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97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包括承载底架,所述承载底架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板,所述承载底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设计模型组件,所述承载底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设计模型组件、定位板和电磁板,能够在电磁板通电时与420不锈钢块配合磁吸,保证模型本体安装稳定性,对模型本体进行拆离时,由橡胶弹簧提供弹性支撑力,方便将模型本体上移取下;通过设置角度调节组件和操控开关,能够由操控开关控制驱动电机工作,而驱动活动杆发生转动,改变LED照明灯倾角,进而对设计模型组件进行不同角度式照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


技术介绍

1、在建筑设计中,模型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筑模型,设计师可以将抽象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体,更好地展示和传达设计意图,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8455947u,名称为一种可旋转展示的模块化建筑模型的技术,包括展示台,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虽然方便客户不用走动即可观察整体建筑模型块的面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缺点。

3、如,该结构无法便捷对模型进行稳固安装,采用直接插入的方式安装容易使得模型晃动甚至倾倒,采用螺丝安装的方式安装影响安装效率,同时不能兼备便捷拆离的功能,且无法灵活调整灯光角度,不方便参观者清晰观测模型分布情况,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具备稳定安装、便捷拆装和调整光角的优点,解决了该结构无法便捷对模型进行稳固安装,同时不能兼备便捷拆离的功能,且无法灵活调整灯光角度,不方便参观者清晰观测模型分布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包括承载底架,所述承载底架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板,所述承载底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设计模型组件,所述承载底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

3、优选的,所述设计模型组件包括模型本体和橡胶弹簧,所述模型本体位于定位板的顶部,所述模型本体的底部且位于定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420不锈钢块,所述橡胶弹簧的底部与电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开设有与420不锈钢块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橡胶弹簧置于420不锈钢块的外圈且位于定位孔的内腔,所述橡胶弹簧的顶部与辅助块的底部接触。

5、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底部与承载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腔的右侧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

6、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齿轮减速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减速箱右侧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减速箱左侧的传动轴固定安装有活动杆。

7、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且位于辅助板的内腔固定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ed照明灯,所述辅助板顶部的右侧螺丝安装有操控开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技术通过设置设计模型组件、定位板和电磁板,具有便捷拆装的优点,能够在电磁板通电时与420不锈钢块配合磁吸,保证模型本体安装稳定性,对模型本体进行拆离时,由橡胶弹簧提供弹性支撑力,方便将模型本体上移取下,整体操作迅速便捷;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角度调节组件和操控开关,具有灵活调角的优点,能够由操控开关控制驱动电机工作,而驱动活动杆发生转动,改变led照明灯倾角,进而对设计模型组件进行不同角度式照明,方便参观者清晰观测设计模型组件不同部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包括承载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架(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板(5),所述承载底架(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设计模型组件(2),所述承载底架(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模型组件(2)包括模型本体(201)和橡胶弹簧(204),所述模型本体(201)位于定位板(3)的顶部,所述模型本体(201)的底部且位于定位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202),所述辅助块(202)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420不锈钢块(203),所述橡胶弹簧(204)的底部与电磁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的顶部开设有与420不锈钢块(203)配合使用的定位孔(6),所述橡胶弹簧(204)置于420不锈钢块(203)的外圈且位于定位孔(6)的内腔,所述橡胶弹簧(204)的顶部与辅助块(202)的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辅助板(407),所述辅助板(407)的底部与承载底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407)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406),所述收纳槽(406)内腔的右侧螺栓安装有驱动电机(4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406)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齿轮减速箱(402),所述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与齿轮减速箱(402)右侧的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减速箱(402)左侧的传动轴固定安装有活动杆(4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05)的表面且位于辅助板(407)的内腔固定套设有活动板(404),所述活动板(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ED照明灯(403),所述辅助板(407)顶部的右侧螺丝安装有操控开关(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包括承载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架(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板(5),所述承载底架(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的顶部贯穿安装有设计模型组件(2),所述承载底架(1)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模型组件(2)包括模型本体(201)和橡胶弹簧(204),所述模型本体(201)位于定位板(3)的顶部,所述模型本体(201)的底部且位于定位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202),所述辅助块(202)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420不锈钢块(203),所述橡胶弹簧(204)的底部与电磁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设计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的顶部开设有与420不锈钢块(203)配合使用的定位孔(6),所述橡胶弹簧(204)置于420不锈钢块(203)的外圈且位于定位孔(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辉王春好王怀邦魏大伟张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