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复合材料及超高量污泥减排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32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状复合材料及超高量污泥减排污水处理方法。复合材料由多孔性结构粉体作填料,或由多孔性结构粉体和非孔性粉体组合作填料;与中链固体脂肪酸活性组分复配结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同覆接长链脂肪酸酰胺的粉状生物载体或包括具有协同效应增效剂的覆接长链脂肪酸酰胺的粉状生物载体混配使用。通过关闭剩余污泥出口阀,加入到运行中的生物处理池中,和原活性污泥共存,进入好氧池、二次沉淀池再返回厌氧池、循环生成新生物生态,内循环达到不排泥或几乎不排泥的污水生物处理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状复合水处理材料及超高量污泥减排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泥减排材料和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1、生物法处理污水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活性污泥生物法处理污水。主要应用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一般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也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

2、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为清水;下层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活性污泥生法处理污水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实现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处理后的上层清液可以经消毒后达标排放。但60~80%的污染物形成的剩余污泥去污泥处置系统。据“智研咨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多孔性结构粉体作填料、或由多孔性结构粉体和非孔性粉体组合作填料;与中链固体脂肪酸活性组分复配结合组成,该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05*1000~1.35*1000kg/m3,粒径为10~325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结构粉体为多孔活性炭、木炭粉、焦炭粉、磺化煤粉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所述非孔性粉体为煤粉、煤矸石粉中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中链固体脂肪酸活性组分为葵酸、月桂酸、肉蔻酸、棕榈酸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活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多孔性结构粉体作填料、或由多孔性结构粉体和非孔性粉体组合作填料;与中链固体脂肪酸活性组分复配结合组成,该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的密度为1.05*1000~1.35*1000kg/m3,粒径为10~325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结构粉体为多孔活性炭、木炭粉、焦炭粉、磺化煤粉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所述非孔性粉体为煤粉、煤矸石粉中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中链固体脂肪酸活性组分为葵酸、月桂酸、肉蔻酸、棕榈酸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活性炭,煤粉或煤矸石粉,月桂酸组成;所述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中,所述活性炭和煤粉或煤矸石粉质量比为100:(0~10),所述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中活性炭、煤粉或煤矸石粉之和组成的填料与月桂酸质量比为(100~500):100,该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密度为1.02*1000~1.25*1000kg/m3,粒径为5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活性炭,煤粉或煤矸石粉,月桂酸组成;所述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中,所述活性炭和煤粉或煤矸石粉质量比为100:(0~10),所述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中活性炭、煤粉或煤矸石粉之和组成的填料与月桂酸质量比为(100~500):100,该污水处理粉状复合材料密度为1.02*100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尨张晓敏郝振文李大忠李葰王天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依有机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