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627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包括一对第一方向感测模块、一绝缘层、一金属层、一绝缘基板以及一发光装置,所述绝缘层将各第一方向感测模块彼此之间连接,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且作为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彼此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基板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所述发光装置设置在所数绝缘基板上,通过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的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所述金属层,进而在所述金属层上设置所述绝缘基板以及所述发光装置,使光线可以正射入方式射入到电子墨水膜,如此一来,可达到节省开发过程所需资源、节省制造成本、提供均匀亮度以及薄型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前光装置,尤指一种触控与前光整合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子纸阅读装置,为了因应使用者在黑暗环境阅读的问题,而在所述电子纸阅读装置中包括一前光装置,所述前光装置包括一前置导光板以及一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ed diode,led)灯带,所述发光二极体灯带设置在所述前置导光板的侧边,以使所述发光二极体灯带在侧边将一光线平行射入到所述前置导光板中,通过所述前置导光板中的不同尺寸的多个反射棱镜,以将所述光线反射到所述前置导光板下方的一电子纸显示层(electronic paper display,epd)中,通过所述电子纸显示层中的一电子墨水膜(electronic ink film)反射所述光线到使用者的眼睛进行显像。

2、然而,上述显像过程,所述反射棱镜的设计需要不断确认,以使光线可确实反射到所述前置导光板下的所述电子墨水膜,以进行显像,并在确认所术反射棱镜设计后,进行开模制造,若开模制造后,显像效果不佳,则须调整所述反射棱镜的设计,而再进行开模制造,致使消耗大量资源。

3、此外,基于所述发光二极体灯带因设置在所述前置导光板的侧边,需增设防漏光的遮光胶带,以防止漏光,如此,也将提升制造成本。

4、再者,上述电子纸阅读装置在组装完成后,所述前光装置在靠近所述发光二极体灯带的亮度大于远离所述发光二极体灯带的亮度,故,所述前光装置的光学亮度不均匀。

5、因此,现有技术确实有待进一步提供更加改良方案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p>

1、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通过妥善利用触控感测的感测位置,以使光线正射入到所述电子墨水膜,以达到节省开发过程所需资源、节省制造成本、提供均匀亮度以及薄型化的目的。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是令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包括:

3、一对第一方向感测模块;

4、一绝缘层,其将各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彼此之间连接;

5、一金属层,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且作为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彼此之间电性连接;

6、一绝缘基板,其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以及

7、一发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

8、较佳的,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包括:

9、一对第二方向感测模块,各所述第二方向感测模块彼此之间具有一电性连接线,且所述电性连接线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下方。

10、较佳的,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11、一发光二极体导电膜,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基板上;以及

12、一发光二极体芯片,其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体导电膜上。

13、较佳的,所述发光装置更包括:

14、一发光材料层,其包覆所述发光二极体芯片;以及

15、一保护层,其包覆所述发光材料层。

16、较佳的,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感测模块彼此呈交叉设置。

17、较佳的,所述绝缘基板包括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且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是相对设置。

18、较佳的,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还包括:

19、一前光软板电路,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且与所述发光二极体导电膜连接。

20、较佳的,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还包括:

21、一触控软板电路,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感测模块连接。

22、较佳的,所述发光二极体芯片更包括:

23、一对连接垫,其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体芯片的底部,且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体导电膜上。

24、通过上述构造,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的所述绝缘层上,基于电信号传输的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进而在所述金属层上设置所述绝缘基板以及所述发光装置,使所述发光装置的所述光线以正射入方式射入到所述电子墨水膜,故,通过本申请不须花费过多资源调整所述反射棱镜,也不需要设置所述遮光胶带,且不须在所述前置导光板的侧边设置所述发光二极体灯带,如此一来,可达到节省开发过程所需资源、节省制造成本、提供均匀亮度以及薄型化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更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感测模块彼此呈交叉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板包括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且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是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体芯片更包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是一微米级发光二极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更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与前光的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感测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感测模块彼此呈交叉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宏沈煌凯陈俊仁严智清王一涵徐靑何子豪邱宗艳高国振朱鹏朱晓玲林建闳张扬李谦董承翰
申请(专利权)人: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