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66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技术公开了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箱,上述蓄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上述蓄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顶部搭接有水箱盖,所述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输送槽,且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槽的内壁,输送输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头,且喷头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的内壁。本技术通过水泵、蓄水箱、输送管、输送槽和喷头的设置,在设备工作时,喷头喷出的水源对幼苗进行浇灌,使大多数幼苗保持在良好的状态,避免了幼苗过于干燥而导致幼苗坏死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该结构较为简单,浇灌时无须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有效节省了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补秧,具体为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


技术介绍

1、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而在稻苗植入时,需要及时对插秧机进行补秧,而现有的设备在工作时,较难对秧苗进行保护,这就导致秧苗受到暴晒而导致秧苗脱水,枯萎和损坏等情况,这就需要用到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

2、专利文件cn208387262u公开了一种“水稻插秧机的自动补秧装置,安装在插秧机总成上,它包括主框架、盘秧支架、送秧机构、拔秧机构、控制机构以及电源;主框架用于固定装置零部件和与插秧机总成连接;盘秧支架用于盘秧摆放倚靠;送秧机构安装在主框架的下方,其主要由送秧减 速电机组、弯板链条、送秧链板和链条支撑滑轨组成;控制机构包括缺秧传感器、送秧传感器、补秧传感器、苗箱对位传感器和主控器,缺秧传感器安装在盘秧支架上、倚靠盘秧的表面,送秧传感器安装在弯板链条与拨叉之间的主框架上,补秧传感器安装在插秧机苗箱的前端下方,苗箱对位传感器安装在插秧机苗箱的侧边下方。本技术能自动完成盘秧的补加,降低插秧作业劳动强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上述设备通过苗箱对位传感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3),上述蓄水箱(2)的顶部开设有入水口(4),所述入水口(4)的顶部搭接有水箱盖(5),所述水泵(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6),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输送槽(7),且输送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槽(7)的内壁,所述输送槽(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头(8),且喷头(8)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

【技术特征摘要】

1.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3),上述蓄水箱(2)的顶部开设有入水口(4),所述入水口(4)的顶部搭接有水箱盖(5),所述水泵(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6),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输送槽(7),且输送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槽(7)的内壁,所述输送槽(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喷头(8),且喷头(8)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0),且第一螺纹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壁,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杆(11),所述螺纹套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表面搭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两侧开设有卡槽(14),且卡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自动补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辉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耕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