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67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织针,包括针体和弹簧片,针体包括依序连接的针钩、针杆、针柄,所述针钩处铰接针舌,针柄宽于针杆以在连接处形成移圈部一,针体一侧开设延伸至针柄和针杆的凹槽;所述弹簧片具有与针体适配的宽、窄结构,以形成与移圈部一对应的移圈部二,弹簧片具有一活动的抵接在凹槽底部的支点,支点两侧分别设置拱形部一和拱形部二,拱形部一的自由端固定于凹槽中,且拱形部一陷于凹槽中,拱形部二凸出于针体侧面设置以与针杆形成可供针钩穿入的空腔。本方案通过在弹簧片上开设拱形部一和拱形部二,以使得拱形部二在进、退针受压时能够将压力分散到拱形部一上,有效降低弹簧片与插片之间互相作用力,二者之间的磨损率也得以有效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特别是一种织针


技术介绍

1、电脑横机是生产羊毛衫的主要生产设备,电脑横机品质的几个重要衡量标准就包括,针床在单位长度中能够布置的织针数量以及电脑痕迹的使用寿命。现在的矛盾在于,如图12所示,现有的织针其中的弹簧片仅有一个拱形部,织针在后退或者出针时并无其他减压结构来降低弹簧片与插片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则当织针进行出针或者退针时簧片都会以较大的阻力通过插片,造成弹簧片拱形部以及插片的磨损率偏大,严重影响上述二者的使用寿命。而为了保证插片以及弹簧片的使用寿命,就需要将插片以及弹簧片做厚,进而制约针床上单位长度中能够布置织针的数量,使得织针、插片的使用寿命和针床上织针的布置数量二者难以兼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针,以解决现有织针在使用寿命与针床上针织布置数量难以兼得的情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织针,包括针体和弹簧片,所述针体包括依序连接的针钩、针杆、针柄,所述针钩处铰接针舌,所述针柄宽于针杆以在连接处形成移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针,包括针体(1)和弹簧片(3),所述针体(1)包括依序连接的针钩(11)、针杆(12)、针柄(13),所述针钩(11)处铰接针舌(2),所述针柄(13)宽于针杆(12)以在连接处形成移圈部一(14),所述针体(1)一侧开设延伸至针柄(13)和针杆(12)的凹槽(1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3)具有与所述针体(1)适配的宽、窄结构,以形成与移圈部一(14)对应的移圈部二(34),所述弹簧片(3)具有一活动的抵接在凹槽(15)底部的支点(32),所述支点(32)两侧分别设置拱形部一(33)和拱形部二(31),所述拱形部一(33)的自由端固定于凹槽(15)中,且拱形部一(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针,包括针体(1)和弹簧片(3),所述针体(1)包括依序连接的针钩(11)、针杆(12)、针柄(13),所述针钩(11)处铰接针舌(2),所述针柄(13)宽于针杆(12)以在连接处形成移圈部一(14),所述针体(1)一侧开设延伸至针柄(13)和针杆(12)的凹槽(15),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3)具有与所述针体(1)适配的宽、窄结构,以形成与移圈部一(14)对应的移圈部二(34),所述弹簧片(3)具有一活动的抵接在凹槽(15)底部的支点(32),所述支点(32)两侧分别设置拱形部一(33)和拱形部二(31),所述拱形部一(33)的自由端固定于凹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马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瀚纳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