抽水泵位于生物反应腔与消毒腔之间;

9、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伸入生物反应腔内,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的进水端连接;

10、微纳米气泡机,所述微纳米气泡机设于壳体顶端;

11、l形管,所述l形管的一端伸入消毒腔内,所述l形管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与微纳米气泡机连接,所述l形杆位于进水管的下方。

12、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均匀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l形管上均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出水孔和排气孔均位于消毒腔内。

13、优选的,所述吸取装置包括:

14、第一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抽水泵位于滤槽与生物反应腔之间;

15、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滤槽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的进水端连接;

16、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伸入生物反应腔内。

17、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与分离腔之间还设有辅助过滤装置,所述辅助过滤装置包括:

18、外环体,外环体套设于过滤板的外壁上,外环体底端均匀设有若干弹块;

19、第一凹槽,分离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弹块与第一凹槽之间设有晃动弹簧,外环体滑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

20、晃动块,晃动块设于过滤板上,晃动块与过滤板同心设置,晃动块内设有晃动腔,晃动腔的内壁上设有凹槽和凸起,凹槽和凸块间隔设置;

21、电机,电机设于滤槽的内壁底端;

22、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晃动块,第一转轴与晃动块之间滑动连接;

23、套块,套块套设于第一转轴上,套块位于晃动腔内,套块的外壁上设有触发杆,触发杆远离套块一端转动设有滑动轮,滑动轮位于晃动腔内;

24、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中部固定套接于第一转轴上,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刮杆,第二刮杆与分离腔的内壁接触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刮杆均位于过滤板的下方,第二连接杆于滤槽的内壁底端接触连接;

25、第一连接杆,若干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刮杆,第一刮杆与分离腔的内壁接触连接,第一连接杆底端设有推动板,推动板底端与过滤板顶端接触连接,第一刮杆位于过滤板上方。

2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弧形,所述推动板为弧形。

27、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

28、挤压块,挤压块设于箱体的侧壁上,挤压块内设于挤压腔和收集腔,收集腔位于挤压腔的下方,挤压腔与收集腔之间通过过滤网连接;

29、挤压电机,挤压电机通过固定块设于挤压腔的内壁上;

30、排出孔,排出孔设于分离腔的内壁上,分离腔与挤压腔之间通过排出孔连接,排出孔的内壁顶端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滑动连接有封闭块,封闭块与移动槽的内壁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

31、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挤压电机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伸入挤压腔内,第二转轴上套接有螺旋片;

32、出料管,出料管设于挤压块上,出料管与挤压腔连通;

33、回液管,回液管的一端与收集腔连接,回液管的另一端穿过箱体与分离腔连接。

34、优选的,所述挤压腔倾斜设置,所述挤压腔由箱体向出料管方向直径不断减小,所述第二转轴与挤压腔同轴设置。

35、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了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方法,应用有如上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36、步骤1:将尾水抽入滤槽内,待尾水过滤后,通过吸取装置将过滤后的尾水抽入生物反应腔内;

37、步骤2:过滤后的尾水在生物反应腔中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

38、步骤3:在生物反应腔中尾水反应完成后,消毒装置对尾水进行杀菌处理;

39、步骤4:杀菌完成后,将完成杀菌的尾水重新排水池塘内。

4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通过尾水抽入滤槽内,经过过滤板的作用,然后经过mbr膜生物反应器的作用,最后经过消毒装置的杀菌后,尾水可以排入池塘内;本设备在运行时,所需人力少,设备投资少,污水处理及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

