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及其在染色体制片上的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及其在染色体制片上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421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细胞遗传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包括茎秆环剥、在切口上下部涂抹薄荷油,在切口处涂抹萘乙酸溶液和蜂蜜,再用透明的高压繁殖盒包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茎生根尖制作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一次性获取的根尖数量多,且取根尖后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得制片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分散相好、形态清晰,所得染色体鉴定结果准确、可靠;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人力、物力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大豆属植物的大规模染色体鉴定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遗传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还涉及该方法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上的用途。


技术介绍

1、大豆(glycine max)是全世界重要的蛋白质和食用油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但是随着全球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亟需培育新的高产、高蛋白或高油的大豆品种,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2、要培育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首先需要有相应的种质资源,而野生大豆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种质资源,其多样性远超栽培大豆,如不同的野生大豆分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高、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或适应性强等各种不同的优点,因此,野生大豆是改良栽培大豆品种极为重要的种质基础。大豆属(glycine)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一般为2n=2x=40和2n=4x=80,但是在野生大豆中也观测到非整倍体,如在一年生野生大豆中存在2n=38的个体,在多年生野生大豆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中存在2n=78的个体;此外,野生大豆的染色体数目多而小,而且染色体间差异小,核型分析比较困难(高霞等.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717-719)。在利用野生大豆进行大豆育种或大豆进化研究过程中,需要对野生大豆及其与栽培大豆之间的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数目、组成、带型和原位杂交等分析,以便对野生大豆资源更好地利用。

3、染色体制片是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基础。目前大豆属植物的染色体鉴定多采用种子萌发获取根尖分生组织。通常仅20%的种子根尖能产生大量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findley等.current protocols in plant biology,2017,2,78-88),故通过种子根鉴定对于纯系材料是可行的。但是用种子初生根进行染色体鉴定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很可能造成珍贵遗传材料或育种后代丢失,因此,对于需要鉴定的珍贵单个遗传或育种材料不宜采用此种染色体制片方法。同时,种子产生的根尖并不能准确反应母本的染色体信息。因此,亟需寻找一种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材料及其染色体制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目前大豆属植物利用种子根进行染色体制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上的应用。

3、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本专利技术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茎秆环剥:在大豆属植物的初花期,于植株基部距离地面5~10cm处,用锋利刀片横向将韧皮部呈双环状切开,勿伤木质部,双环间距1~1.5cm,剥离掉完整的一圈韧皮后,刮净切口形成层;

6、(2)茎生根尖的诱导:①在茎秆基部、以及茎秆切口上部的分枝处涂抹薄荷油;②用棉签在步骤(1)所述的切口处端部均匀地涂抹生根调节剂、以及10%蜂蜜,③用高压繁殖盒包裹切口并使切口位于高压繁殖盒的几何中心,④用基质填满高压繁殖盒并用线绳缠绕固定,⑤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高压繁殖盒,⑥最外层用铝箔纸包裹高压繁殖盒;⑦将木棍(或其他类似木棍的替代物)插入土中,然后用绳子将环剥的茎秆绑到木棍上进行固定;⑧高压繁殖进行15~25天;

7、(3)根尖获取:在晴天的上午9:00~11:00,依次打开铝箔纸和黑色塑料薄膜,查看不定根生长情况;若见不定根生成,打开高压繁殖盒,用镊子于距离不定根尖端1~2cm处夹取根尖,并将根尖用水洗净,放入带有双蒸水的ep管中,即获得大豆属植物的茎生根尖。

8、上述方法步骤(3)中,若仍需收集根尖,则按步骤(2)所述方法重新安装高压繁殖盒,每隔5~10天夹取根尖,直至取够根尖或压条不再长根。

9、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属植物是指大豆(g.max)、野生大豆(g.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is)、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或烟豆(g.tabacina)等大豆属(glycine)内不同种的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种及其衍生后代。

10、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生根调节剂是指萘乙酸溶液,所述萘乙酸溶液为重量体积比为100~200mg/l的萘乙酸溶液。所述萘乙酸可于市场上购买。

11、所述萘乙酸溶液的配制方法:先用少量乙醇将萘乙酸粉剂溶解,然后再加水到所需浓度。

12、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10%蜂蜜是指重量百分比为10%的蜂蜜。

13、上述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基质可于市场上购买;如丹麦进口的品氏泥炭土等。所述基质的使用方法:按照质量比为1.4~1.5:1的比例向品氏泥炭土(型号0-6)中加水,混合均匀即可。

14、上述方法步骤(2)或(3)中所述的高压繁殖盒的材质为透明塑料。高压繁殖盒可在市场上购买,或用透明塑料瓶自制。以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为例,其具体制作方法为:沿着矿泉水瓶瓶口锥体与瓶体圆柱体交界线剪开,再用枝剪垂直于瓶底剪开瓶体,随后切口连着瓶底剪至瓶底中心处,并在瓶底中心处制作与茎秆环剥处直径大小一致的小孔。

15、上述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根尖是指色白且根冠区直径大于0.5mm的幼嫩根尖。

16、上述方法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上的应用。

17、上述方法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鉴定上的应用。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茎生根尖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上的应用;所述的茎生根尖按照上述方法制备。

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茎生根尖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鉴定上的应用;所述的茎生根尖按照上述方法制备。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茎生根尖进行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1)根尖预处理:在室温下,将上述方法中所得的茎生根尖用浓度为0.002mol/l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2~3h;

22、(2)固定:在4℃下,将经步骤(1)预处理后的茎生根尖于3:1乙醇/冰醋酸溶液中固定12~24h;

23、(3)保存:将固定后的茎生根尖依次通过95%、80%和70%乙醇梯度置换,每次置换停留20~30min,将固定液中的乙酸从茎生根尖的分生组织中置换掉,然后在-20℃下储存于70%乙醇中;

24、(4)酶解:用蒸馏水将储存的茎生根尖洗涤3次,然后用锋利刀片切掉根尖分生组织前端的根冠区和后端的伸长区,再将根尖分生组织放入0.2ml pcr管中;在37℃下,按每个根尖加入混合酶液20μl的比例加入混合酶液,酶解50~60min;

25、(5)制片:将酶解后的根尖分生组织通过压片、涂片、滴片或蒸片等方法完成染色体制片;

26、(6)镜检:在光学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20×)寻找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然后用高倍油镜(100×)观察染色体;选择染色体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细胞进行摄像。

27、上述方法步骤(4)中所述混合酶液的组成成分及其体积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3)中,若仍需收集根尖,则按步骤(2)所述方法重新安装高压繁殖盒,每隔5~10天夹取根尖,直至取够根尖或压条不再长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属植物是指大豆(G.max)、野生大豆(G.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is)、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或烟豆(G.tabacina)等大豆属(Glycine)内不同种的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种及其衍生后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2)或(3)中所述的高压繁殖盒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3)中所述的根尖是指色白且根冠区直径大于0.5mm的幼嫩根尖。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上的应用。

7.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鉴定上的应用。

8.茎生根尖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上的应用;所述的茎生根尖按照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

9.茎生根尖在大豆属植物染色体鉴定上的应用;所述的茎生根尖按照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

10.一种利用茎生根尖进行大豆属植物染色体制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导大豆属植物茎生根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3)中,若仍需收集根尖,则按步骤(2)所述方法重新安装高压繁殖盒,每隔5~10天夹取根尖,直至取够根尖或压条不再长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属植物是指大豆(g.max)、野生大豆(g.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is)、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或烟豆(g.tabacina)等大豆属(glycine)内不同种的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种及其衍生后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2)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旭王红林吴子周杜周和左艳春郭俊英寇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