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020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窗帘,包括:吊臂;驱动装置,其连接于所述吊臂上,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有蓄电池;窗帘本体,其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窗帘本体上设置有反光层与吸光层;温差发电模块,其具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上,所述热电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吸光层上,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本技术可减少电动窗帘工作使用所需要的耗电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且直接利用阳光照射于窗帘本体的反光层与吸光层位置以形成温差,减少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体积,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窗帘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电动窗帘,电动窗帘可自动开合,从而减少人工操作。电动窗帘内设置有驱动电机、环形皮带与滑车,环形皮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车,将窗帘连接于滑车上,由驱动电机带动环形皮带回转运动,从而带动窗帘移动,而驱动电机的工作需要提供电能,为了实现环保节能,市面上一些电动窗帘选择太阳能充电的方式进行供电,但加装太阳能板等设计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导致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更加实用、节能环保的电动窗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窗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电动窗帘,包括:吊臂;驱动装置,其连接于所述吊臂上,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有蓄电池;窗帘本体,其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窗帘本体上设置有反光层与吸光层;温差发电模块,其具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反光层上,所述热电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吸光层上,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吊臂用于安装固定于外设的结构面上,如墙壁,在吊臂内安装有驱动窗帘本体活动的驱动装置,以实现窗帘本体的打开与关闭,窗帘本体上的吸光层吸收光线,从而在吸光层处的温度较高,而反光层则反射光线,相对吸光层的温度会较低,因此窗帘本体在反光层与吸光层处会形成水平方向上的温差,将温差发电模块内热电偶的一端设置于反光层上,热电偶的另一端设置于吸光层,根据塞贝克效应,反光层与吸光层之间形成的温差可转化为水平方向上的电动势,然后由温差发电模块将电流收集到蓄电池中以供窗帘本体的驱动使用,如此可减少电动窗帘工作使用所需要的耗电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且直接利用阳光照射于窗帘本体的反光层与吸光层位置以形成温差,减少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体积,实用性更强。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窗帘本体的一侧,多个所述热电偶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窗帘本体之间,所述热电偶与所述蓄电池均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利用柔性电路板可提高与窗帘本体的贴合度,如此可增大柔性电路板的覆盖面积,并且将多个热电偶设置于窗帘本体上,从而增加温差发电模块的发电量。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还包括柔性外层,所述柔性外层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窗帘本体的一侧。柔性外层可对柔性电路板进行覆盖保护,并且可较好地适应柔性电路板的形状以贴合于柔性电路板,避免柔性电路板的直接外露,提高温差发电模块使用时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电路板远离所述柔性外层的一侧设置有pdms封装层,所述pdms封装层包裹于多个所述热电偶的外侧。pdms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将其对柔性电路板与热电偶进行封装,降低了接触热阻时对发电性能的影响,并且使得整个温差发电模块的尺寸更小、重量更轻,另外,用pdms封装能提供更好的柔性支撑,并保护多个热电偶之间的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包括透明罩,所述透明罩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透明罩位于所述窗帘本体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透明罩连接于驱动装置上,由驱动装置带动透明罩与窗帘本体一同活动,可对窗帘本体进行覆盖保护,可减少外物对窗帘本体的直接接触损坏,并且减少对阳光的遮挡。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具有多个可水平滑移的活动端,所述窗帘本体与所述透明罩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多个所述活动端上。驱动装置上具有多个可用于对窗帘本体与透明罩进行连接的活动端,窗帘本体与透明罩均可从多个活动端上进行拆卸或安装,如此可提高窗帘本体与透明罩连接的稳定性,并且方便后续使用时对窗帘本体与透明罩进行清洁、维护或更换需求。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帘本体的顶侧与所述透明罩的顶侧之间连接有滑扣,所述滑扣沿所述窗帘本体的顶边间隔设置有多个。滑扣可将窗帘本体的顶侧与透明罩的顶侧进一步连接定位,使得窗帘本体与透明罩之间更加贴合,从而提高透明罩对窗帘本体的遮挡防护效果,并增加透明罩与窗帘本体活动时的同步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层与所述吸光层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反光层与所述吸光层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反光层与多个所述吸光层沿左右方向交错排列。反光层与吸光层的数量交错地设置有多个,形成多个不同的温差发电部分,此时热电偶沿上下方向排列有多个,以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热电偶为一组,热电偶还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组,如此进一步提高温差发电模块的发电量。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层的材料为白色辐射制冷布料。白色辐射制冷布料可对热辐射实现较好的反射,减少热能的吸收和储存,当布料暴露于太阳辐射或热源时,其辐射制冷效应会使反光层表面温度降低,从而减少热量的传递,达到冷却降温效果。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光层的材料为黑色石墨烯薄膜。黑色石墨烯薄膜暴露在阳光下时,其表面会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光能,将其转化为热能,这种吸光转热的过程会使得吸光层温度升高,从而使整个薄膜变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5),所述柔性电路板(5)连接于所述窗帘本体的一侧,多个所述热电偶(4)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与所述窗帘本体之间,所述热电偶(4)与所述蓄电池均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还包括柔性外层(6),所述柔性外层(6)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远离所述窗帘本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远离所述柔性外层(6)的一侧设置有PDMS封装层,所述PDMS封装层包裹于多个所述热电偶(4)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罩(7),所述透明罩(7)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2)上,所述透明罩(7)位于所述窗帘本体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具有多个可水平滑移的活动端,所述窗帘本体与所述透明罩(7)均可拆卸地连接于多个所述活动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本体的顶侧与所述透明罩(7)的顶侧之间连接有滑扣,所述滑扣沿所述窗帘本体的顶边间隔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31)与所述吸光层(3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反光层(31)与所述吸光层(32)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反光层(31)与多个所述吸光层(32)沿左右方向交错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31)的材料为白色辐射制冷布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32)的材料为黑色石墨烯薄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柔性电路板(5),所述柔性电路板(5)连接于所述窗帘本体的一侧,多个所述热电偶(4)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与所述窗帘本体之间,所述热电偶(4)与所述蓄电池均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还包括柔性外层(6),所述柔性外层(6)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远离所述窗帘本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5)远离所述柔性外层(6)的一侧设置有pdms封装层,所述pdms封装层包裹于多个所述热电偶(4)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窗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罩(7),所述透明罩(7)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2)上,所述透明罩(7)位于所述窗帘本体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宇郑娜琳凌国睿李科潮刘盛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