4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反应腔(3)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消毒装置包括:设于消毒腔(4)的内壁上的紫外线杀菌灯(17),进水管(15)一端伸入消毒腔(4)内,进水管(15)位于紫外线杀菌灯(17)的下方,进水管(15)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11)的出水端连接,第二抽水泵(11)位于生物反应腔(3)与消毒腔(4)之间,第三管道(10)的一端伸入生物反应腔(3)内,第三管道(10)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11)的进水端连接,微纳米气泡机(12)设于壳体(1)顶端,L形管(13)的一端伸入消毒腔(4)内,L形管(13)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与微纳米气泡机(12)连接,L形杆(13)位于进水管(15)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5)上均匀设有若干出水孔(16),所述L形管(13)上均匀设有若干排气孔(14),所述出水孔(16)和排气孔(14)均位于消毒腔(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吸取装置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第一抽水泵(6),第一抽水泵(6)位于过滤槽(2)与生物反应腔(3)之间,第一管道(7)的一端与过滤槽(2)连接,第一管道(7)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6)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管道(8)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6)的出水端连接,第二管道(8)的另一端伸入生物反应腔(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滤板(5)与分离腔(2)之间还设有辅助过滤装置,辅助过滤装置包括:套设于过滤板(7)的外壁上的外环体(50),外环体(50)底端均匀设有若干弹块(27),分离腔(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凹槽(29),第一凹槽(26)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30),弹块(27)与第一凹槽(29)之间设有晃动弹簧(28),外环体(50)滑动连接于第二凹槽(30)内,晃动块(26)设于过滤板(5)上,第一转轴(19)的一端与电机(18)连接,电机(18)设于过滤槽(2)的内壁底端,第一转轴(19)的另一端穿过晃动块(23),第一转轴(19)与晃动块(23)之间滑动连接,若干第一连接杆(20)的一端与第一转轴(1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晃动块(23)与过滤板(5)同心设置,晃动块(23)内设有晃动腔(24),晃动腔(24)的内壁上设有凹槽(26)和凸起(25),凹槽(26)和凸块(25)间隔设置,套块(33)套设于第一转轴(19)上,套块(33)位于晃动腔(24)内,套块(33)的外壁上设有触发杆(34),触发杆(34)远离套块(33)一端转动设有滑动轮(35),滑动轮(35)位于晃动腔(24)内,第二连接杆(31)的中部固定套接于第一转轴(19)上,第二连接杆(3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刮杆(32),第一连接杆(2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刮杆(22),第一连接杆(20)底端设有推动板(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箱体(1)上还设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包括:设于箱体(1)的侧壁的上挤压块(37),挤压块(37)内设于挤压腔(42)和收集腔(41),挤压腔(42)与收集腔(41)之间通过过滤网(38)连接,挤压电机(44)通过固定块设于挤压腔(38)的内壁上,排出孔(39)设于分离腔(2)的内壁上,排出孔(39)的内壁顶端设有移动槽(49),移动槽(49)的内滑动连接有封闭块(47),封闭块(47)与移动槽(49)的内壁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48),第二转轴(45)的一端与挤压电机(4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轴(45)的另一端伸入挤压腔(42)内,第二转轴(45)上套接有螺旋片(46),出料管(43)设于挤压块(37)上,出料管(43)与挤压腔(42)连通,回液管(40)的一端与收集腔(41)连接,回液管(40)的另一端穿过箱体(1)与分离腔(2)连接。

10.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方法,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的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物反应腔(3)内设有mbr膜生物反应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消毒装置包括:设于消毒腔(4)的内壁上的紫外线杀菌灯(17),进水管(15)一端伸入消毒腔(4)内,进水管(15)位于紫外线杀菌灯(17)的下方,进水管(15)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11)的出水端连接,第二抽水泵(11)位于生物反应腔(3)与消毒腔(4)之间,第三管道(10)的一端伸入生物反应腔(3)内,第三管道(10)的另一端与第二抽水泵(11)的进水端连接,微纳米气泡机(12)设于壳体(1)顶端,l形管(13)的一端伸入消毒腔(4)内,l形管(13)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与微纳米气泡机(12)连接,l形杆(13)位于进水管(15)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5)上均匀设有若干出水孔(16),所述l形管(13)上均匀设有若干排气孔(14),所述出水孔(16)和排气孔(14)均位于消毒腔(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吸取装置包括:设于壳体(1)内的第一抽水泵(6),第一抽水泵(6)位于过滤槽(2)与生物反应腔(3)之间,第一管道(7)的一端与过滤槽(2)连接,第一管道(7)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6)的进水端连接,第二管道(8)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6)的出水端连接,第二管道(8)的另一端伸入生物反应腔(3)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处理用岸基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滤板(5)与分离腔(2)之间还设有辅助过滤装置,辅助过滤装置包括:套设于过滤板(7)的外壁上的外环体(50),外环体(50)底端均匀设有若干弹块(27),分离腔(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凹槽(29),第一凹槽(26)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30),弹块(27)与第一凹槽(29)之间设有晃动弹簧(28),外环体(50)滑动连接于第二凹槽(30)内,晃动块(26)设于过滤板(5)上,第一转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开练何玄辉张英毅苏泽坤成旺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吉喆百年绿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